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之我见

2019-04-16 08:08李宛芯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洋节爆竹声情人节

李宛芯

几千年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深入,各种洋节逐渐被国人所熟知,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更有一些洋节的隆重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其在丰富我国节日文化的同时,无疑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危机敲响了警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到中国传统节日,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春节,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全家齐聚一堂,一同贴春联、包饺子,走亲访友,在爆竹声声中享受团聚的喜悦;“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表达对古人的缅怀和思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勝却人间无数。”在鹊桥相会之日,或静坐葡萄藤下,听清风送来牛郎织女的绵绵情话,或与自己的爱人来一场甜蜜的约会,续写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篇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吃月饼,赏明月,虽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的来讲,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带给我们无限的诗意浪漫,寄托了我们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传承了我国忠孝、勤劳、爱国等精神信念,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自豪的瑰宝。

然而,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也不断交流、碰撞,其中以“洋节”为代表的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尤为明显,其以愈演愈烈的趋势迅速成为了大家的宠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竞相追捧。与饱含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但仪式感普遍偏强的传统节日相比,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很多人明显更乐意接受轻松浪漫的“洋节”。每逢2月14日,很多年轻人便纷纷过起了情人节,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各种庆祝情人节的海报铺天盖地,声势浩大,但到了七夕这个浪漫的传统节日却略显冷清,鲜少看到有人祭拜乞巧,欢度七夕的;而提到12月下旬的节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平安夜、圣诞节,在各种平台的炒作下,各种各样的天价苹果、圣诞服装引得人们竞相购买,在校门口随处可见学生们拿着包装精致的苹果,但跟其相差没几天的冬至又有几人记得?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但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这些“洋节”已经给我们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中国味儿”,我们不得不重视其负面影响。

其实,从客观上来讲,无论是“洋节”还是传统节日都带给了我们节日的欢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既不能放任“洋节”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入侵,也不能盲目的排外。面对文化的淡化,传统的没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传承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洋节”的精华,丰富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重塑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代接轨,不断完善自身,是我们面对、解决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尴尬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做,其方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洋节爆竹声情人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每天都是情人节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偶感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洋节“中国热”
跟踪导练(五)(4)
小小情人节
反思洋节热加快大连城市节日文化建设
情人节的悠长假期
情人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