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与对策

2019-04-11 09:43马天芳何慧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州市大学生

马天芳 何慧

摘 要: 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学生作为公益行为的重要主体之一,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公益素养。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结合个案研究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分析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或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广州市 大学生 公益素养

所谓公益主要是指社会大众的利益和福祉。公益素养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自愿为社会大众做善举、谋福利,提供公益产品的品质或修养。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当之无愧也是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广州市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市场开放,对来自国际的各种社会思潮有较强的包容性,且毗邻具有完善制度、体系的香港,大陆大学生亦深受香港民间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者的影响。同时广州是外来务工的主要流入地,有较多的社会组织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从最初的亚运会、亚残运开始,到现在广州市各大高校都有成立公益社团的现象,可见广州公益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广州市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鉴于此,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并结合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公益情况进行调查和走访,了解大学生对公益的认知、参与公益的现状、对公益活动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提高广州市大学生的公益素养提出建议或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借鉴。

一、广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调查基本介绍

本次调查对象是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调查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调查采取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资料,并结合个案研究的方式。问卷发放分为线上、线下,共发放874份,回收有效问卷86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9%。问卷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变量,分为性别、年级等基本情况的描述;二是反应变量,分为个人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在校期间参加公益活动的频率、参与公益活动动机及对公益活动的看法和建议等。调查中还随机访问了10个广州市不同年级的高校同学(见表1)。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以下问题:自己所理解的公益;公益分为哪些类型;获取的公益信息渠道是什么;自身参加公益的支持来源于哪些方面;对广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有何建议或看法等这些来源于实践性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样本调查中,男生占39%,女生占61%;大一占21%,大二占25%,大三占20%,大四占19%,硕士及以上占15%。当问到:“截至目前您有参加过公益活动吗?”在参与调查的人中,仅20%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公益活动,80%的同学表示参加过公益活动,其中18%的同学在小学期间就开始参加公益活动,34%的同学在中学期间参加公益活动,28%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公益活动。可见,广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积极性较高。

当追问“在大学里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几?”时超过一半的同学回答是大一或大二,而且大一大二参加公益次数较多,大三大四参加的人不多,次数也少。可见大一和大二是最适合做公益的时期,时间与精力都比较充足,到了大三及以上就会面临实习、就业、深造等问题,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次数逐渐减少。笔者与姚同学进行个案访谈,姚同学说:“之前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在三水校区,我早早就加入了我们学校最大的志愿者协会——青协,平常空闲时间都与同学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大三大四了,校区搬来海珠区,面临着就业问题,多数选择出去工作锻炼自己,也会参加公益活动,但是參加次数没有大一大二这么频繁了。”

在调查中,当问到“您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或动机”时,“积累个人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能力”占50%,“热爱公益,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占39%,仅有11%的同学是为自身利益而做公益。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认识到公益的本质及作用,能够领会到公益精神,参加公益活动的动机也很单纯。

在“您参加的公益活动类型”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占37%;前往贫困地区支教占18.3%;献血占17.7%;义务宣传公益理念占15%;打扫社区、清扫街道占12%。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广州大学生关心弱势群体,拥有一颗博爱的心。

在公益活动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中,“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的告知”占39%;校内组织在校宣讲占30%,18%来源于网络或报刊的信息宣传;有13%来源于校外的广告宣传。可以看出,大学生公益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学校。访谈中,董同学表示自己在二线城市江门市长大,人生第一次做公益是在读大一期间,信息来源于学校社团组织。

关于“您所参加公益活动是由谁组织的?”这个问题,校内其他公益协会组织所占比例最高,占43%,校外其他公益组织占25%,团支书和其他班委组织占20%,政府占12%。由此可见,学生主要在校内获取公益活动讯息,获取公益活动讯息途径比较单一。

当问到“毕业后你仍旧会参加公益活动吗?”有61.33%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33.91%的同学认为做公益得看自己往后的时间安排,3.65%的同学会把公益事业当作自己的主业,仅仅有1.11%的同学不打算接触公益活动。在个案访谈中的甄同学坦言道:“可能我出来工作后,大部分时间会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对于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会减少,但是对于捐款之类的公益活动,我仍持续关注和参加。”可见,公益已成为大部分同学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问到“对目前开展的公益活动,您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仅有11%的同学认为不存在很大的问题;有27%同学认为缺少获知公益信息的途径;有24%的同学认为社会组织对公益活动管理不到位;有21%的同学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缺乏对个人做公益时的权益保障;有17%的同学认为实际活动与宣传不符。可见,广州市公益活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广州大学生能较好地践行公益的本质精神,看重自身公益素养的培养,发自内心认同公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学生对于参加公益活动热情不高,动机不纯;公益活动信息传达不够顺畅;公益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等等。

三、广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一)从微观层面分析。

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等优秀品德在广州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早在咸丰四年,广州就成立了善社——润身社。在同治十年就成立了碍于善堂。于光绪二十五年便有了慈善医院。这些慈善机构,是一些商绅通过募捐集资的方式自发创办的。近一百年来,广州成立的善堂和善院之多,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可见广州的公益活动在清朝就开始兴起,且影响颇为深广,造就了广州现如今公益的兴盛,广州大学生受广州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公益文化的影响,活跃于各个公益活动之中。

