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9-04-16 10:42朱芷娴
新财经 2019年1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

[摘 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讨论时明确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些科学决策都表明我们党在所有制经济中一贯立场,我们党对于所有制经济中的“兩个毫不动摇”的科学判断,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和丰富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深化的。习总书记在所有制经济中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科学论断,这是对经济发展制度规律的一次重要探索。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更好地推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中图分类号]F272

1 解放思想,深刻认识 “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最经典、最科学的论断。

我们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 “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意义,深刻认识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绝对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习总书记指出:“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我们要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两个毫不动摇”是对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现实选择。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的所有制形式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会充分调动国家、集体、个人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所以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要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新时代解放思想,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2 改革创新,深刻认识 “两个毫不动摇”的实践意义

如果说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科学论断是“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对两个毫不动摇的认识过程是随着我们党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党的十二大指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完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首次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不仅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而且强调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党在不断的实践发展中,对于所有制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发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在促进社会生产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所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习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规模发展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总书记的“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是我们党通过实践发展而得出的结论。

3 新时代必须更好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1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好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只有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掌握国民经济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去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总书记的讲话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总书记所说:“长期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3.2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法治化进程

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2016年11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了六项原则,分别是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共同参与等,标志着产权的法制化进程。党中央关于“两个不可侵犯”的提出、產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加强产权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两个文件的出台,有利于从法制上、从产权制度的完善上保护所有制经济的利益,激发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党和国家推动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法治化进程,用法律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所有制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更有利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3.3 改革创新,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多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很多国有企业的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等出现了很多过剩;另一方面很多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一长期原则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构建新时代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在传统产业上着力,而且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使民营经济的发展走上更健康更快速的轨道。我们不仅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更要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发展水平;我们不仅要依靠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改革创新,环境的优化,体制机制的健全,更要激发企业创业创新的动力,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整体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我们不仅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支持,更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3.4 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要建立“清”与“亲”的新型政商关系

习总书记指出,“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总书记提出“亲”“清”这两个字,富含哲理、引人深思,指明了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的相处之道,既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又要有尺度、有界限、有规矩。作为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应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真正从企业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发展作为出发点,尽心尽责帮助企业发展。同时领导干部应该掌握分寸,守得住自身的底线,重视政策落实,下决心解决问题,正在做到勤政为民,形成良好的政企关系。

“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经济领域工作的一项长期大政方针,是我们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结论,是我们党立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新时代必须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对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陕西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课题组,任禀洁,黄晓翠,等. 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学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重要思想[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7).

[作者简介]朱芷娴(1985—),女,辽宁营口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