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2019-04-16 09:03陈若霏
就业与保障 2019年5期
关键词:鼓楼区福州市社工

陈若霏

2016年6月1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保证,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志愿活动中,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结点,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呢?通过对福州市鼓楼区的调查,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思考。

一、开展情况调查

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是提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中学生公益价值观的直接平台。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福州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强化志愿服务风尚,福州市鼓楼区通过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新标准,复制推广“志愿服务示范社区”经验;以点带面,普遍建立小区志愿服务点与服务站,以及相关志愿服务信息对接平台,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新常态。

对于中学生而言,主要通过学校团组织积极动员在校团员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鼓楼区区属中学团支部100余个,匹配学生的特质与能力,2018年至今累计开展志愿活动50余场,辐射在校团员青年5000余人次。以延安中学为例,校团委积极推进“每月一主题,团员在行动”,每月设置一项团日或志愿活动,指导各班团支部围绕活动主题,自拟计划、自组团队、集思广益,展开形式多样的活动。校团委以五四青年节、校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节点为契机,以校学生社团和班级为依托。2018年来,陆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壮怀中国梦”的志愿服务活动、“迎中秋,暖人心”志愿活动、“向国旗敬礼,做志愿先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平台,引领健康向上校园文化。

团属海容青少年事务社工也是鼓楼团区委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触手。作为团属事务性社工机构,海容社工借助共青团的工作平台,探索形成“团干+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整合社工和志愿者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培育工作。两年的发展,海容现与市内2所中学和其它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等达成稳定的合作。此外,海容社工还致力于培养“小小志愿者”,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服务意识,通过组建初中生宣讲队伍的形式,如“预防校园欺凌宣传小讲师”团队和“禁毒防艾宣传小讲师”团队,培养初中生的志愿服务技能。加强青年志愿者的培育,定期组织青年志愿的团建和培训;培养小小志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参与志愿服务。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社会认知不足

从福州市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青少年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尚未充分了解,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识还十分薄弱,并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例如,许多中学生认为课业已经很繁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如此,许多老师和家长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不仅不支持,反而持反对意见。

(二)服务内容和方式简单化

经调查,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较晚,在内容上略显单一、方式上较为简单。例如,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常常是一些打扫、慰问、环保等较为单一的活动,方式上过于任务化,不能让参与其中的青少年体验到志愿服务的真正乐趣与内涵,因此,亟需拓宽志愿服务面,提高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层次与水平。

(三)工作机制不畅

学校是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但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经实地考察,发现许多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比较随意与草率。一般情况下,就是把学生带到社区中,做做卫生、布置一下宣传栏就草草了事了。活动前无方案、无计划,活动中无组织、无纪律,活动后无评价、无总结,缺乏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

三、应建立的对策思考

(一)学校与社区要共建志愿平台

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需要学校和社区共建平台。由于中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社区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初步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社区环境的优劣以及中学生对融入社区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城乡社区等相关基层组织必须切实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义务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居委会与村委会必须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由此可见,志愿活动离不开学校与社区的共同组织。学校与社区积极通过结对共建志愿活动,与社区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培育志愿服务队,召开志愿活动社区恳谈会等,采取中学挂钩社区、班级挂钩小区的方式,对口开展共建项目,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使得社区服务工作有依托,活动有支点,组织中学生志愿者赴社区开展环卫保洁、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未成年人、关爱残疾人以及各类创建工作宣传等志愿服务,也可通过学生寒暑假、节庆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开展主题活动,共同组织好学生的假期服务活动。

(二)开发课程,增强志愿服务技能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区志愿服务理念、强化他们的社区志愿服务精神,需要结合这些特点,将社区志愿服务带进课堂。通过课堂上生动的讲解和专业的指导,让中学生对社区志愿服务有一个更加系统化的认知。在志愿服务相关课程的开发上,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整合社区服务与课程的方法。例如,针对中学生志愿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分类定制志愿服务技能培训;通过邀请国内外优秀的志愿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将社区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成为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指标之一。通过志愿服务相关课程的开发,不仅能够让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给予足够的重视,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技能。

(三)重视对志愿活动的激励评价

目前,中学生对参加志愿活动缺乏热情,很大原因在于社会对这方面的激励评价不够充分。为此,社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宣传志愿者服务,健全相应的激励制度。首先,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其次,借助新闻媒体、学校宣传栏等相关媒介力量,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最后,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社会风尚,让学生们意识到志愿服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得表彰,而是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由于志愿活动的激励评价不同于平常社会劳动的激励评价,前者相较于后者更突出精神上的推力,因此,对志愿活动的激励评价必须着重把握它的合理适度,不能矫枉过正,以免学生为“荣誉”而“志愿”,违背志愿服务活动初衷。

猜你喜欢
鼓楼区福州市社工
青春社工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浓墨淡彩總相宜——南京鼓楼区城市规划展览馆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