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审美文化融通的空间策略研究

2019-04-19 03:01谢欣然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6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丝绸之路

谢欣然

【摘要】“丝路审美文化”的提出以特定“时代主题”为参照优化完善了审美文化结构,代表着人类文化现象交互传承、熔铸生发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丝路审美文化融通是不同文艺活动之间以空间实践为基础进行的共生共进的交流互通。以传染、等级、刺激、迁移为导向的文化扩散深化了丝绸之路的空间承载能力;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审美文化的开放性和活态性共同为丝绸之路空间实践注入了活力。空间话语以“外在视角”持续推动丝路审美文化走向多元主体,以相生共赢方式进行文化融通的价值诠释。由空间构造的文化网络和精神领域将会以生成性和建构性姿态为丝路审美文化研究带来新的知识增长点。

【关键词】丝绸之路  审美文化  文化融通  空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6.011

从古丝绸之路到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上跨越两千多年,空间上由几条长达数千公里的“路”拓展延伸至包括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城市在内的“经济带”。丝绸之路影响力由“线”到“面”的延展拓殖不仅局限于地理学层面上的空间拉伸,更蕴藉着文明互鉴融通于空间区位的逐层推进。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积极推进和有效实施,关于“一带一路”辐射空间中不同审美文化区以及附着之上审美文化系统的探求,正引导着中国和丝路沿线国家主体积极开展不同空间形态间的文化交流。开展丝路审美文化互通研究,一定程度上契合当今时代精神,顺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主导理念,在表达人类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潜在价值。

“丝路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及价值发现

审美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至关重要的子系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和所创造价值的积淀,是人类感性地掌握和改造世界的文化,主要体现了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对对象世界或人类自身所进行的精神或情感的把握。“审美文化”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算长,但由于时代精神和人类生存实践差异,学界对此概念的阐述不乏共识,但也颇多歧异。总体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解释,即分别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审美文化概念进行探讨。所谓狭义的审美文化,特指文化系统中审美的或艺术的方面,它意味着对审美超功利性的提倡。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个体对精神性的守护和追求。文化由此衍生出更多门类,使艺术与审美同整个社会功利活动有了明显疏离。“特别是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了分工,文化创造与物质生产也有了明显的界限,从而也逐渐有了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的区别与对立。”[1]审美文化成為文化发展到高尚层面的一种形态,艺术与审美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自治程度逐步增加。所谓广义的审美文化,是指认为文化皆具审美特性,审美皆属文化范畴。文化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属于主体的感性实现和感性复归。随着物质文化形态的极大丰富和审美能力的普遍提高,人类审美观念已从传统的自律性转向感知领域,“美学的封闭性空间从此也向充分文化化的语境开放:在那里,后现代主义者对原有的‘艺术作品的自律性和‘美学的自律性的观念加以攻击,这些观念在现代主义时期是一直坚持的,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哲学基石。……而文化的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的东西都以这种或那种文化移入的方式存在的程度,关于美学的传统特色或‘特性(也包括文化的传统特性)都不可避免地变得模糊或者丧失了。”[2]由是言之,审美等同于文化,审美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3]。审美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理想回返现实的过程,易言之,审美正逐渐从特权阶层或知识既得利益群体中解放出来,回归于社会民众的感性生活之中。审美的大众化传播成为现代民主与平等的进步价值体现。作为同人类生存实践密切关联的文化活动,审美文化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流行性,质言之,审美文化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亦是立足于多种文化资源浸润滋养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一理解,才有理由认定“丝绸之路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系统所体现的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功能。

在漫长而广阔的历史时空中,丝绸之路审美文化融合东西方不同文化精髓,贯通传统与当代不同价值思想,展示着人性的充盈。丝绸之路涵括的文化融通意蕴指谓了不同文化主体(国家、民族、地区)间彼此承认、平等交往、理解沟通和优势互补,所以它是超越不同文化主体承载的文化模式而侧重揭示人类共通性的表征符号。丝路审美文化研究,不是丝绸之路各门艺术的简单相加组合,也并非拘囿于沿线国家艺术现象与成果的静态呈现和归纳,关键是对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主体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所生成的新的艺术样态和审美观念的把握,继而发掘“融通”的重要价值。丝路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以人文与审美的力量传达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它潜藏着人类情感共通性,体现着人类审美价值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间沟通融合的过程。作为一种现实的审美文化形态,它是人类审美精神与审美意识的艺术化凝结与再现,本身就能为活动主体提供新的感受和审美愉悦,是特殊的情感空间与文化氛围的标志。这是一种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不易达到的无功利目的,它使世界各族人民在神秘的体验中同“精神实在”发生着交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时代精神总是代表了人类文化现象的主旋律与理想目标,总是人类理想与希冀的深刻体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学术交往和文化资源共享层面日趋扩大,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重新思考当代历史背景下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审美实践的转向。丝路审美文化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契合着当今时代精神,关于此问题的现实价值、问题性以及思考深度是对于目前从文明互鉴视域理解丝路文化的一块重要的试金石。

