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本《老子》“道”、“有”、“无”关系探究

2019-04-17 01:03刘美慧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王弼帛书源头

刘美慧

摘要:以王弼本《老子》为底本,以楚简本、帛书本为参照,探究得出“有”和“无”的关系应是并列、相生,“有”不能凌驾于“无”之上,“无”也不能凌驾于“有”之上,二者更不等同于“道”。王弼所注通行本的部分段落将《老子》中的“无”看作“有”的更高层面,甚至是道体本原,究其原因,应是版本整理者受不同时期流行学说影响进行了改动。

关键词:《老子》;版本;道;有;无

“道”、“有”、“无”的关系在《老子》一书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细读王弼所注《老子》一书,却发现三者关系错杂纷乱,甚至前后矛盾,对读者的理解造成了困难。王弼本概念出現矛盾,与《老子》在后世版本流传过程中,整理者受流行学说影响对原本所作改动有关。因此,本文试以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郭店楚简本《老子》(简称郭店本)和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简称帛书本)为参照,探究“道”、“有”、“无”的真正关系,以期获得准确解读。

一、《老子》成书及三种版本简介

关于《老子》的成书问题历来争论不断,幸运的是,出土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争论的机遇。随着帛书本和郭店本的先后出土,学术界对《老子》的成书有了新定位,大致认为战国中期的郭店本是《老子》的形成期,战国末西汉初的帛书本是成型期,汉、魏之际的王弼本为定型期,此后则形成流传期本《老子》。

据《史记》所载,《老子》应是二卷集文本,然而早期流传的王弼本已将《老子》划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王弼本属文人系统,为后世学术界所推崇,因此翻刻版本众多,传抄中的讹误也最多,值得注意的是,现存注本的某些正文与注颇有出入,可见王弼本也已非原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的称甲本;用隶书抄写的称乙本。据专家推其抄书年代,甲本当在汉刘邦称帝之前,乙本当在汉高祖刘邦与汉文帝刘恒之间。而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老子》版本,则是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楚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但是楚简本有缺失,现仅存2046字,为传世本的五分之二,与帛书本、王弼本在编排、内容上存在相异之处。

二、“道”是“有”、“无”的源头

关于《老子》一书中“道”、“有”、“无”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多数观点认为“道即是无”。王弼在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注解中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1)可见王弼认为“道”、“无”、“一”是相同的。和他持相同观点的学者有很多,例如冯友兰认为:“‘道就是无,也是各章都承认的。”(2)任继愈也认为:“(老子)不能清楚地讲明它的特点,有时用‘无这些否定性的词来描述,这个看不见的‘无、‘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3)白寿彝指出:“‘无比‘有更根本,‘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因此,这里的‘无也就是它所说的‘道。因为‘道是‘无。”(4)陈梦家在《老子分释》一书中也提到:“道混然无封,道即是无,即是朴;物划然有封,物即是有,即是器。”(5)即陈梦家认为“道”、“无”、“朴”是相同的。

综观此派观点,将无作为本体,将有作为器用,主要依据是王弼本《老子》首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6)和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7)在坚持“无”即是“道”的学者看来,后者直接阐述了“无”是“有”的源头,“有”则是天下万物的源头。前者也将“无”作为宇宙天地的源头,“有”仅仅是万物的源头。按一般逻辑,先有宇宙天地,后有在宇宙天地中存在的万物,首章中所说的“无”自然是“有”的源头。

不过,如果将“无”等同于“道”,将“有”作为“无”的产物,便和王弼本中其他部分存在矛盾。第一章认为“有”和“无”的关系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若假设“无”即“道”,那么“无”作为世界的本体,怎么会和在形器层面的“有”成为并列关系呢?况且,既然说“有”和“无”是同,就意味着“有”和“无”之上还有一个真正的本原——“玄”。“有”和“无”都不能等同于“道”,这里的“玄”才是“道”的代名词。罗义俊也提到:“道兼有无;有无异名,同出于道,浑然同一,幽深高远,精微奥妙,‘不可得其形而名之,故老子乃以玄称之,而玄亦为道的别称。”(9)

因此,“玄”即是“道”,“道”便是“有”和“无”产生的共同源头,即所谓“同出”;而所谓“异名”,则是指“有”与“无”可以相互转化,并无绝对界限,只是暂时为了区分有、无的当下状态而分别命名。

