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教学指导之我见

2019-04-19 01:36刘林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写作文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作文训练百病丛生,问题成堆:习作兴趣低下,习作情感虚假,习作内容浮夸,习作结构固化,习作文采不佳,习作想象力缺乏,习作创造力奇差……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习作不断地、成批地“生产”出来,千人一面地写些套话、空话、假话。最终,作文教学是学生怕写、难写,写得头疼;教师怕教、难教,教得厌烦。在近三十年的作文指导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让学生的习作有了真实、鲜活的生命,现在我就粗浅地谈谈我在此方面进行的探索。

一、以生为友,为个性化作文铺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写都深深地烙上应试作文的痕迹,陷入了八股文的桎梏。教师为了在应试教育中占得一席之地,以简单机械的评卷标准为指挥棒,奉应试八股文为圭臬,抑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不能以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训练学生去写别人的语言,别人的生活。学生则认为作文本来就是生编硬造出来的,写作文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更不是为了和别人交流的需要。更何况学生若是在作文中写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做作业时想偷懒的小心思、做值日时的敷衍塞责、与同学课间的恶作剧、上学路上偷偷买零食……老师、家长看到了难免挨批评、写检讨、受责骂甚至挨打。学生在写真实作文“尝苦果”与写假大空作文“尝甜头”之间选哪个便不言而喻了。

我的作文教学理念是:张扬个性,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写出真我风采,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但如果让学生“弃暗投明”,弃“应试八股文”为“个性化真作文”可真没那么容易!但我用耐心、细心、爱心、智慧等打开了学生的心扉,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成为我的粉丝,最终以生为友,为个性化作文开路,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通常带高年级,刚接到一个新班时,我曾经通过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来拉近彼此的感情。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窃读记》是著名作家林海音所作,我就和学生们相约共读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旧事》。那段时间我和同学们见面的问候语通常是:“昨天你读了《城南旧事》吗?”“你读到哪个内容啦?”“《驴打滚儿》这一章中的宋妈真可怜!”……半个学期下来,我和学生相约共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萧红的《呼兰河传》、沈石溪的《狼王梦》、曹文轩的《草房子》、梁晓声的《母亲》、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等。在这共同的阅读和讨论交流中,我和学生不再是師生关系,而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他们有共同爱好的阅读伙伴,是他们的朋友!

初战告捷,再接再历。接着我利用作文批改后记、日记批改心语、作文评语、家校联系本日志、短信传信、QQ留言、微信交流、写留言条、写喜报等形式,将我对学生的肯定、欣赏、喜爱等形成真实、接地气的文字,巧妙地传达给学生或学生家长,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最终我成功圈粉。“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成为我的粉丝,为我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二、从“心”出发,为个性化作文指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让教师劳神费力,让家长摇头叹息,让学生避之唯恐不及。怎么破?我和学生成为朋友后,给他们洗脑子就水到渠成了,作文要以我手写我心,要写出个性,要写出创意,要有自己真实的思想、经历、情感、语言、写法,要敢于探新求异,要敢于求异思维,要敢于突出个性……一言以蔽之:从“心”出发,张扬个性,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说与写全来自自己内心的亲身感受、真实体验。学生频频点头,连声答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三板斧为个性化作文实践指明了道路。

第一、激发兴趣,创造生活材料。

我首先改变自己以前“大包大揽、劳神费力”为学生找写作素材的作风,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生活材料,毕竟“巧手难为无米之炊”。我的放手引来了学生作文材料的百花齐放。先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举行一个班级跳绳、踢毽、打板毽比赛,再来写作文《扣人心弦的三跳比赛》;先举行一节课的知识竞赛,再来写作文《有趣的一节课》先去采访校工,再来写作文《校工,我想对你说》;先编演课本剧,再根据内容写《我班大导演》、《最佳演员xxx》……

学生的潜力真是令人惊叹!在他们自发努力下,不仅作文材料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且作文题目也创意无限,标新立异,让人眼前一亮。像写人的作文题目有:《别样的齐天大圣》(写班主任),《可爱的开心果》(写表弟),《“活宝”同桌》(写同学)……像写事的作文题目有:《老班发火》《弯弯的忧伤》《逆袭之旅》……像写活动的作文题目有《精彩瞬间》《我的赛场我作主》《心酸时刻》《搞笑大比拼》……

激发学生个性作文兴趣之旅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非也!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写完作文后,我让大家先自评再互议、互改,互改至少要找三位同学阅读自己的作文并写批语。当大家欣赏到同一堂课上写出的不同作文时,争相恐后地为同学写批语,他们愉快地在同学作文草稿本上指出优缺点、挥洒文采。几次互评之后,甚至有的同学之间的互评形成了小气候,评语越写越长甚至超过了正文。个性化作文的三五知己在自由轻松的氛围里提出修改建议,不用老师说学生再自行修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再也不用我废寝忘食地去找了,我只需在关键时予以“点拨”即可。这样的个性化作文实践,不仅让我“不劳而获”,轻松坐看学生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从“心”出发写作文、改作文的快乐,对写作越来越有兴趣了。

第二、注重积累,记录点滴感悟。

学生能从心出发说真话、写真话、抒真情实感了,他们在写作上就会不断进步。他们习惯于说出、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时,很自然地就学会了用心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思考如果只停留在口头、眼中、心中而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观察、感悟、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学生淡忘,尤其是有些灵感、火花会转瞬即逝,如果当时不记录下来它们就会永远消声匿迹了。所以在日常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总是结合课本内容、课外阅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让学生观察、感悟、思考并写练笔,记录下来,为写作文储备丰富的生活素材、语言材料和情感体验。

六年级教《穷人》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课本中哪些表现桑娜、渔夫复杂、矛盾、真实心理的内容进行理解、感悟、朗读。学完这课,我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请你真实、具体地写写自己近来的一个心理活动片段,正巧当天英语老师抽查背书有些同学没过关,于是他们这次真实的情感体验被如实地记录下来了。像这样的小练笔,我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写,这样长期坚持积累,还怕学生作文没得材料写和写不具体吗?

三、携手真、善、美,为个性化作文升级

从心出发,张扬个性的个性化作文实践给学生松了绑,学生作文时敢写真话、敢写真实体验、敢真情流露了,这是好事,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变的,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应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小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在作文中张扬个性的同时表现出的思想、观点、认识有的可能是片面的、偏激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个性化作文必须携手真善美的品行走升级发展之路。针对有些学生作文中流露的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迷惘困惑……我就要巧妙地给予引导、帮助,借教作文教做人,教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文当然是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于做人”。

在我的引导、帮助下,学生换一个角度、抱着一种感恩的心理来看身边的人、事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他们慢慢会发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不乏真善美:看起来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有绚丽多彩,看似平凡无奇的人却有善良的品格值得我们敬佩,老师关心教育、严格要求我们是一种爱,家庭贫困但一家人相扶相携,共同努力却也其乐融融……于是学生们带着明亮的双眼、感恩的心、阳光健康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一篇篇既张扬个性又闪现着真、善、美品行的佳作,成功为个性化作文升级。

刘林立,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写作文个性化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