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9-04-20 10:09杨家慧王蓉花吕小林朱亚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导师制专科净化

杨家慧,马 逊,王蓉花,吕小林,朱亚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是沿用至今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间建立“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导师制广泛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已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带教中。专科护士培训是培养在某一特定护理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专业实践水平,能够较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临床专科资格护士[2],血液净化专科领域专科性强,有别于其他临床科室,我科室作为江苏省最早的培训基地之一(2008年),为了更好的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教学,于2014年将导师制应用于基地的专科护士培训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为江苏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现科室护理人员有53人,其中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4人,取得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证书的有8人,全院取得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有14人。将科室在2008-2013年所培训的61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设为对照组,该组学员未采用导师制培训制度,在培训中随机安排高年资护师承担临床实习带教,实验组2014-2017年的65名专科护士采用了导师制教学方式。

1.2 建立健全导师培训制度

1.2.1 导师资格认定和聘任:所有的导师要求必须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及以上,已取得中华护理学会或江苏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证书的专科护士,科室业务骨干,责任心强,绩效排名在科室20%以内,从本科室和院内老年科血透室筛选出10名专科护士担任导师。由基地负责人与拟聘任导师进行沟通,明确责权,愿意承担导师的予以签署聘书,聘期为一年,考核合格后可续聘[3]。

1.2.2 导师与学员的配对选择:根据每期招收的学员人数和导师意愿,每名导师负责1-2名学员的带教,2014届学员和导师为单项选择,由基地负责人根据导师的能力安排学员,实施1年后,为了体现公平、公正以及激励导师的自我提升,在全体导师的提议下,改为盲选,由学员抽签选择自己的导师。

1.2.3 教学内容:导师需负责自己所带学员的理论、临床带教、个案护理、开题报告指导,承担专科护士部分理论授课,参加学员毕业预答辩的评审。

1.2.4 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导师教学能力、态度等,通过自评、其他导师评价、学员评价以及学员成绩综合评定[5],考评合格者可获得院绩效考核加分,在评优和晋升等方面获取优势,优先获得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并有一定的经济上奖励[4]。考评不合格者,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如为导师责任,则次年不予聘任。导师的带教全程接受由基地负责人和班主任的质量督查以及学员的监督反馈[6]。

1.2.5 支持保障体系:由护理学院教授、护理部主任、大科护士长以及基地负责人承担导师团队的后援保障,导师在遇到无法解决或有较大分歧事件,可上报讨论解决。组织导师团队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教学质量分析、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1.3 完善培训模式和方法

1.3.1 理论授课:4周的集中理论授课,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科研立项、血液净化专科理论以及相关科室如:泌尿外科、危重症方面的知识。导师均承担至少一次的理论授课,鼓励导师参加学员的理论学习,授课内容和课表在导师群内共享,方便导师了解学员理论教学内容,便于更好的指导学员。

1.3.2 临床实践:8周的临床实践,学员需轮转血液净化中心、肾内科病房、泌尿外科病房、危重症病区以及外院的实践基地,在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时,由导师全程负责带教,一起分管患者,出科由导师负责如实填写实习报告。其他科室的实习,要求导师与相应带教老师密切联系,动态掌握学员情况。

1.3.3 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临床的跟班带教,组织学员进行主题沙龙、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在学员预答辩时,邀请了护理学院的教授、大内科护士长等护理专家进行点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4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学员在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考核成绩、毕业答辩通过率,并比较两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其中毕业答辩内容为:个案护理、科研开题和专科拓展,由江苏省护理学会组织护理、医疗专家进行考核[7]。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导师制培训后,学员在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有提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实验组毕业答辩通过率为98.5%(64/65),对照组为91.8%(56/6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员对教学满意度也高于未实施导师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表2 两组学员对教学满意度情况(%)

3 讨 论

将导师制应用于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均有直属指导老师,两者建立密切的“导学”关系,导师可以根据学员特点,因材施教,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和导师相互之间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可及时指导反馈,改变了原先事事均由班主任解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在培训过程中也发现一部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过度依赖指导老师,特别是在科研开题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也与平时工作中相关培训较少有关。也有学员反映部分导师事务繁忙,指导时间不足,在今后的培训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导师管理,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教学质量。

导师制的实施,对导师本身来说,也是一个督促和提升,导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员完成专科护士培训,顺利通过江苏省护理学会考核,导师制实施以来,导师团队在临床工作、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院内外科研立项、奖项以及文章发表数量均有显著提高。

导师制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员毕业答辩通过率和学员的教学满意度,但也存在师资带教态度、水平不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探讨完善导师的培训、考核和监督制度。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专科净化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陶色净化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