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淡然

2019-04-15 06:23王彦英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淡泊

王彦英

不同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越昂扬,“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从容别有一番动人的味道。这味道淡雅清新,香遠益清,让人醉心其中。

淡然是恬静安然的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逃离官场“樊笼”。因为不想近墨者黑,不想陷于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他选择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寄情山水、饮酒赏菊、昼耕夜诵是陶渊明告别官场后的生活剪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这份淡然心境的真实写照。怀着这份淡然,陶渊明享受到了明媚动人的田园风光、畅快愉悦的乡居生活、宁静纯美的自由天地。

淡然是宠辱不惊的风度。步骘,三国时期孙吴重臣。避乱江东之际,他到郡巾豪族焦矫家中拜会,焦矫先是以睡觉为由,让其久候室外;醒来后,自己端坐在室中,却命其坐于室外;用餐时,自己的案上堆满了佳肴,却用小盘盛饭给步骘。面对这一连串有意为之的侮辱行为,步骘不愠不怒,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受仕于孙权后,步骘驰骋沙场,战功卓著,最终官至丞相。身份地位改变了,步骘淡然平和的态度却没有变,依然衣着朴素、言行温和,对侍从从不盛气凌人。他不骄不奢、淡泊宽雅的姿态赢得了无数将士的敬仰与钦佩。“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我们应学习步骘,不论是时乖运蹇之际,还是飞黄腾达之时,都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态面对。

淡然是厚积薄发的力量。极具审美价值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瓦尔登湖》是怎样诞生的呢?它是梭罗淡然心境下喷薄而出的才智的结晶!梭罗孤身来到瓦尔登湖畔,在那里过了两年多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他远离喧嚣,努力保持内心的宁静、恬淡、澄澈,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态度感悟自然、潜心思考,从而催生出这样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高格调作品。

淡然,不是消极避世,不是自我麻醉,不是碌碌无为,它是经历沉浮后的醒悟、参透世事后的智慧、宁静以致远的禅机。读懂淡然,我们便读懂了人生的幸福。

佳作点评

这篇议论文有三个亮点:一是结构完整,脉络清晰。文首提出中心论点,随后用三个分论点详细论证,文末一组对比句深化提升主旨,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圆合。二是素材丰富,论证有力。素材中西合璧、兼具古今,形成合力;议论恰切深刻,逻辑严密。三是修辞手法多样,文采飞扬。引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方法运用自如,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郭睿)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淡泊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人生处处可淡泊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事关人性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