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内涵,强化功能

2019-04-11 09:43闫惠兰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闫惠兰

摘 要: 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地丰富了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内涵,使一线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都感到寻找到了如何在少先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与突破方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的标准与导向。少先队辅导员在日常活动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先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青少年德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先队活动 德育核心素养

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确立了新的标准与要求,而且少先队活动确立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极大地丰富了少先队员德育教育内涵,使少先队活动有了更加强大的育人功能,为进一步做好少先队活动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地丰富了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内涵。

中国少年先锋队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始终是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对每一个少年儿童思想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先队德育素养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少先队活动在德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时期,中国少年先锋队作为广大青少年思想品德与道德品质成长的引领与构建的组织,其中既有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素养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道德素养内涵,又有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践中从自身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新的道德素养内涵,并且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少先队员德育素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明确,在我国时期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新时期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与活动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内涵。许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都感到寻找到了如何在少先队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与突破方向。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的标准与导向。

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合理性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处理生活问题的价值尺度,是学校德育助力学生发展的独特方式[1]。长期以来,在思想教育领域最缺乏的是培养标准的判定标准问题。在少先队活动中,缺乏明确的培养标准,对于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广大青少年开展思想品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我们感到既明确又模糊。明确是我们在对大青少年开展思想品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时肯定要以社会主义思想理論和党的政策方针为指导,模糊的是在具体的少先队活动中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提出全面清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缺少明确具体的理论导向。“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很显然在大的方向上使我国思想教育有了明确和具体的标准。特别是“三个倡导”从社会、国家、公民三个层级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细化与明确,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和道德时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在“三个倡导”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为思想品德与道德教育构建了大的远景方向,使我们能够在少先活动中立足当前,更着眼于未来社会,不仅为每一个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指明了方向,而且使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增长率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三个倡导”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国家层面为我们在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构建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明确的导向与标准。在“三个倡导”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公民层面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未来社会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标准。这样一种标准的建立,使广大少年儿童能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懂得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使他们对不讲公德的行为有强烈的憎恶感,对讲公德的行为产生愉悦的感受,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实践中做到将自己的行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2014年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印发和教育教学“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而且成为新时期少先队活动中活动的思想导向,也成为在少先队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培育的核心素养。这必然要求我们不仅将“三个倡导”作为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标准,更将其精髓内化为每一个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使“三个倡导”的理念由要求青少年怎么做变为青少年自发地我要怎么做,真正成为未来社会以民的具备的基本素养,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受教育者能否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和期望发展,并不是取决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这一“外因”,而是取决于自我教育程度这一“内因”。一旦“三个倡导”作为每一个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就会成为他们的自我发展需要,而不再是社会强加给他们的要求,从而增强其自主意识,尊重其自主选择,使其能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纠偏、自我选择、自我内化,促进广大少年儿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判断少先队员德育核心素养的标准与导向。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先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青少年德育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少先队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少先队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具体的行动中。

1.定期以日常少先队活动为平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在各个学科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外,对于少先队来讲日常的少先队活动是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通过各种活动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外余生活,还要帮助他们将“三个倡导”的内容熟读熟记、入脑入心。每一次活动不仅愉悦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学生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将“三个倡导”作为制定评价学生行为规范的依据,通过各种活动的实施使“三个倡导”内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以学校生活为阵地,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图书馆、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通过演讲、歌咏、书画、标语、校园广播等形式,使学生受到环境和气氛的感染;积极开展科技、文艺、体育、军训等文体活动,开展入队宣誓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活动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古圣先贤的思想人品中感悟人生睿智,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中华美德浸润中认识自己,领略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所在。如:仁者爱人、尊贤敬长、诚信待人,既是人的高尚品德,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厚德载物、推己及人、仁义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当前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

2.走出校门,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他们最终会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校进行更要在校外进行。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去参观、去考察,在实践中亲眼看见各种道德行为和不良行为,在亲身感受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弃恶扬善的能力和自觉性。引导少先队员接触社会,关心家乡和社会发展,力所能及地参与家乡建设,尤其要组织队员在家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他们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躬身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如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义务清洁家园、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传,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开展义卖募捐、资助灾区及困难家庭学生等公益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在行为实践的体验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教师要引导少先队员接触生产劳动,使其通过劳动实践亲身感受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育劳动光荣的思想感情,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思想作风,锤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在青少年公德意识培育和价值观塑造中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赵阳.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着力点[J].教育探索,2017(5):74-79.

[2]杨红英.公德意识养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J].文教资料,2016(22):70-72.

猜你喜欢
少先队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先队活动中队员个性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