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中的应用

2019-04-18 07:52叶玉坚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延续性口腔护理人员

叶玉坚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相关研究指出,在口腔修复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就诊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1-2]。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观察组男22例、女33例;年龄(38.6±4.0)岁;病程(3.0±1.3)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37.9±4.2)岁;病程(3.1±1.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主要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定时进行延续性护理操作培训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还通过沟通、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支持。(2)心理护理:由于口腔修复过程时间较长,大部分治疗并不是一次诊疗就能结束的,加之患者对于治疗方法、疾病存在恐惧心理,进而导致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等,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告知治疗过程,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向患者讲述成功病例,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3)随访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随访,可以采用电话定期进行随访,并建立随访登记本,随访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治疗计划的落实情况,患者日常生活等情况,约束患者不健康的日常行为。此外,护理人员也可以采用微信平台或家访等形式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应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n=55,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55%(52/55)、78.18%(43/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模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牙列缺损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腔修复科就诊患者逐渐增加[4-5]。患者一旦患上口腔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对患者外观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带来更大的心理困扰。而口腔修复主要是对畸形牙、牙周病等颌面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的一种牙齿美容,从而提升患者的颜面美观效果。近年来,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实施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患者诊治过程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大部分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就医,因此常规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6]。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加强对患者诊治过程中护理强度的同时,重视院外护理,保持整个护理过程的连续性。由于考虑到该病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延续性护理在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外,还会加入心理干预,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此外,延续性护理还能充分借助现代社交平台,对患者院外生活进行有效干预[7-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行口腔修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述,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行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优势显著。

猜你喜欢
延续性口腔护理人员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