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儿内科临床带教师资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4-18 07:51何珂骏钱继红陈嫕朱亚菊董利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督导内科

何珂骏,钱继红*,陈嫕,朱亚菊,董利军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上海,20009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医学院,上海,20009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二孩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儿科临床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儿科医生的任务刻不容缓。教学医院是医学本科生和住院医师接受实践培训的基地,其师资对合格儿科医生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从2010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规培”)制度率先在上海正式启动,2014年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带教老师需同时面对本科医学生和住规培医师,对其教学责任心、教学内容选择、分层的临床带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新华医院儿内科学科底蕴深厚、亚专业分布齐全、病例资源丰富,2010年起首批在上海招录儿内科住院医师,2014年起招录范围扩大至全国;同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也是多种学制医学生儿科实习的主要场所。对带教老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2]。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儿内科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根据儿科学教学大纲、原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颁布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我科近年来不断探索、实施并优化师资评价体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多维度、较完善的带教老师综合评价体系,并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在师资评价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评价体系和实施效果介绍如下。

1 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与优化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反映了教研室/培训基地对医学生/住院医师带教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是临床教学工作的向导,必须体现“高标准、严要求”的思想,激励各级教师认真对待临床带教工作,并严格按标准实施教学[3]。 成功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者以及准确、客观的评价数据,并突出导向性、可操作性的特点[4]。我们以临床医学五年制儿科学教学大纲、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制定的《儿内科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为参照,确定了考核标准、对象和方式,对考核、评价细则逐一进行了优化。

信度和效度是衡量评价体系优劣的重要方法。在该评价体系中,我们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评价此评价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以体现问卷的信度。通过采用德尔菲法,拟定调查问卷,向专家组征询意见;经过两轮的征询和反馈,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确定问卷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

1.1 确定带教老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及其权重

我们设计的新华医院儿内科的带教老师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八项主要指标,每项主要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按照百分制赋予分值,形成一套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患者、护理部和学员评价以打分表形式体现,分别占10%、10%、35%,督导评价通过科室教学督导组对教师某一具体形式(教学查房、小讲课等)的带教进行现场评价,具体标准采用儿内科既往的经过内在一致性、内容效度评价的教学评分体系。科室督导作为传统的方式,仍然对教师的总体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表1 儿内科教研室临床带教师资考核、评价表

一个优秀的儿科带教老师应该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展现多元化的素质,除了体现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在日常工作点滴中体现出来。除了教学督导专家的考核评估外,患儿(或家长)、护理部同事、学生作为日常与带教老师接触比较多的群体,也应该在师资评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评价对象中加入了患儿(或家长)、护理部同事和学生的角色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其中学生评价的权重更大。此外,作为带教老师教学成果的量化体现形式,教学课题的获得、教学创新成果和教学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也被列入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将以上各项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权计算总分后,作为带教老师考核、评优的综合指标。

本评价体系实施以来,共完成83例次的教师评价,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Reliability分析,患者、护理部和学员评价部分对教师总体评价的一致性均较高,Cronbach’s α分别为0.72、0.89和0.87。而通过专家咨询方法对内容效度进行评价后,分别计算各部分的CVI,患者、护理部和学员的CVI分别为0.80、0.80和1.00,达到了较高的效度要求。

1.2 建立健全的考核组织体系

儿内科教研室在临床医学院的管理下成立考核督导小组,由教研室主任、规培基地主任担任科室考核督导小组组长,聘请部分院内外老专家、部分具有教学热情和教学经验的儿内科高级职称医生担任督导小组成员。督导小组负责制定考核方案、统筹协调,对教学活动进行定期督导和评价。具体考核要求、内容和细节下发到各亚专科,带教老师人手一份,做到心中有数。儿内科下属的各亚专科是实习生、规培生参加实习和培训的场所,每个亚专科室均设教学主任和教学干事各一名,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同步开展对带教老师的部分考核、评价工作。每年末,由儿内科教研室的教辅人员对每位带教老师的各项考核、评价进行综合打分,折算最后分数并进行排名,作为评优、奖惩的依据。

