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框架的护理干预在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19-04-20 10: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洼田脑损伤功能障碍

陈 虹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南通 226002)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营养的摄入,还会因呛咳和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1]。通过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进食和吞咽功能,提高其营养摄入能力和生活质量。ICF是一种对疾病相关功能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的工具之一,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生理结构、生物功能、日常活动和参与程度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4个部分,根据对功能障碍的分类和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方法[2]。本文针对基于ICF框架的护理干预在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脑损伤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相关诊断标准;意识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平稳;采用简易智力测试评估量表(MMSE)评分均>24分;洼田饮水试验3~5级;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口腔、咽喉及食管结构异常;有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有影响运动系统功能的疾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进展变化后即开始按照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主要内容包括:(1)摄食直接训练: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进食体位和食物入口位置,控制食物的大小、性状、温度和味道等,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食。

(2)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用0.9%的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

(3)吞咽电刺激: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30 min/次。

(4)薄荷冰棒刺激:使用自制的薄荷脑冰棒于患者进食前或进食后2h刺激两侧软腭弓、舌根后部、咽喉壁、两侧颊部和舌面等部位,指导其同时做吞咽动作,2~3次/d,15~20 min/次。

(5)吞咽基础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发音及唇部训练、吹气训练、压舌板抗阻训练、鼓腮训练、咬牙胶训练、舌肌训练等,2~3次/d,20~30 min/次。

(6)积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并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依据董艺、杨峰等人[3-4]提炼出的ICF评估方法和内容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采取给予有效的护理康复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身体功能方面:进行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着重加强患者对于口腔期、咽期的食物控制能力以及对于味觉、嗅觉、知觉和注意力的训练。

(2)生理结构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安装义齿并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3)活动和参与方面: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特殊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4)环境因素方面: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提供合乎患者饮食习惯及便于吞咽的食物,提供便于抓握的用餐工具利于其顺利进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提供方便吞咽又不会引起呛咳的食物,增强其进食的信心。指导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在进餐时全程积极配合,在其用餐时不要催促,不断鼓励其树立信心。

1.3 观察指标[5]

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状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吞咽功能越差。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如果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前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n=25,±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n=25,±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4周后 干预8周后 t P对照组 4.22±0.23 3.34±0.57 2.76±0.46 13.222 0.000观察组 4.29±0.25 2.82±0.39 1.81±0.41 25.822 0.000 t 1.030 3.765 7.709 P 0.308 0.001 0.000

3 讨 论

在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脑损伤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应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改善其吞咽功能、增加营养摄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6]。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护理干预,是在对患者进行准确、综合性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分别在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干预[7]。采用

ICF 核心项目全面评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状况,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所存在的护理问题,准确地突出了康复护理工作的重点,使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人性化,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降低因吞咽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洼田脑损伤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