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2019-04-19 04:20田晓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无菌手术室消毒

刘 红,尹 涛,刘 婧,田晓新

(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54)

手术室通常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术后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加重医疗管理的负担,还可能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受损、伤残,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强调主动性、持续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泛认可[2]。基于此,我院于2014年1月起对手术室开展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并与以往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较,旨在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因我科室手术类型以剖宫产手术居多,约占总手术量的90%,故本研究以剖宫产手术为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且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3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且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的3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29.32±4.86)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3±1.42)周;其中胎儿宫内窘迫73例,胎膜早破49例,妊娠合并贫血6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47例,妊娠合并巨大儿32例,前置胎盘41例,羊水过少37例,其他15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29.06±4.75)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2±1.38)周;其中胎儿宫内窘迫67例,胎膜早破46例,妊娠合并贫血56例,妊娠合并高血压42例,妊娠合并巨大儿33例,前置胎盘44例,羊水过少34例,其他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医护人员消毒、环境消毒、器械消毒等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如下:(1)计划(Plan)。为手术室感染管理及感染防控制定详细的计划,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相关知识学习,督促医护人员学习消毒隔离、手术室环境、手术废弃物等相关规章制度;感染防控计划主要分为消毒小组组员总结及反馈、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抽查及总结、分析引发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四个部分。(2)执行(Do)。①组织管理:建立感染控制小组,组员主要包括护士长、感染监测人员、护理人员及保洁人员,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需定期接受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无菌操作、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水平,保证各项医院感染规章制度的落实;并长期、系统的监测手术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②室内布局管理:对手术室内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根据手术要求,可将其分为普通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避免交叉感染;③室内房间管理:手术室各区域门应处于关闭状态,所需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手术结束时放回原位;手术过程中应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温度可控制在22-25℃,湿度可控制在50%-60%;手术前后应做好清洁及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④手术操作台管理:规范铺设无菌器械台按要求检查使用的无菌包。包外标识留存在手术记录单上。可疑污染、包装破损或灭菌不合格不使用。确保手术操作台距离无菌台10cm以上,高度位于医护人员的脐部下方,无菌台包布应下垂超过30cm,距离地面>20cm;确保手术器械无菌,避免污染无菌区;⑤手术人员管理:医务人员通道进入,禁止患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或手部有破溃的医务人员进入。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严格按要求换专用鞋、穿刷手服,刷手服上衣扎入裤子内。工作人员出手术室应更换外出服和鞋。⑥无菌技术管理:向医护人员强调无菌的重要性,确保规范操作进行每个环节;严格手外科消毒;对手术切口消毒需由内向外;将废弃物及时吸除,严格隔离手术器械。术者不得自取器械。 怀疑污染,及时更换。⑦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⑧患者管理: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3)检查(Check)。①上级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重点检查,主要包括消毒灭菌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等,每月1次;②科室自查:由感染控制小组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人员卫生、器械清洗、打包、手术室环境管理等,并制定感染预防控制问卷,由小组人员填写,及时整改,每月1次;③理论考核: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并定期组织考核,主要包括感染相关知识及规章制度,提升其业务素质,每季度1次。(4)处理(Act)。分析并总结手术及检查期间发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制定处理方案,若无法解决则将其列入下一循环,并将其作为重点解决对象;而对于成功的经验应积极建立标准化形式,确保手术室安全。

1.3 观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支气管感染、切口感染等;②患者满意度利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判定,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792,重测信度为0.814,总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85分;满意:65-85分;不满意:<65分。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情况

观察组总感染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境、操作、人员、器械等多种因素均可能造成感染,因此手术过程中如何进行规范、严格、有效的预防管理十分关键[4]。

3 讨 论

手术室是治疗及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常涉及多种疾病,具有工作量大、技术性强、风险高、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区域[3]。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环节,环

表1 两组感染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其主要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个环节,并通过循环螺旋式上升,不断循环,最终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5]。目前,临床上常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健康教育、用药安全、护理安全、护士培训、功能锻炼等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且取得良好成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感染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表明PDCA循环护理管理利于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由此可见,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在于:①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医院感染预防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及管理水平,使其可积极主动开展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增强预防控制保障;②提升主动防护意识。通过对感染质控管理相关方法的学习,将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到手术全过程,进而不断提升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效率,还可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手术提供安全屏障,确保手术安全;③提升感染预防理念。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使医护人员明确护理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工作程序及准则,进而确保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实施[7-8]。

综上所述,手术室采取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无菌手术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