1.3 优化考核、评价的周期和方式

考虑到病房工作的特点和实习生、住规培轮转的周期,带教老师的评价为每个月一次或每两个月一次;每年末综合带教老师每次的考核得分,并参考带教学员的数量,作为带教老师评优、奖惩的依据。

在既往的评价中发现,部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随意性比较大,缺乏信服力;在打分中存在较大的选择偏倚,存在“人情分”等非客观的评分现象,评分表不能准确反映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开始逐步尝试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邀请多方对象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填写问卷,对带教老师的各方面素质进行打分。问卷设计简洁,答案选择清晰,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填写,且问卷不记名,受访者填写后直接发送到教辅人员端进行汇总,通过这种方法最大限度避免了偏倚的发生。

2 实施效果分析

2.1 带教师资水平持续提升,临床带教质量不断提高

带教老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促进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带教老师将考核、评价标准作为准绳,不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也更注重对学生全过程的引导和启发。就临床医学院对儿内科教学的督导打分和在新华医院接受住规培学员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合格率来看,带教师资水平持续得到提高。新评价体系实施前的2017年和实施后的2018年,教研室分别接受临床医学院13次、14次教学质量考核,平均分分别为92.4±0.73分和96.3±0.48分;通过t检验,两组均数统计的P值<0.05。两个年度住规培学员结业考的合格率分别为97.8%和100%,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表2)。

表2 儿内科教学效果分析

2.2 教学奖励机制不断完善,教学成果产出不断增加

科室将绩效收入的10%用于对教学工作和成果的奖励分配,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加入了对教学成果、教学论文和教学课题的评分和专项奖励。近几年来儿内科教学相关论文、获奖数量,课题经费逐年上升,教学奖励机制的完善对教学成果的产出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2018年,儿内科教研室有多名教师获得交大医学院PBL案例大赛的大奖,多名教师在青年医生授课比赛中获奖,获得各级教学课题3项。

2.3 积极引入新方法,评价效率不断提高

使用智能手机APP发放、填写、回收问卷,极大地提高了调查的效率、公平性和公信力。APP截图如图1所示。我们采用人工发放问卷和手机应用程序(APP)问卷两种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SPSS统计软件K-S检验方法对患儿家长、护理部人员以及实习生、住规培学员对带教老师的评分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发现,使用手机APP回收的问卷数值结果更加趋向于正态分布(表3),客观性更强,而且电子问卷的形式减少了办公耗材的开支,实现了低碳环保办公。

表3 人工发放问卷与手机应用程序问卷调查数据正态性分布检验

*为K-S检验结果,sig<0.05认为数值分布偏离正态分布,sig≥0.05认为数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图1 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员反馈)手机问卷截图

3 讨论和总结

教学工作对医院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带教师资的考核、评价体系应体现出对带教老师的要求,促进教学工作的持续改善[5]。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充分激发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发挥带教潜能有着重要的影响[6]。我们结合多年本科教学和住规培教学管理的经验,在既往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带教老师考核、评价的维度,并通过采用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问卷调查的形式实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起到了正向激励的效果。

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通过手机APP进行群组用户的问卷调查,为我们的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且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比传统的纸质问卷调查更简洁、方便、客观、公正,值得在后续的教学以及各种评价中推广。

我们在对师资评价、考核体系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同时也意识到,考核不过是一种手段,考核体系无法兼顾所有日常带教行为,强化考核内涵建设非常重要[7,8]。要通过绩效考核的实施,不断完善住院医师带教的管理机制,逐步强化责任归属,将考核的核心思想融入带教老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中,逐渐积淀医院带教文化的内涵,让集体荣誉感调动带教老师发自内心的带教热情,通过文化建设引领科室带教内涵的提升[9]。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督导内科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