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延续性护理结合系统性评估对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2019-04-20 10:09施姣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造口延续性出院

施姣娜,吴 萍*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引 言

4C延续护理是按照全面性、合作性、协调性和延续性4个原则实施延续护理[1]。系统性评估既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性评估,4C延续性护理结合系统性评估不仅可以指导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连续性宣教还能有效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微信群成员之间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图片的传输。使得信息交流更加的客观真实。运用4C延续性护理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肛肠外科4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2±8.3)岁,文化程度中在高中及以下的18例,大专及以上的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9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43±6.5)岁,文化程度中在高中及以下的17例,大专及以上的7例。对照比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可研究性意义。

1.1.1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且同意配合进行本次研究;(2)具有一定的沟通、理解能力,术前无精神异常史;(3)术后出院时未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4)无基础性免疫类疾病。

排除标准:(1)不愿意加入本次研究的患者;(2)沟通能力有障碍的患者:(3)临时性造口或二次行永久性造口患者;4)患者为本专业者,原始对相关知识有认知。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常规的延续护理,包括按科室宣教单宣教流程,从术前、术后给于相关造口知识的宣教,例如发放宣教手册,现场日常护理的指导,完成健康宣教单内的知识。心理护理:出院前护士给予口诉成功案例的教育,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指标,根据患者目前存在问题进行指导;出院延续护理:针对患者目前的心理、活动、饮食等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不定期电话随访及微信会诊。

1.2.2 观察组:运用事前设计的4C延续性护理结合系统性评估,按照全面性(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合作性(结合造口治疗师、患者社区及家属)、协调性和延续性(从出院后至半年)4个原则实施延续性护理

1.2.2.1 全面性:出院前专科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心理指导:由于术后患者自我意象混乱情绪波动大,专科小组人员与患者交流,排除不良情绪同时针对情绪控制力查的患者指导其通过沙盘游戏进行减压缓解焦虑心理[2]。

1.2.2.2 合作性:建立医护人员-患者-家庭成员共同护理模式[4]。我院皮肤小组核心人员术后患者评估,按分配计划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1.2.2.3 协调性:我院皮肤小组已链条式管理,每个科室都有一名专管员,不定期对专管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运用前沿知识结合科内专科知识指导患者。

1.2.2.4 延续性:出院后前3个月每周由我院专科小组进行电话及微信随访1次,从出院后第四个月开始每4周进行家庭探视1次,同时患者遇见问题微信群随时进行解答并发送图片结合指导。每次干预及随访后调整患者的健康宣教档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1 对照组及观察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比较

表1表明,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周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较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提示观察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改善。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结果比较

1.3.2 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SF-36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后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讨 论

直肠癌是发生于消化道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直肠指检或结肠镜即可确诊[5]。由于直肠癌的位置与肛门较近,手术时往往会对肛门造成损伤[6],粪道改道术后采用人工肛门,无法控制其排 便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的创伤。

表2 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比较(±s)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

表2 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比较(±s)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

评分项目 出院前 出院后3个月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 对照组 P值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生理功能(PF) 59.3±12.6 58.7±12.7 >0.05 68.9±21.3 86.8±22.4 <0.05 69.5±23.6 90.8±25.1 <0.05生理职能(RP) 48.6±31.6 47.3±31.9 >0.05 56.5±24.6 78.6±25.6 <0.05 59.3±24.6 87.6±25.8 <0.05躯体疼痛(BP) 35.9±31.8 36.2±22.6 >0.05 46.6±20.7 68.4±21.3 <0.05 51.8±24.8 78.2±24.5 <0.05总体健康(GH) 71.2±17.5 71.6±15.9 >0.05 68.7±15.9 86.7±18.5 <0.05 75.1±19.2 90.8±18.7 <0.05生命活力(VT) 65.7±42.3 65.8±41.9 >0.05 65.8±43.8 90.6±48.6 <0.05 68.4±45.8 91.7±46.8 <0.05社会功能(SF) 51.3±25.8 51.9±25.7 >0.05 51.6±24.6 92.1±42.9 <0.05 54.9±28.6 79.8±26.9 <0.05情感职能(RE) 64.1±11.0 68.2±12.1 >0.05 64.2±21.1 78.6±23.1 <0.05 66.8±10.3 9.3±24.1 <0.05心理健康(MH) 61.4±8.2 57±12.1 >0.05 58.2±7.8 72.16±10.6 <0.05 65.23±10.1 78±11.1 <0.05

4C延续性护理结合系统性评估,按照全面性、合作性、协调性和延续性4个原则,通过评估给予不同的专业护理服务,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5]。设立护理目标、计划护理措施,同时结合社区、家属协同宣教让患者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规范性,减少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为目标。

综上所述,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4C延续护理结合系统性护理评估,能有效降低术后造口护理相关性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减轻,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造口延续性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