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9-04-19 04:21朱彩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控制率维持性血液

朱彩霞

(宝应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扬州 225800)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患者基础状况较差,加之病程迁延,对长期治疗依从性不足[1-2]。强化健康教育为一项新型护理服务活动,通过从个体需求出发,开展覆盖治疗全程的健康宣教,可达到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3]。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8例,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介于25-67岁,平均(50.41±2.92)岁;病程介于6个月-11年之间,平均(4.52±1.27)年。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介于23-66岁,平均(50.45±2.89)岁;病程介于5个月-11年之间,平均(4.55±1.24)年,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血液透析病例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运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1)构建强化健康教育小组:对强化健康教育小组构建,采用分级责任制实施管理。对患者病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掌握血液透析前血压、血磷、血钾水平,并了解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宣教方案。(2)教育方式:依据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多元化宣教,如发放健康小手册、定期对宣传栏更新、微信平台宣教、举办讲座、面地面讲解等。(3)生活指导:使患者掌握自我测定血压、血糖、体重的方法,合理服用降糖、降糖、降压药物;规范饮食,纠正贫血和高磷血症。教会其知晓血管通道维护技巧,并可积极对透析并发症防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血压指标、血磷指标控制率;(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即应用自制量表评估,包括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环境质量、并发症处理4项,单项采取百分制,评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理想;(3)对比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包括治疗行为(含项目5个)、躯体活动(含项目4个)、社会心理(含项目5个)、饮食及液体摄入(含项目13个)评分,单项采取4级评分制,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在SPSS22.0中输入完成统计处理工作,症状控制率采用(%)表示,进行x²检验,护理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症状控制率对比

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血磷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控制率对比 [n(%)]

2.2 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各维度即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环境质量、并发症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x±s,分)

2.3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即治疗行为、躯体活动、社会心理、饮食及液体摄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x±s,分)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发挥控制终末期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限的作用。但长期治疗患者抵抗力下降,身心均背负沉重负担,加之经济压力影响,负性情绪较为严重,对血液透析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重视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依据患者健康需求、文化水平、身心状态开展个体化、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以使其对合理的饮食、用药方法掌握,提高自我管理、监测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对控制病情,改善生存质量意义显著,对护理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4-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症状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视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提高症状控制达标率,提高护理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控制率维持性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多彩血液大揭秘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