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FOT试验的SBS改性剂掺量检测方法研究

2019-04-16 12:23房士伟
中外公路 2019年5期
关键词:延度针入度改性剂

房士伟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青海 西宁 810001)

SBS改性剂的掺量是控制SBS改性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SBS 掺量对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最常用的SBS改性剂掺量测定方法为红外光谱法和宏观路用性能法。例如,李炜光、马士让根据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仪扫描的红外光谱特征建立SBS剂量与特征吸收峰处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模型检测SBS改性剂掺量。虽然红外光谱法能快速测试,但误差较大;杨朝辉、刘登武根据黏温曲线测定SBS改性剂掺量,但是改性沥青的黏温曲线比基质沥青的黏温曲线规律性差,因此检测误差较大。

沥青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外加剂(稳定剂、增黏剂等)代替SBS改性剂,虽然能暂时提高其性能指标,但是路面运营后沥青性能衰减快,造成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下降。采用老化前的沥青性能指标与SBS改性剂掺量的关系法不能准确地检测SBS改性剂掺量。

为了能准确地检测SBS改性剂掺量,消除外加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对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研究老化后沥青指标与SBS改性剂掺量的关系,进而确定SBS改性剂的掺量。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案设计

1.1 原材料

(1)基质沥青

采用两种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分别为ESSO-90#、SK-90#,基质沥青实测指标和四组分见表1。

(2)SBS改性剂

SBS改性剂采用燕山石化SBS 4303,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表1 基质沥青技术指标

表2 SBS 4303改性剂指标

(3)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在试验室中制备,改性剂掺量分别为1%、2%、3%、4%、5%(内掺),基质沥青ESSO-90#、SK-90#制备的SBS改性沥青分别记为1#、2#,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

1.2 设计方案

(1)进行不同老化温度的沥青薄膜烘箱试验,老化温度分别为153、158、163、168、173 ℃,研究在不同老化温度条件下SBS改性剂掺量对老化后SBS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运动黏度、弹性恢复的影响规律。

(2)根据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与SBS改性剂掺量的关系,确定适合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性能指标。

表3 SBS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3)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检测指标与老化温度进行拟合,确定SBS改性剂掺量的检测方法。

2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影响

对不同SBS改性剂掺量的沥青进行薄膜烘箱老化试验,薄膜烘箱试验温度分别为153、158、163、168、173 ℃,检测老化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运动黏度和弹性恢复,每个指标进行3个平行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2.1 老化温度对针入度的影响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老化温度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25 ℃针入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① 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针入度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因为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轻质组分挥发,沥青质含量升高,改性沥青变硬;② 老化温度相同时,针入度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是因为SBS掺入沥青中形成网状结构,随着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网状结构越发达,阻碍沥青的流动。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随老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不一致,因此针入度不适合作为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指标。

2.2 老化温度对软化点的影响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① 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软化点的变化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是因为影响软化点的因素如SBS的应力状态、SBS与沥青的配伍性、相容性以及沥青各组分均与温度关系较大,因此在高温老化条件下软化点变化规律不明显;② 老化温度相同时,软化点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升高,是因为SBS掺入沥青中形成网状结构,阻碍沥青的流动。

图2 老化温度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随老化温度的变化曲线复杂,因此软化点不适合作为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指标。

2.3 老化温度对5 ℃延度的影响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5 ℃延度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老化温度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5 ℃延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① 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5 ℃延度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是因为延度与胶质含量密切相关,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胶质转化为沥青质,温度越高,转化程度越大,延度越小;② 老化温度相同时,5 ℃延度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是因为SBS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形能力比基质沥青强,SBS掺入沥青发生溶胀,随着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延度增大。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随老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一致,因此5 ℃延度可作为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指标。

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老化温度对5 ℃延度的影响关系进行函数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

2.4 老化温度对135 ℃运动黏度的影响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135 ℃运动黏度的影响如图4所示。

