《龙门二十品》笔法简析

2019-04-11 00:00段续洪
牡丹 2019年6期
关键词:竖画横画行笔

《龙门二十品》作为龙门造像记中的代表作品,其笔法在传承隶书笔意的基础上又有所改变,为隋唐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其笔法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龙门石窟造像记的笔法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也能够使人们对于魏碑笔法的特点和艺术风格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一、龙门二十品概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开凿著名的龙门石窟,之后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龙门石窟現存造像记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以《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等为代表的《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老龙洞外的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主要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高僧等,或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是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这些造像记记载了当年的史实,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二十品》是在汉晋时期隶书与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刚健质朴,笔力雄健,气势浑厚,是北魏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是“魏碑体”的典型代表,为魏碑书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康有为对龙门二十品评价很高,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这样写道:“寸字方笔之碑,以《龙门造像》为美。《丘穆陵亮夫人尉迟造像》,体方笔厚,画平竖直,宜先学之。次之《杨大眼》骨力峻拔。遍临诸品,终之《始平公》,极意峻宕,骨格成,形体定,得其势雄力厚,一身无靡弱之病,且学之亦易似。”

用笔是书法的基础和前提,书法美基于用笔,用笔在书法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钟繇在《用笔法》中也曾提到:“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因此,本文主要从用笔法方面对龙门二十品笔法进行分析。

二、《龙门二十品》笔法特点

《龙门二十品》在书法风格上更倾向于追求典雅,在笔法上仍然保留隶书的笔意,以方笔为主,用笔峻健,但也不乏一些粗糙、质拙的存在。根据用笔特点,《龙门二十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用笔以方笔为主,外拓,笔画厚重,气势雄浑,是比较典型的魏碑书法,《慧成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一弗造像记》《尉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惠感造像记》《郑长猷造像记》《高树造像记》《比丘道匠造像记》《贺兰汗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解伯达造像记》都属于此类。

第二类用笔以圆笔为主,较为圆润厚重,《元祐造像记》《太妃侯造像记》《高树造像记》都属于此类。

第三类用笔以方笔为主,兼有圆笔,方整峻拔,精整而茂密,《元燮造像记》《元详造像记》《高太妃造像记》《马振拜造像记》《慈香造像记》都属于此类。

三、龙门二十品基本笔画分析

(一)横画的用笔法

龙门二十品中的横画起笔以方笔为主,多为侧锋起笔,笔锋外露;行笔多为平稳厚实;收笔多为出锋收笔,少数为回锋收笔。横画较多的造像记中,横画用笔变化丰富,各不相同。龙门二十品中,经常出现横画向右上方明显的欹斜,且波磔明显,带有明显的隶意。

长横的写法大概有两类,一类为侧锋方起,行笔平稳厚实,收笔时按笔并上挑出锋,如《恵感造像记》《郑长猷造像记》等造像记中的长横多属于此类;另一类为侧锋方起,行笔中实略有变化,笔画中端较两头稍细,收笔时顿笔后向下出锋,如《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一弗造像记》等造像记中的长横多属于此类。

(二)竖画的用笔法

竖画的写法有两种:第一种为悬针竖,悬针竖起笔可藏可露,中锋行笔厚实有力;还有一种竖起笔露锋有力,行笔中实有力,收笔成斜锐的锋力。竖之长短、粗细各不相同,随字势而巧妙变化。

(三)撇画的用笔法

撇画变化特别多。首先从短撇来看,以方笔为主,侧锋露起,中锋行笔厚实,笔画行至收笔处提笔出锋收笔。长撇的用笔法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侧锋方起,转中锋行笔,行至笔画中端轻提笔,笔画行至末端顿笔后向左下出锋收笔,撇画较两头较细;另一种长撇侧锋方起,调锋后左下涩行,笔画行至尾部,轻提向左上出锋收笔,略向上扬。

