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9-04-20 10:09赵启芹蒋树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泌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赵启芹,蒋树琴*

(兴化市人民医院 产科,江苏 兴化 225700)

初产妇在面临社会角色的转化方面经验不足,导致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下降或因人工喂养诱发的乳腺胀痛等问题激化[1]。为了提高喂养的成功率和质量,可以将产后康复仪应用其中,并配合乳房按摩治疗方法对哺乳期间乳腺胀痛等情况进行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9月—2019年5月妇产科产妇中定向拣选77例初产妇,按照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其中单纯采取产后康复仪的38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剩余39例在产妇康复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乳房按摩治疗(研究组)。对照组38例:年龄(20—31)岁,平均(27.6±3.1)岁,平均孕周(38.6±2.5)周;研究组39例:年龄(19—32)岁,平均(26.7±3.1)岁,平均孕周(37.9±1.6)周,两组资料五一明显差异,P>0.05。

排除标准: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多胎分娩、非初产妇、携带HBV感染、先天性乳房发育畸形的产妇、感知功能异常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治疗配合度较差者。

纳入标准:初产妇、孕周正常、剖宫产或顺产分娩顺利、单胎妊娠、未出现严重产后并发症的产妇、产妇及家属了解此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言语沟通者。

1.2 方法

1.2.1 产后康复仪使用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南京伟思产后康复仪,仪器型号:生物反馈仪S4,指导患者自然仰卧,充分暴露双侧乳房,检查电极片,调节康复仪使用功率以及相关参数。做常规皮肤清洁,贴合电极片,根据治疗目的选择相关程序,将催乳治疗调节至产妇最大耐受的功率。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片,询问产妇对电刺激的主观感觉与治疗前后对比变化。平均25min/次,3-4d/疗程。

1.2.2 乳房按摩方法

在康复仪使用结束,对整个乳房进行按摩。指导产妇伸展双臂,从腋下副乳的位置依次上推,一手支撑乳房,一手以打圈的方式环形按摩,必要时结合精油按摩,3次/d,20min/次。按摩过程中观察产妇的乳头状态,是否有凹陷、皲裂等[2]。对乳头先天存在凹陷的产妇指导乳头纠正,如每天进行乳头伸展练习、吸乳器与乳头矫正器的使用等。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胀痛的程度以及泌乳启动时间和纯母乳喂养率。(1)乳腺胀痛等级:根据乳腺胀痛程度区分分级,0级:乳腺松软,检查时触之如脸颊;1级:乳腺充盈,检查时触之如鼻尖;2级:乳腺轻度肿胀,检查时触之如额头;3级:乳腺中度肿胀,检查时有散在硬结;4级:乳腺重度肿胀,检查时有大面积的硬结,级别越高说明胀痛感越明显,观察3、4级的人数占比,比例越大说明治疗效果越差。(2)泌乳启动时间:分别纳入(<24h、<48h、<76h)三个时间段,时间越短说明治疗越显效,观察<24h的人数占比,比例越大说明治疗效果越好。(3)纯母乳喂养:纳入象征性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三种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人数越多说明治疗越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别将“±s”与“n(%)”两项资料输入统计学计算器,计数资料差异用“x2”表示,计量资料差异用“t”表示,P<0.05,说明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腺胀痛等级(%)

研究组产妇产后乳腺胀痛达到3、4级的概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腺胀痛等级(%)

2.2 对比两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h)

研究组产后有(87.2%)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在24h内,对照组有(63.2%),研究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h,%)

2.3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研究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的概率(82.1%)高于对照组(52.6%),P<0.05.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3 讨 论

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婴儿的成长和发育有较大的作用,初产妇由于经验不足,加之无法快速适应母亲一角色,在分娩后难免会因紧张情绪或其他综合因素影响泌乳[3]。现下有很多临床资料显示,相比于经产妇,初产妇的泌乳启动时间更长,而泌乳量相对较少,很多初产妇甚至会因母乳喂养出现个别乳房问题。为了改善这类问题,临床上可以结合当前应用频率较多的产后康复仪以及乳房按摩等两种方法进行纠正。其中产后康复仪的应用经验相对丰富,主要是通过电极对乳房进行刺激,达到催乳的效果,而乳房按摩主要针对哺乳期间乳腺管堵塞以及乳头凹陷、母乳分泌不足等问题进行缓解[4]。通过有效的乳房按摩能够缓解哺乳期间出现的胀痛感以及乳腺炎等问题。这两种治疗方法单独应用均不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价值,为证明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我院2018年9月—2019年5月77例初产妇展开研究,结果证明:研究组产后有(87.2%)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在24h内,对照组有(63.2%),研究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乳腺胀痛达到3、4级的概率(7.7%),明显低于对照组(31.6%);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的概率(82.1%)高于对照组(52.6%),P<0.05.这说明,相比于单纯采取产后康复仪,联合乳房按摩治疗后的母乳喂养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初产妇实施产后康复仪配合乳房按摩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泌乳启动时间,同时能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猜你喜欢
泌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