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20 10:09印红兰许丽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病程病情情况

印红兰,许丽丽*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215)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患者44例,实验组患者4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20,患者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69.34±9.11)岁,病程:2年~6年,平均病程(4.02±1.78)年。实验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3:21,患者年龄:61岁~82岁,平均年龄(70.10±9.05)岁,病程:2年~8年,平均病程(4.98±2.0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排除标准:具有严重的器官障碍患者,具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通过组间资料对比后,P值>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病情,让患者按时使用降糖药物,注意饮食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具体方式如下:(1)糖尿病专科护理: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了解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规范其饮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2)成立多学科护理小组:糖尿病可以引发多种疾病,成立多学科护理小组,建立一个讨论与决策平台,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实施全方位的护理。通过专业的全面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2]。(3)病情档案护理:医护人员将各个科室对患者护理后的病人病情信息进行整理后分析,为患者建立专门的病情档案,以便后续跟进,提高效率[3]。

1.3 观察指标

护理6月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血糖、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脑血栓)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21.0统计软件,将数据完成分析处理,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用n%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患者血糖情况比较用±s来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

2 结 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

实验组患者血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s)

名称 实验组(n=44) 对照组(n=44) t P空腹血糖(mmol/L) 护理前 8.88±3.42 9.97±4.45 1.28 0.20护理后 5.12±1.09 7.01±1.11 8.05 0.00糖化血红蛋白(%) 护理前 12.11±1.54 12.38±1.84 0.74 0.45护理后 4.96±0.78 7.72±0.79 16.49 0.00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护理前 13.67±1.50 13.81±1.44 0.44 0.44护理后 7.02±1.42 11.98±1.21 17.63 0.00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优于对照组(15.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4],多表现为2型糖尿病,病程长,伴随症状多,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均下降,血糖常常控制不良,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病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糖尿病缺乏病因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5]。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主要是因为多学科协作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逐渐运用于医学护理中,这种模式满足了现阶段医学发展以及患者的需求,通过各个科室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为患者实施检查,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效率以及护理质量。通过各个科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服务,将传统的、单一的护理局限打破,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程病情情况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特殊情况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