现今处于信息技术快熟发展的时代,“90后”的大学生非常依赖电子产品,他们在人际交往、沟通、思考方式都与以前有天壤之别,喜欢在虚拟世界中找到自我,在游戏中寻找心理平衡,而对于公益精神缺乏深入的理解。有些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时,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或者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出发点并非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爱心;有的对于公益活动,甚至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参加公益活动没有什么兴趣甚至鄙视的态度。这与广州优良传统文化中的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格格不入。

(二)从中观层面分析。

广州公益风气盛行,人与人之间经常相互帮助,也经常结伴做公益活动。广州本地学生自幼受到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普遍公益素养较高。很多家长参加公益活动的同时,也会带上孩子参加,使他们养成习惯,从小就感受到做公益的快乐与意义,到了大学时期,表现出更高的公益素养。从外地来到广州读书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和朋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的,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

据了解某些高等院校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志愿时数,方可毕业,这些做法原本是希望督促、鼓勵学生做公益,借此培养公益爱好者。但是基于对公益时数的要求,有少数不愿意做公益的同学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些公益活动凑够公益时数;有些同学对公益是有热情的,但碍于不了解哪些是学校认定并给予公益时数的公益组织,就不了了之。学校规定让同学做公益原本的出发点是营造乐于奉献的氛围,但最后结果出乎意料,部分学生为了功利而完成。

尽管很多媒体都在歌颂大学生,号召青年去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贫苦的地区支教,但受诸如“南大彩云尖山支教”事件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有些家长、朋辈群体不建议或不赞成大学生参加“西部支教”、“山村支教”的公益活动,认为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有些公益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家长或学生对于某些公益活动望而却步,不敢涉足。

(三)从宏观层面分析。

首先,广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大学生多参与公益活动,且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我国,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5年提出“NGO孵化器”概念,并开始着力于公益组织的培训工作。在广州,类似大学生青年群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孵化器有数十家。其中政府主导了市级、区级、街级三个级别的机构及群体组织建设的孵化基地,还有不少商家、学术机构涉足社会组织孵化。不言而喻,广州市目前已经营造了较好的公益氛围,为大学生从事公益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社会上有些所谓的慈善家,通过“捐款”来作秀,未能把真正的捐款数目公开、透明,募资捐款去向也不是非常明确,有的甚至是故意隐瞒。再加上社会的监督体制不健全,监控不到位,造成大家对诸如此类公益活动产生不信任感;更有甚者,连公益行为者的权益都很难得到保障,打击了大家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可见社会环境纷繁复杂是影响大学生投入公益事业的因素之一。

四、广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对策或措施

(一)大学生要正确认知公益行为,并付诸实践。

要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素养,必须以培养个人正确的公益认知为基础,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公益对自身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每位大学生都应有意识地培育正确的公益认识,多参与公益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到做公益的意义,认识到公益的本质,从而提高公益素养。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他人的事情,更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自觉肩负责任。首先,对待公益要有正确的思想素质。一个人的素质要从小培养,要拥有正确的思想素质,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其次,有了正确的思想认知,就要付出行动。亲自参与,既可以感受公益带来的快乐,又可以感化身边那些公益素养不高的同伴群体。最后,要学会总结和反思。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要从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都可以把这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相关工作人员,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足之处,自我总结后多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国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家庭和朋辈群体要加强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殿堂,在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的思想意识和健全大学生公益素养教育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把先进典型事迹总结提炼并宣传,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及校内的公益社团组织应在全校倡导公益精神,鼓励党员及学生会干部带头参加“三下乡”和“支教”等公益社团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公益服务氛围,促进公益事业在校园内蓬勃发展。

家庭、朋辈群体在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朋辈群体要对公益活动持有正确的认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加公益的概率及持续做公益的热情。在访谈中,有两位同学明确提到,正是因为有了家庭、同伴的帮助与支持,他们才能一直坚持下来。高校中也有不少老师会鼓励和带动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有一位接受访谈的残障同学提到,她是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后,发现自己也是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才开始了公益之路。上大学后,又受到了辅导员、老师的鼓励与帮助,做出了成绩,很有成就感,更坚定了她做公益的信心。正是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传承,才促成了广州市目前这种良好的公益圈。

(三)政府及社会组织应构建完善的公益保障体系。

政府及社会组织应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在政府的支持下,社会组织应致力于构建不断完善的公益保障管理体系,积极发展公益性组织,从政策、资金与舆论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支持,在社会公益活动的管理上发挥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让大学生安心、放心地参与公益活动。社会组织应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获取公益信息的理想平台,对此应加大对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优势,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短评等形式,普及公益服务理念,营造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的公益活动要有意义而又新颖,避免活动内容单一,这样才能吸引大学生前来参加公益活动。实际上,公益活动开展中,大量工作如统计调查、抗灾救灾、心理辅导、捐赠款物的有效配置等,都需要专业知识和高级专业人才,因此,政府要积极倡导、支持公益慈善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和扩大大学生就业途径,推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公益、人人会做公益的文化氛围。社会组织要完善公益规章制度,以防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社会组织在进行公益培训时应切合组织实际,使用多种方法,使广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拥有公益服务需要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凤.大学生公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以EJR公益团队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米春艳.邓敏慧.乐施好善的传统和现代慈善理念的双重浸染 造就了广州慈善[N].南方都市报,2013-09-14.

[3]彭小兵.公益慈善事业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35.

[4]朱健刚.公益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9-138.

[5]张军文.广州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全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02aeff0102xp16.html,2017-07-18/2018-10-01.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pdjhb0798)。

猜你喜欢
广州市大学生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亿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对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