表4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5 ℃延度y与老化温度(x)的函数关系

图4 老化温度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运动黏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① 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135 ℃运动黏度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轻质组分在高温条件下挥发,沥青质含量升高,温度越高,挥发程度越大,运动黏度越大;② 老化温度相同时,135 ℃运动黏度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是因为SBS掺入沥青中形成网状结构,随着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网状结构越发达,阻碍沥青的流动,因此黏度增大。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135 ℃运动黏度随老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不一致,因此135 ℃运动黏度不适合作为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指标。

2.5 老化温度对25 ℃弹性恢复的影响

老化温度对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25 ℃弹性恢复的影响如图5所示。

图5 老化温度对不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的影响

由图5可知:① 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25 ℃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但丁二烯中的C=C键在高温条件下极易氧化使得SBS发生氧化降解,使SBS改性沥青原有的弹性降低,温度越高,弹性降低程度越大;② 老化温度相同时,25 ℃弹性恢复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是因为SBS具有良好的弹性,随着SBS含量的增加,弹性恢复增大。

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25 ℃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不一致,因此25 ℃弹性恢复不适合作为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指标。

3 SBS改性剂掺量的检测方法

3.1 制备标样SBS改性沥青

根据待检测试样的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试验室制备改性剂掺量1%、2%、3%、4%、5%标样SBS改性沥青。

3.2 标样SBS改性沥青老化

(1)将标样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老化试验仪器采用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老化方法采用TFOT或RTFOT,老化温度为163、168、173、178、183 ℃。

(2)检测老化后标样SBS改性沥青5 ℃延度,试验仪器采用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的延度仪。

(3)绘制每个标样SBS改性沥青老化温度-5 ℃延度曲线函数图,形成标样SBS改性沥青老化温度-5 ℃延度曲线函数标准图。

3.3 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老化

(1)将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老化试验仪器采用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老化方法采用TFOT或RTFOT(与标样SBS改性沥青老化方法一致),老化温度分别设为163、168、173、178、183 ℃。

(2)测量老化后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5 ℃延度,试验仪器采用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的延度仪。

(3)在标样SBS改性沥青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标准图中绘制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函数。

3.4 确定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的改性剂掺量

(1)根据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函数在标准函数图中的位置,确定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在标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中的位置,初步确定待测试样SBS掺量范围。

(2)将这两条标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之间的距离进行5等分,从而在该两条标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之间得到4条新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

(3)将待测试样SBS改性沥青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与6条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进行比较,与待测试样的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位置最接近的一条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所对应的改性剂掺量即为待测试样的改性剂掺量。

3.5 检测方法的合理性验证

试验制备SBS改性剂掺量为4.4%、4.6%、4.8%的改性沥青,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法和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法进行检测,结果见表5。

表5 SBS改性剂掺量检测结果 %

由表5可知:采用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法检测出的SBS改性剂掺量与实际结果仅相差0.2%~0.3%,与红外光谱法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因此该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SBS改性剂掺量的沥青进行163、168、173、178、183 ℃的老化试验,研究老化后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运动黏度、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出SBS改性剂掺量的检测方法。

(1)SBS改性剂掺量相同时,25 ℃针入度、135 ℃运动黏度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 ℃延度、25 ℃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软化点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2)老化温度相同时,25 ℃针入度、软化点、5 ℃延度、135 ℃运动黏度、25 ℃弹性恢复均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5 ℃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检测SBS改性剂掺量,通过红外光谱法验证了该检测方法是合理的。

(4)由于不同基质沥青加入等量改性剂后技术指标不尽相同,因此该文所建立的关系图仅适用于ESSO-90#、SK-90#两种基质沥青,不具有普适性。若测定其他种类的SBS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必须单独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采用该文提供的方法测定SBS改性剂掺量。

猜你喜欢
延度针入度改性剂
直投式复合SBS温拌沥青改性剂研制与评价
道路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及其数学模型的验证
多功能沥青改性剂的作用机理及路用性能评价
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研究
石油沥青产品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研究
改性剂对氯氧镁水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辽宁省典型改性沥青综合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废旧轮胎橡胶粉对沥青及混合料性能提升效果探究
红外光谱法测定SBS改性剂含量在沥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