丝路审美文化融通的空间承载

在当前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多元价值取向的语境中,全世界在空间维度上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亲近感”(Proximity),这种亲近感是伴随对空间距离的逾越或消除而形成的。全球化作为当前文化的实质恰恰在于它的“文化间性”。正如法国传播学家阿芒·马特拉所言及的:“文化流动的加速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真实存在并不导致全球同质化,而是通向一个越来越混合的世界。”[4]如果全球化并非一种简单的现代现象,那么很难不把丝绸之路当作体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最佳表征。若将丝绸之路视为文化空间位移的现象与模式,这条道路上的历史会指引我们体认丝绸之路如何作为文化理想空间成为人类主导性与建构性的交往实践场。

丝路审美文化融通承载的是审美文化区位的空间表达,作为融通枢纽的主要国家或重点城市,文化艺术以独立自存和自我指涉的方式体现出特定空间区位的审美理想和群体人格状态,继而借助健全而畅通的交流传播机制,在扩散策源地与扩散靶地间留下扩散痕迹。由是言之,文化融通作为文化空间位移的现象与模式,首先是扩散的结果。文化扩散指谓在丝路沿线审美共通感的基础上共生共演了一个“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动态制衡的文化辐射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扩散的类型对于某种文化现象或形态的扩散来说往往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对于丝绸之路文化扩散过程而言,以“人”为载体的短距离传染扩散、以人或群体迁移活动为途径的长距离迁移扩散、以文化预期接受度为参考标准的等级扩散、以内容保留和形式摒弃为特征的刺激扩散,都是丝路文化融通空间承载实现的关键所在。作为丝绸之路文化融通的空间扩散方式,“传染扩散”意指某文化现象或样态借助已经接受它的主体朝向邻近意向区接受者蔓延,由此形成文化扩散空间分布上的局部性或整体性;“等级扩散”特指某文化现象或样态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以阶梯式趋向进行传播,是依据不同空间区位条件差异,设置由高及低或由低至高的层次性扩散模式;“刺激扩散”强调某文化现象或样态经由扩散策源地朝向扩散靶地传播过程中,实现对内容实质的保留和对具体形式扬弃的扩散过程;“迁移扩散”指代某文化现象或样态以人为载体的远距离迁徙式空间扩散,由此形成文化分布交织重叠的嵌套形态和文化扩散区位延伸的断续形态。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和迁移扩散以不同传播方式和推进模式演绎着丝路文明互鉴的空间融通,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融通的演进类别与发展向度。

丝绸之路上任何一次文化交互共融并非简单意指文化符号越出自身疆域朝向外部空间的扩张,不能简单将某种文化现象扩散的形式绝对化。每次独立的互通过程都是对多维度、多层次不同文明符号的全面激活,是不同文明间各种概念、观念、情感在空间实践中往来反复的具体化。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现代性的空间“区隔”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实践基础上的公共空间。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生存发展再也无法保持其单纯的审美姿态和自律性品格,它需要以人类共同文化价值尺度和文化发展客观趋势为依据。一方面将不同文化经验纳入自身体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响应世界文化“共有财产”的创造性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全人类共同审美文化环境。可以说,全球化之“解域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如吉登斯所言:“地点逐渐变得捉摸不定:即是说,场所完全被远离它们的社会影响所穿透并据其建构而成。建构场所的不单是在场发生的东西,场所的‘可见形式掩藏着那些远距关系,而正是这些关系决定着场所的性质。”[5]这种全新的“空间感”促使我们重新打量这条路上早已存在的文化意象和艺术现象,提醒人们文化艺术是“可跨越”的,当自我与他者建立起一套意义时,这就是在进行一种典型的、在不同空间场域中找寻全人类共同文化-意识形态的跨越实践。

