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排水的超高渐变率设计

2019-04-16 01:19傅兴春
中外公路 2019年5期
关键词:旋转轴纵断面纵坡

傅兴春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1 前言

公路路面排水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合成坡是路线设计中评价路面排水的重要指标,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合成坡不宜小于0.5%,当合成坡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合成坡计算公式为:

(1)

(2)

式中:I为合成坡(%);ih为超高横坡;i为路线纵坡;b为距离超高旋转轴的距离;Lc为路线长度;Δi为路线长度范围横坡差值;Pb为距超高旋转轴距离为b时的超高渐变率(即距超高旋转轴距离为b时路面外边缘线的切向纵坡)。

纵坡和超高渐变率都具有方向性,当两者方向相同时,产生正效应;而当两者方向相反时,产生负效应。超高横坡由负(正)变正(负)过程中,必然存在ih=0的断面,在ih=0处及附近范围,由于超高横坡很小,再考虑到纵坡与超高渐变率的方向性问题,可能会造成合成坡不能满足I≥0.5%的要求,这时超高渐变率的取值应谨慎,应根据纵坡的大小及方向来决定。规范规定最小超高渐变率1/330(即路面外边缘切向纵坡约为0.3%),这与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的规定一致,其规定的目的都是从利于排水考虑。路面排水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① 水能否排走,即合成坡是否大于0.5%;② 满足合成坡要求情况下,水要尽快排出路面范围。所以在基于满足合成坡要求的情况下,对于讨论纵坡和超高渐变率的内在联系在路线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2 合成坡的几何表现形式

易昕用圆面积的几何形式来表现I<0.5%的范围,方法直观明了,但是没有详细分析纵坡和超高渐变率的内在联系对合成坡小于0.5%范围的影响。其几何方法如下:

以超高旋转轴横坡为0的断面为坐标原点,路面上各点沿路线长度方向L为横坐标,距离超高旋转轴距离B为纵坐标建立十字坐标系(图1),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图1 基于合成坡的十字坐标系

(3)

(4)

将式(3)、(4)代入式(1)得:

(5)

将合成坡I=0.5%代入式(5)得:

(6)

图2 I<0.5%

3 有利条件下纵坡和超高渐变率关系

3.1 有利条件下路线纵坡对合成坡的影响

在有利条件下,随着i增加,圆心坐标从原点开始沿着B轴逐渐往下移动,此时S从外侧车道开始逐渐缩小,当0.5%>i≥0时,如图3所示;当i≥0.5%时,整个圆在L轴下方,此时S=0,如图4所示。所以在有利条件下,路线纵坡增加,对路面排水有利。

图3 0.5%>i≥0时,S大小

图4 i=0.5%时,S=0

3.2 有利条件下超高渐变率对合成坡的影响

图5 P2>P时,S>S2

4 不利条件下纵坡和超高渐变率关系

4.1 不利条件下路线纵坡对合成坡的影响

在不利条件下,当0≤∣i∣≤0.5%时,随着∣i∣增加,圆心坐标从原点开始沿着B轴逐渐往上移动,此时S由内侧车道开始逐渐减小,由外侧车道开始逐渐增加,当圆心坐标为(0,B/2)时,S面积达到最大,此时i=-P/2,S变化范围如图7、8所示;随着∣i∣继续增加,S逐渐减小,当纵坡达到i=-0.5%时,S范围如图9所示,当纵坡i=-(0.5%+P)时,S的范围如图10所示。从以上几个图示可知:P/2>∣i∣>0,S大小随着∣i∣增加而增加,当∣i∣=P/2,即P=2∣i∣时达到最大,即最不利状态,应当避免。0.5%+P>∣i∣>P/2,S范围逐渐减小,直到∣i∣=0.5%+P时,S=0,即∣i∣-P>0.5%,S=0。

图6 P>P1时,S1>S

图7 i=0时,S大小

图8 -0.5%iS大小

4.2 不利条件下超高渐变率对合成坡的影响

图9 i=-0.5%时,S大小

图10 i=-(0.5%+P),S=0

图11 P2>P1时,S1>S2

图12 ∣i∣>0.5%时,S大小

为方便讨论,以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3.5 m,半幅路面宽度15 m,即B=15 m为例进行分析,在不同纵坡下,各超高渐变率所得到的合成坡小于0.5%面积的大小见表1。

由表1知:0.5%<∣i∣

表1 0.5%i∣Pmax+0.5%时,超高渐变率对合成坡小于0.5%面积的影响

根据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在不同设计速度时对超高渐变率的规定(1/330≤P≤Pmax),并结合图10中公式P=-i-0.5%可计算出,在1/330≤P≤Pmax范围内S=0时,对应∣i∣的范围为0.8%≤∣i∣≤Pmax+0.5%,此时超高渐变率满足规范要求;当∣i∣≥Pmax+0.5%时,无论超高渐变率怎么取值,S=0,但是在满足合成坡要求的情况下,水要尽快排出路面范围,所以超高渐变率应取大值;0.5%<∣i∣<0.8%时,为使S=0,P<1/330,但超高渐变率不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在此情况下,规定P≥1/330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5 结论与建议

基于合成坡I≥0.5%的要求下,超高渐变率的选取与路线平面与纵断面密切相关。对于对向车道而言,平面由直线向圆曲线过渡过程中,同时纵断面为上坡时为有利条件,纵断面下坡时为有利条件;平面由圆曲线向直线过渡过程中,同时纵断面为下坡时为有利条件,纵断面为上坡时为不利条件;平面在S形曲线范围内过渡时,无论纵坡怎样均为不利条件。

对于有利条件,当0≤∣i∣<0.5%时,增大超高渐变率P,能减小合成坡小于0.5%的面积S;当∣i∣≥0.5%时,S=0,增大超高渐变率P,能使水快速排出路面范围;在有利条件下,超高渐变率尽量取大值。对于不利条件,0≤∣i∣≤0.5%时,增大超高渐变率P,能减小合成坡小于0.5%的面积S;0.5%<∣i∣

针对目前规范规定合成坡不宜小于0.5%的规定,建议用面积指标来控制,有利条件下,合成坡不小于0.5%相对比较容易满足,但是在不利条件下,要想合成坡不小于0.5%,纵坡就要增加,对于山区公路工程量会大大增加。不利条件下,纵坡在0.5%<∣i∣≤Pmax+0.5%范围内,最小超高渐变率1/330的规定不应受限制。

猜你喜欢
旋转轴纵断面纵坡
重载交通纵坡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及病害预估模型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链轮焊接辅助工装设计
一种新型铝锭夹钳的设计与应用
浅析微积分中求旋转体体积的技巧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铁饼四个旋转轴的技术重点组合教学设计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
考虑电动自行车影响的道路设计研究
浅谈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纵坡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