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18 07:51李建锋林家东林馥纯彭椿净黄海清于荣黎玉芳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尿酸萤火虫滑膜

李建锋,林家东,林馥纯,彭椿净,黄海清,于荣,黎玉芳

(东莞市中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无发作痛风则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人群逐年增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缺乏典型的关节症状,容易受到忽视[2]。目前超声广泛应用于痛风关节炎的检查,高频超声(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关节超声检查,探讨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诊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33~75岁,中位年龄45岁。纳入标准:①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男性≥416 μmol/L、女性≥357 μmol/L;②无关节不适感;③既往无其他关节病史;④近期未使用降尿酸药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群众50例(血尿酸水平男性<416 μmol/L、女性<357 μmol/L)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Toshiba Aplio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0~12 MHz,配备萤火虫成像技术,选择肌骨条件进行检查。超声扫查范围包括两侧膝关节、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腕关节,每位患者共探查的关节数为8个,所有检查医生均经过专门的肌骨超声培训学习。

1.3 观察指标

重点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结晶沉积、双边征、骨质侵蚀等超声表现,统计两组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结晶沉积、骨质侵蚀的发生率,记录微结晶的数量和关节数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无序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病变检出率及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关节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3.75%(27/80)、6.0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其中,研究组膝关节病变5个(3.12%),踝关节病变11个(6.87%),第一跖趾关节病变39个(24.37%),腕关节病变2个(1.25%);对照组膝关节病变2个(2.00%),踝关节病变1个(1.00%),第一跖趾关节病变0个(0.00%),腕关节病变0个(0.00%),研究组以第一跖趾关节病变发生率最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病变超声检出率比较

2.2 关节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研究组共检出超声异常结果134个,其中关节腔积液16个、滑膜增厚25个、双边征23个、晶体沉积65个、痛风石1个、骨侵蚀4个;对照组共检出超声异常结果5个,其中关节腔积液2个、滑膜增生3个。两组滑膜增厚、双边征、晶体沉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图1,图2。

2.3 两种检查方式关节内微结晶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使用两种方式检查关节内微结晶,HFUS结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关节内微结晶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HF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图3,图4。

表2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图1 第一趾跖关节滑膜增厚(箭头所指滑膜增厚)

图2 踝关节软骨双边征(箭头所指软骨双边征)

图3 第一趾跖关节结晶沉积(箭头所指萤火虫成像技术检出结晶)

图4 踝关节结晶沉积(箭头所指萤火虫成像技术检出结晶)

3 讨论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约10%的患者会发展为痛风[3-4]。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无明显关节症状,无法进行关节穿刺检查单钠尿酸盐晶体,临床也可选用纤维镜检查患者尿酸盐结晶来诊断痛风,但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操作而应用受限;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检查对软组织检查无能为力,早期骨质侵蚀常无法显示,不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MRI虽然软组织分辨率高,但存在价格昂贵,且痛风影响的关节众多,在没有明显关节症状出现时,并不适合选用MRI来做关节病变的筛查工作。

由于HFUS能显示关节积液、滑膜增生、痛风石、双边征和骨质侵蚀等影像学特征,近年来临床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并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5]。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无明显关节不适症状,但是关节内已出现类似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6-7],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本研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有33.75%的患者发现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而健康人群中仅6%的人有关节异常的影像学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33.75%高尿酸血症患者将是未来发生痛风的高危人群。本研究中,关节内出现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结晶沉积、双边征、骨质侵蚀等超声特征,并以滑膜轻度增厚、结晶沉积、双边征检出率较高,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6-9]。其中关节内结晶沉积、双边征是早期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最高的影像学表现。由于本研究中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缺乏痛风性关节炎典型的关节急性发作症状,所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同时我们也发现,研究组患者中,以第一趾跖关节出现影像学阳性表现的发生率最高,这也与痛风通常首先好发于第一趾跖关节的临床表现相符,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把第一趾跖关节作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关节病变筛查的首选关节。

萤火虫成像技术是超声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细微组织与其周围组织的回声强弱对比,设定一阈值,来使微小组织显示更加清晰,使以往虽可为超声仪器设备检测到但却未能被显示出来的细微组织信号——微结晶凸现出来,将其显示为似茫茫夜空中的萤火虫一样醒目[10]。萤火虫成像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的微钙化的超声诊断,而应用于关节方面研究甚少。姜岩等[11]研究发现,萤火虫成像技术能很好显示痛风结晶,并在显示痛风结晶数量方面方面较二维超声具有优势。本研究发现在相当一部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也发现结晶的强光点回声,通过我们对比研究发现,利用HFUS结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发现结晶沉积的关节数量和结晶数量较单纯二维超声检查明显增多,检查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萤火虫成像技术对痛风石或粗大钙化的显示与二维超声比较,无明显优势,从本研究结果中可见,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早期出现痛风石的机率并不大,大多是以结晶沉积的状态出现,而我们正好利用萤火虫成像技术的优势来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结晶沉积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无症状期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并加以干预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述,HFUS结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病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应用于早期痛风诊断及治疗中。

猜你喜欢
高尿酸萤火虫滑膜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萤火虫
萤火虫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