三、“有”与“无”并列相生

然而,王弼本文意的自相矛盾并非《老子》本意。论述“有”和“无”关系前后矛盾最大的是王弼本首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句将“无”的地位置于“有”之上,而同章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则将“有”、“无”地位并列,并明确把“玄”作为“有”、“无”共同的源头。与王弼本不同,此句在帛书本及北大汉简中均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0),而郭店本甚至并未提及。可见在《老子》原本中,并未将“无”凌驾于“有”之上的意思,“有”和“无”未区分先后。

另外在王弼本中,“道”即是“无”的论点出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里的“反”作循环往复,即“道”推动万物运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而下句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变为“无”产生“有”,“有”产生“万物”的单线运动,和前句所说“道”作循环运动相矛盾。比对郭店本该句却作:“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11)这里的“有”和“无”并非由“无”生“有”的单线关系,而是并列关系。“道”正是通过反复将“有”毁灭为“无”,又从“无”中生发出“有”,才完成了自身的循环运动。

不仅抽象化的“有”和“无”是并列、相生关系,具体器物中的“有”、“无”亦然。《老子》第11章云:“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谈论的“有”是器物层面的物质,“无”是器物层面的空间。字面上仅强调了空间之“无”的重要性,实际上强调的还是“有无相生”的重要性。王安石释曰:“夫毂幅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毂幅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幅具,则‘无必为用矣。”(12)无论是造车轮时安装辐条,还是造器皿时揉和粘土,抑或是建造房屋时在墙上留窗户,都属于“有”的部分,是先有了外部的物质“有”,才能在物质“有”的中间或者内部创造出空间“无”,然后才能在空间“无”的基础上再生发出具体用途、功能上的“有”。这一过程本质上还是“有无相生”的循环关系。

因此,无论是抽象上的“有”与“无”,还是具体事物的“有”与“无”,都是并列相生的循环关系,“有”不能凌驾于“无”之上,“无”也不能凌驾于“有”之上,二者更不等同于道。

四、结语

王弼通行本的部分段落误将《老子》中的“无”看作为“有”的更高层面,甚至是道体本原,应是由于其版本的整理者在不同时期流行学说的影响下进行了改动。上文提到,迄今为止学界发现最早的《老子》本当属郭店本,约为战国中期,只有两千余字;而帛书本的时代是西汉时期,已有五千余字了。因此郭店本极有可能是创作于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的《老子》原文,帛书本则是经过战国道家后学补充阐释的版本,王弼本是又经过汉、魏学加工的产物,而后世翻刻王本版本众多,现存注本的某些正文与注颇有出入,可见王弼本也已非原貌。这样就能解释为何《老子》一书中“道”、“有”、“无”的关系越到后世就越自相矛盾了,因为后世版本都受到了各自时期流行学说的影响。

帛书本首章虽未将“无”的地位凌驾于“有”之上,却在第40章改郭店本的“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战国时期另一部道家著作《文子》中有一句类似的话:“有名,产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13)后世学者多认为此句承自《老子》。但既然明确了“有生于无”并非《老子》的原文,可以推测帛书本的改动和《文子》一样,都受到了战国名家的影响。《老子》第32章说“道常无名”,第41章提到“道隐无名”,而第25章则指出“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见老子并不认为道就是无,而是因为“道”广大而无形的状态使它无法被言说,才以“无名”来形容“道”。但“无名”并不等同于“无”,“无名”指的是事物未能言说或不可言说的状态。帛书本《老子》因成书较晚,受到了名家对“无名”、“有名”的论述的影响,故而将无名为有名之母的命题误解成“无中生有”的命题。王弼受魏晋玄学之风影响,尊崇“无”,认为“有”是从“无”中产生的,并将“无”等同于“道”,他的注本成为通行本,后世学者自然偏向于“道”即“无”,“无”生“有”之论。

通过对“道”、“有”、“无”关系的探究,可以看出郭店本的思想体系较为独立,而帛书本已经杂糅了战国时期的名学,王弼本也融入了汉魏时期的思想。因此,我们在研读《老子》一书时,既要注意到像王弼本这类传世文献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可消解的意义,也应结合郭店本、帛书本等出土文献加以参照、辨明。

注释: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7页。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5页。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3页。

陈梦家.老子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24頁。

李耳撰,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武英殿聚珍本,1775年版,第82页。

同①,第110页。

同①,第2页。

罗义俊.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3页。

廖明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M].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文子著,李定生、徐慧校.文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参考文献:

[1]陈徽.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解光宇.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J].学术界,1999 (5):13-16.

猜你喜欢
王弼帛书源头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主体性”视角下的王弼“本无”思想研究
Bidirectional highly-efficient quantum routing in a T-bulge-shaped waveguide∗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常回源头看看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认识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