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育视野下我国高校德育的反思

2019-04-11 09:43刘芳岑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孔子

刘芳岑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德为先,并在长期德育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德育方法,对我国现行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德育方法 高校德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称“好古敏学”的教师典范。孔子的教育理论是以德育为核心,他提出的许多德育原则和方法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本文以《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和“躬行实践”四种德育方法。以古为镜,反思我国现行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孔子德育的主要方法

孔子德育方法形式多样,他不仅注重对学生道德知识的教育,而且注重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及其道德行为的养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及躬行实践等方法,对今天德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启发诱导篇,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反对单纯的说教;因材施教篇,孔子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以身作则篇,孔子强调教育者要行为仪表、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躬行实践篇,孔子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其行”(《里仁》),“行”是道德品质的载体,没有道德的实践,一切高尚的道德理论都是空谈。

二、對我国现今高校德育的反思

反观现行高校德育方法,总体还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注重灌输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主体需求,颠倒了德育目的与手段的关系”[1]。反思高校现行德育教育,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对高校德育的发展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一些教师在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关系,几乎都是父为子纲的家庭伦理关系的延伸,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就是师为生纲的师生关系。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唯师是从,对于教学内容全盘接受。这是一种“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代替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2]。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当作符号性的书面道德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3],学生学到的多是道德规范,难以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

(二)一些教师德育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则长于逻辑思维,在思维速度上,有的学生快些,有的则慢些,这就要求‘个别对待。”[4]然而我国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忽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德育方式的简单划一是我国学校德育的惯用模式。有的德育工作者误把德育课当作智育课,照本宣科,无的放矢;有的德育工作者只限用单一品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观影响受教育者,把学生的认知规范到预先设定的统一模式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忽视学生的这些差异,只会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

(三)一些教师自身道德行为的失范,言行不一。

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师表和道德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和导向作用,尤其是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大学生来说,其作用和影响更长远。教师“上课接手机”、“说脏话”的现象或有发生,可见某些教师自我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待提高。缺乏教师形象应有的修养和品性,那么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就容易接收错误的道德信息,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四)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理论说教,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道德观念在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进”[5]。但在实际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过于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一些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变得迷茫,胆怯怕事;甚至一些学生在学校是楷模,在家里成了“问题儿”。拉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6]没有科学的德育实践方法作为媒介,学生的道德认知只能表现为对概念的死记硬背。

三、孔子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些高校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对学生的品德、人格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孔子德育方法形式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对于今天的学校德育有所启示,值得借鉴。

(一)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孔子的愤启悱发法启示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把“人”的发展始终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其确定方向,变单向的“灌输”为“双方互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选择、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校的德育目的“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者,未来文明的创造者”[7]。所以,学校德育不仅要靠老师“教”,更要吸引学生“学”。在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中加强道德情感交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智差异,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

孔子的德育强调因材施教。在现今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分类分层施教。如对思想单纯、求知欲强烈的低年级学生,以系统灌输为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信念;对有一定主见性、自觉性的高年级学生,要致力于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他们的道德实践;对灵动活跃的文科学生,要灵活结合讨论、辩论、答疑等多种方式教学;而对思维缜密的理科学生,以启发式提问、练习为主,鼓励学生思考、讨论。由于学生的背景、性格、素质千差万别,这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中去观察、探摩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施教,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

(三)德育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发挥言传身教的正面示范。

孔子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德行品性,是学生的活的教科书,“正人先要正己”。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工作负责,无疑能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因此,教师要养成对自己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理性反思的习惯,按师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市场交易情势下,加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思想、品德、师德教育,提高育人者的素质,使其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正面示范作用,势在必行,也是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的至关重要方法。

(四)德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德育方法的重点……在于人们在行为实践上去认真地践履和实行”[8]。孔子要求学生“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与市场背景相适应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让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将内心的道德意识付诸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努力做到学、思、行一致。

孔子结合社会道德生活中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灵活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教育效果显著。因此,研究孔子的德育方法仍不过时,并且对我国现今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冯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5.

[2]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04):6-11,42.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7.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周集,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97.

[6]Louis E. Rathsetal. Values and Teaching[M]. Columbus Ohio Merrill,1978:83.

[7]魏贤超.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

[8]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254.

猜你喜欢
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互联网时代高中德育方法的变革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