(四)捺画的用笔法

捺画形态各异,长短、曲直、平斜各不相同。捺画多为竖切露锋起笔,也有小部分为藏锋逆起笔的,一波三折,力到末笔尽势收,收笔逆回有力。有的捺画下端水平如直线,完全是刀刻的工艺效果。

(五)钩画的用笔法

对于钩画笔法的分析,主要针对两种钩画(即横钩、竖钩)进行分析。

首先,对横钩进行分析。起笔以方笔为主,有的藏锋逆起,有的为露锋侧起,横钩中横画部分基本为中锋行笔。收笔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为笔画行至横画末端,向右上提笔后,重按后转侧锋向左下出钩,钩画较方,如《始平公造像记》中的“靈”“容”,《高树造像记》中的“寳”“安”等字中横钩;一种为笔画行至横画末端顿笔,转中锋下行,顿笔向左上挑出,钩脚较小,如《郑长猷造像记》中的“雲”“守”“軍”等字中横钩;还有一种为笔画行至横画末端顿笔,转侧锋向左下出钩,如《孙秋生造像记》中的“寳”“空”,《刘根造像记》中的“常”“零”等字中横钩。

其次,对竖钩进行分析。大部分竖钩起笔以方笔为主,方笔的起笔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藏锋逆起,如《郑长猷造像记》中的“弥”“陳”,《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扵”“来”等字中竖钩;另一种则为露锋侧起,如《始平公造像记》中的“則”、《刘根造像记》中的“未”、《魏灵藏造像记》中的“林”等字中竖钩。也有小部分竖钩为圆笔起笔。行笔上基本都为中锋行笔,笔画中端略有摆动。收笔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收笔类似于隶书竖钩的处理方式,笔画行至竖画末端圆转,然后向左运笔,边行边提出锋,钩脚较大,如《元祐造像记》中的“事”、《太妃侯造像记》中的“扵”等字中竖钩;另一种为笔画行至竖画末端顿笔向右下顶尖,较方,接着折笔向左上方出锋,钩脚较小,如《始平公造像记》中的“崇”、《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来”“劉”等字中竖钩。

(六)折画的用笔法

对折画用笔法的分析,主要针对两种折画(即横折、竖折)进行分析。

首先,对横折进行分析。从起笔上来看,以方笔为主。起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横折与前一笔画相接,多采用藏锋逆起;另一种横折没有与前一笔画相接,多为露锋侧起。行笔基本上都为中锋,横画中端有的行笔平稳厚实。转折的处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为横画行至末端提笔,藏锋向下行笔,转折处较方,如《郑长猷造像记》中的“皇”“造”等字中横折;一种为横画行至末端,顿笔转锋下行,转折处较圆,如《高树造像记》中的“思”“神”等字中横折;还有一种为横画行至末端略向右上提笔,侧锋向下行笔,转折处较方,如《始平公造像记》中的“四”、《孙秋生造像记》中的“田”等字中横折。收笔大部分为回锋收笔。

其次,对竖折进行分析。起笔以方笔为主。转折处的处理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笔画行至竖画末端向左提笔,侧锋重按后转中锋向右行笔,笔断意连;另一种笔画行至竖画末端,提笔,藏锋向右行笔。

(七)点画的用笔法

点画形态各异,写法各不相同,起笔多为方笔露锋,点画形状类似于三角形。起笔有方有圆,有正有侧,也有一些被处理成短横、短撇、短捺等,总之,形态、大小、轻重、曲直各不相同。两点,多成相向状或相背状,起笔方圆兼备,对比鲜明,变化丰富,两相呼应。

四、结语

《龙门二十品》作为龙门造像记中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龙门二十品》在笔法上传承隶书笔意,仍然以方笔为主,兼有圆笔,遒劲峻健,为隋唐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段续洪(198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书法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竖画横画行笔
第十三讲 足字旁、木字旁的写法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画说汉字——百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八)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四)叠横不宜平行
行书章法浅析(五)相邻字竖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