丝路审美文化融通的空间实践

丝绸之路作为文化资源构成极为丰富的知识宝库,具备天然的空间优势,历史上的西域文化和西部文学也曾因空间优势产生过深远影响。我们所致力于提倡的丝路审美文化的空间研究,就是要借助丝绸之路吸纳百川的包容气度和敛聚各地域民族文化之特性的能力,使绚丽多彩的地理空间作为文化产生的标识和符号,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精神版图。艺术文化层面是审美观念最集中、最规范的存在方式和展现领域,它在不同时空维度上反映和保留了人们普遍的审美实践。从时间层面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稳定程度、主流话语价值导向等因素都成为制约和影响创作者观照视角和创作取向的“历史性”风貌;从空间层面上讲,虽然创作者的创作总是在空间内完成,但是地域变迁相对时代变化而言则要迟缓一些,地域环境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它对创作的影响并不立竿见影。然而当地域环境对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成后,个体创作会因显示地域文化的性质或特征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提及藝术风格与环境因素之间隐秘又复杂的关联,认为影响文艺产生的地域性因素绝不多让于时代性因素,时代精神和地域风俗构成了所谓的“精神的气候”,直接形塑了特定的文艺风貌。[6]丝路审美文化融通的空间景观指涉了人类各异其趣的文明样态同相对稳定的实体空间形式交相辉映的状态。不同审美文化间的互鉴互通借助空间景观和空间扩散的实体承载进行共生共进的观念刻写。此类空间语码成为表征文化交流与文明传承的实体留存,使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相互亲和的价值意涵从潜伏的在场变成显现的状态。丝路审美文化融通承藉于文明互鉴的实体空间,通过人化自然的主体化构筑,不断赋予文化融通客观物质以主观意向和价值内涵,使之成为注脚丝绸之路审美文化含蕴和群体推崇价值意向的现实延展。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在全球化和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语境中,一个崭新的数字空间场域正在形成。丝路审美文化一方面借助实体空间反映主体美感生成和情感建构;另一方面又通过数字终端构成的虚拟网络空间传播主导价值,以价值引领情感归属,构筑人类文明交往的精神家园。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同构成丝绸之路审美文化融通空间实践的两端,共同演绎着互通互鉴的审美文化辐射力。客观而论,当代丝路审美实践的技术本体化趋势更为突出,“技术本体化”正在改变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生活的“审美”表达。例如,“赛博空间”(Cyberspace)作为蕴藉科技理性和哲学理论双重场域的空间已经同人类日常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它不仅以数码的方式重构人类日常现实,更带动了主体审美体验的重构与转型,“赛博公民简化了从感性沉浸到意义呈现的策略,而是将感性、身体和意义纳入到瞬间的审美高峰体验之中,这便同审美活动和美学话语产生了天然的联系,并且重构和恢复了审美主体的感性本质。”[7]赛博空间作为多媒体文化的生存场域,提出了更具典型性和创新性的美学参照资源,促使美的功能进一步舒张。互联网技术以信息的交互性保证不同主体间的无障碍沟通,其空间生产性与活态性同“丝绸之路”这一文化符号传播体系所承载的理念汇聚融合,审美的“内爆”给丝绸之路审美文化的介入性和实践性注入了活力。丝绸之路审美文化融通正是通过这样的虚拟空间实践,开拓了人类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交往通道。这些具有空间指向的审美文化扩散延展于洲际、国际间的文化走廊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命脉与价值体系,时至今日面临民族现代文化心理和精神结构的重建时,它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性作用。

注釋

[1]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3]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4][法]阿芒·马特拉:《传播的世界化》,朱振明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4页。

[5][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6][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67页。

[7]裴萱:《从“赛博公民”到“空间分形”:赛博空间视域中的美学框架及话语流变》,《文艺争鸣》,2016年第6期。

责 编/赵鑫洋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Silk Road aesthetic culture" takes the specific theme of the era as the reference system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cultural structure. It represents the main theme and ideal goal of the interactive inheritance of huma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Silk Road, as a typical space with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is also obviously characterized by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ilk Road aesthetic culture is the exchange and in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on the basis of spatial practices. The cultural diffusion oriented toward contagion, hierarchy, stimulation and migration deepens the spac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Silk Road. The openness and vividness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both in the physical and the virtual space have injected vitality into the spatial practice of the Silk Road. Space discourse with the help of the "extern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ly promotes the aesthetic culture to be diversified, and interprets the valu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a win-win way. The cultural networks and the spiritual fields constructed by space will bring about new knowledge growth points for the study of Silk Road aesthetic culture in a generative and constructive way.

Keywords: Silk Road, aesthetic culture, cultural integration, spatial strategy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丝绸之路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