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对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2019-04-20 10:09夏春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见习生助产评判

夏春凤

(金坛区中医医院 妇产科,江苏 常州 213200)

临床见习是目前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该方式可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1]。针对许多助产专业的临床见习存在缺乏典型病例、见习内容单一、带教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意义等问题[2]。因此,我院推出“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通过实践“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助产专业的学生培养学习主动性,增加其综合分析及实践能力,提高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16名助产及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者均为女生,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15±0.24)岁。本次研究见习科室为妇产科,实习时间为1个月,实习内容包括产前保健技术、产时助产技术、产后护理技术等。

1.2 方法

实习前期准备:制定见习计划、学生见习管理制度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准确的制度管理规范;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团队化管理运用到实习阶段中,对孕产妇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对带教教师和参与教学管理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带教模式及研究课题等。将此次参与研究的学生随机分为4组,每组4人,并选取每组具有组织能力且专业理论较扎实的学生设为组长,方便后期小组实践经验讨论及问题总结。

实习方法:将“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分为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见习生与孕妇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由见习生负责孕妇分娩前生育信息的采集,及分娩前注意事项的指导,及时做好沟通与记录;第二阶段,见习生密切关注孕妇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的变化,给予科学指导,在接触中总结实践经验,与同学进行交流;第三阶段,见习生展开分娩过程的观察,对孕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准确的建议及合理化分娩干预,做好分娩过程记录;第四阶段,孕产妇分娩后,将产褥期护理干预至见习生,由见习生对孕产妇进行产褥期身体及心理状态的变化观察。

问卷收集:于见习前后分两次对见习生进行调查,并在量表发放前向见习生说明调查目的及保密性,见习生对问卷的填写均在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填写后当场回收。本次研究两次共发放64份调查问卷,回收合格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评价方法

根据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S)对见习生实施“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前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进行评估。量表共27项题目,包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等5个维度。评估分值越高,表明助产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输入至SSP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 果

开展“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后,见习生寻求真相、分析能力、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等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有所提升(P<0.05),见表1:

表1 开展前后见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分值对比(±s,分)

表1 开展前后见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分值对比(±s,分)

时间 n 寻求真相 分析能力 开放思想 系统化能力 求知欲开展前 16 3.13±0.85 3.26±0.58 2.85±0.68 2.67±0.46 2.79±0.64开展后 16 3.84±0.56 3.68±0.64 3.48±0.64 3.54±0.38 3.74±0.53 t 2.790 1.945 2.699 5.832 4.573 P 0.005 0.031 0.006 0.000 0.000

3 讨 论

传统的见习模式主要采用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见习生在旁边观看的教学方法,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模块。多数助产专业的学生在见习前知识储备不足,在见习环节缺少总结思考,往往会导致带教效果无法满足见习预期。“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的运用,对传统学生的被动学习进行了改变,通过与孕产妇建立合作关系,提高见习生的主动性学习观念,从而增强其自主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中第一阶段,见习生与孕产妇建立“一对一”的合作关系,可使其在掌握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后,通过网络、图书馆、向年资较高的医护人员请教等途径,收集助产相关资料,为助产对象制定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该过程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阶段的运用,可帮助见习生在孕产妇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的变化中,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帮助,这一阶段,见习生可通过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案例分析及判断,以对孕产妇做出正确的指导,这一阶段,见习生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可得到有效提升;第三阶段对孕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并参与其分娩过程,可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开放程度,是第一、第二阶段见习工作经验的提升。“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中分阶段展开见习的方式,是在孕产妇不断提高的信息需求基础上,推动见习生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属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巩固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3]。

综上所述,将“学生全程跟踪孕产妇”见习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对该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见习生助产评判
肾脏病学临床PBL教学法对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在临床见习带教中运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