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分析

2019-04-19 01:36张恩赫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自豪加点

武汉市中考语文满分120分,阅读分为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三个板块,说明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以客观选择题为主,提示性的问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减轻了阅读的负担,也就是说经过一定的训练,说明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可以得满分。那么“得阅读者得语文”就变成了“得现代文者得语文”。

2017年元调开始,现代文由原来的18分变为22分,显而易见现代文阅读只会越来越重要。

从近年现代文选文出题来说,有以下特点:

1.从阅读文本的选择上还是以现当代名家记叙性散文为主。

2.主题上可以看出更加关注青少年科学三观。

3.出题原则从2015年起开始随文出题,不再以绕弯的多重复句,取而代之的是提纲挈领的问答形式。

4.答题原则由原来的重形式框架分析层次到现在的随文找答案,更加科学地让学生去真正把握作者写作的精髓而不是形式化地停留在表面上的阅读。

5.一共四道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下面具体说说。

第13题,考查内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2015年第13题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4分)

2016年第13题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分)

2017年第13题文中第③段说“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这里的“惊奇”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018年第13题:请解释下面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

(2)有朝一日,“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分析:2015年与2017年相似,答案在题目中所指的段落就能找到,但不是单纯地照抄原句,而是找到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注意得分字眼,不要赘述。2016年需要学生抓住文章主题中心的关键词才能拿到分,但如果考前常练主题性关键词,得分还是有保障。2018年与2015年元调武汉近几年来第一次改变现代文含义类题型中莫言的《母亲》那篇文章的题型很像,就是根据加点词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其“言外之意”即可。

(2015·1)15.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在交中的语意。(6分)

(1)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第14题考查内容:对关键字词句的理解。

2015年第14题,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2016年第14题,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4分)

2017年第14题,文中第⑤段说“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请结合本段内容概括我们惊奇的本能是怎样丧失的。

2018年第14题,文章①-③段讲述了当前社会人的“梦想”,结合全文说说这一“梦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

分析:除2015年没有具体的划出答题的范围,2016-2018年明确地给出了答题的范围与提示,出题形式实则也偏向概括类型的题目。

2016-2018年第14题做题的方式都是: 1.审题并参考分值找到问题的关键;2.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和信息句;3.在相关的段落中和信息句中找到答案需要的关键词;4.再用自己的语言流利的串起关键词。

第15题考查内容: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2015年第15题,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2016年第15题,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2017年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6分)

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却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2018年第15题,关注第④-⑤段中加点的两个“自豪”,同为“自豪”,原因大不同。请简要概括“我”和“社长”感到自豪的原因。(6分)

“我”感到自豪的原因:

“社长”感到自豪的原因:

分析:相较于第13题、14题,15题难度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做此类型题目不仅需要孩子能对赏析句子做到灵活运用,需要孩子对整篇文章主题有一定的把握,还需要孩子能联系上下文对关键句进行深层次理解并能准确提取到得分关键词。2015到2017年都是比较规范的“16题”理解句子的含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孩子是能够做到:答到答题关键词,组织语言句子通顺即给满分。

第16题考查内容:对文章主题中心的把握。

2015年第16题,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2016年第16题,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6分)

2017年第16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惊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2018年第16题,如何理解作者所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这句话?(6分)

分析:2015~2017年做题方法就是,审题先看清楚题目到底问的是什么,再逐段分析文中段意,找到符合问题的答案关键词,组织语言答题时注意语句通顺按点答题。2016年谈到了写作意图,很多孩子看到写作意图便慌了,实则作者整篇文章里都贯穿着他的写作意图,所以答题还是与2015年2017年类似,从第一段开始到文章最后一段根据题目中关键词的提示总结作者想要的即可,2016年的“写作意图”是个纸老虎。2018年理解作者說的一句话,实则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旨中心分析出来了,答案也就运应而生。

总的来说,现代文阅读需要大量的有质量的训练。按文章主题来选篇,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框架,分析文本文段段意中心思想。再锻炼审题分析的能力,准确找到题目到底问的是什么,依照讲过的答题步骤答题,进而讲解,整理错题,总结经验,再继续练习,必能有所得。

张恩赫,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现代文自豪加点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给电影加点特效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泡脚可以加点药
为腼腆胆怯加点“料”,秀出你的不同凡响
谁能比我更自豪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单纯 平凡 自豪
顽强自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