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作用

2019-04-19 01:36王振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初中语文文本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差异、阅读兴趣的差异和阅读方式的差异,转变初中语文阅读同质化的倾向,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及个性化阅读概述

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阅读中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对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来说,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语言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要关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及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传递和表达语言核心思想和情感,使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2)语文情感和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思想,引领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尊老爱幼、互助合作等核心价值理念,较好地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3)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激发和培育,通过对初中语文知识的批判、鉴赏、审美、创新和想象,较好地引领学生感知和体悟语文之美。(4)文化底蕴。要通过对文学名著、经典诗词、文化哲学等语文知识的学习,渗透和领会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主体基于文本教材进行语言感知和理解,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和内容,对阅读文本产生个性化的思维和心灵感悟,获得具有个人主观意向的阅读联想和启迪,并在自主阅读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究和实时调控,较好地突显阅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二、初中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层面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受限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呈现出不想创新、不会创新的疲倦之态,缺乏对现有教学模式和突破和创新,缺乏足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动力,主要还是依赖于照本宣科的讲解和阅读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和情绪。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合理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指导,存在以偏概全的教学问题,缺乏差异化、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点拨教学,使学生难以深入体会文言文、散文诗词、诗歌的内涵和思想意义。

2.学生层面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业相对繁重,缺少较多的阅读时间,加之教师的限制和束缚,没有更多地关注和阅读优质的阅读内容,难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知识面。同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难以从不同维度和视角阅读和解析文本,缺乏对阅读内容的深度解读和感知,无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或逆向思维。

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初步认知逐渐融入阅读情境,形成深刻的升华性阅读理解和感知,从而实现阅读情景的精神迁移和知识内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突显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主体性,充分理解和体悟阅读文本的内涵及精神本质。

(1)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要通过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阅读文本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之窗,通过阅读碰撞出特定阅读场景和情境下的情感火花,融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认知和体悟,感受文本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在精读、赏读、默读、齐读、范读的过程中,深度品读文本,获得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例如:在阅读和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细细咀嚼和品味,在品读语言“星群密布的蓝天”、“繁星如同我的至交好友,时常与我谈话解闷”、“在星空的怀抱下,我微笑着睡去”……之中,让学生感受“景语即情语”的特点,体会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想念之意,学生由此也可以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会。又如:在学习和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要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体会散文中或激昂或委婉的情感,领会不同人物的生命际遇,深入感知随文而动的情感:开头的幸福情感、随后的伤心情感、末尾的希望之情。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感悟文本内容的深意,在碰撞、交流和沟通中深化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

(2)还原阅读体验。想象力是无比神奇的思维能力,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还原体验,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激发新的创造,在创造性的情景角度之下,要借由阅读情境氛围、故事情节、人物等载体,发挥学生想象的翅膀,进入到创造性的想象空间之中。例如:在阅读和学习《阿里山纪行》一课时,可以配以竹笛独奏曲——《苗岭之晨》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悠悠的丝竹声中,联想和想象静谧、凉爽、神秘的阿里山景象,感受和体会那山间的宁静,享受这个安静、纯粹的世界。同时,在还原阅读体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清晰、直观、可感知的情景,还原再现阅读内容的真实性。以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为例,可以利用直观形象可视的图表、图片、模型,展示中国石拱桥的各种形状,较好地还原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对不同石拱桥的形状特征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

(3)升华阅读体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篇章内容之中涵盖了人们对生活、对文化的探索,揭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进行自我观照,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获得个性化阅读的升华体验。例如:在阅读和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阅读父亲“蹒跚”跨越栏杆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引发学生聯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对自己既有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经验进行体会和感悟,正视自己内心曾经有过的微弱小情绪或小情感,不断重塑自我、提升心性,较好地实现心之本体与外部世界的链接和融合。

2.注重自由平等、开放性的阅读

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个性化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进入到自由平等、开放多元的阅读情境之中,要引入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究型学习和自主型学习,注重营造平等、开放的师生交流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和探究,调动学生的阅读探究积极性,充分突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念和原则,让学生运用自己个性化的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入到更为宽泛的知识高度和深度之中。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生活实践之中,让学生深入到社会、自然界之中,采用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3.做好课堂预设,开放课堂空间

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阅读教学预设,采用弹性化、动态化的教学预设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空间,增进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悟。以学习《孔乙己》一文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留白例证的方式,进行导语预设,提出如下具有悬念的问题:“孔乙己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喜欢《孔乙己》呢?”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空间之中,进入到弹性化、动态的开放性留白空间之中,进行个性化的想象发挥和填补,允许各种预料之外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和情感的深入发展和提升。

4.提供综合实践开放性的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还要借助于综合开放性的实践课程资源,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将视线和触角伸探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跨范围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知、情、意、行。例如:在阅读和学习《论语》的知識时,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的系列讲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为深刻的资源,体验到阅读的快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融入到阅读情境之中,体会初中语文阅读内容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杨焕林.中国校外教育.2018(14)

[2]基于阅读素养的阅读指导课程研究[J].谭颖群.教育参考.2018(04)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J].张莹.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

[4]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养成的策略探讨[J].马翠萍.西部素质教育.2016(15)

[5]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微[J].卢荣春.中学课程资源.2018(02)

王振祥,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猜你喜欢
个性化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