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有序学观察半扶半放练写作

2019-04-20 02:35胡小燕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习作单元学科整合

胡小燕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首次编排了习作单元。针对这一全新的单元设置,教师要在施教前深入钻研教材,牢牢把握该单元的独特体例,调整传统的习作教学视角:围绕习作主题,依托阅读教学,渗透观察事物的要诀;布置观察任务,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融合例文与习作,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整合学科知识,巧设习作训练,突出重点,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习作单元;观察;习作指导;学科整合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首次编排了习作单元。针对这一全新的单元设置,教师要在施教前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本,牢牢把握该单元的独特体例,并调整传统的习作教学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习作要求,指导积累素材,整合例文与习作,突出重点,实施精准教学,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观察”,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收获,学习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目标是符合年段特点的。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观察是习作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将观察的收获有序地记錄下来,这是教师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落实的重点。

一、依托阅读教学,渗透观察要诀

习作单元的重点,一是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二是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收获。教师要整体把握本单元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习作的角度去展开教学。相对于其他指向阅读的课文教学,该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和借鉴习作的方法,以供独立习作时模仿。

以《搭船的鸟》为例。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是教学重点,翠鸟的外形和它捕鱼的动作都是作者通过眼睛观察到的,观察和看的区别就在于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而且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比如翠鸟的外形,作者主要观察了它的羽毛和嘴,通过细致观察,突出了翠鸟羽毛的颜色美丽。写翠鸟的红色长嘴,是因为接下来要描写翠鸟捕鱼的场景。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的词“冲、飞、衔、站、吞”,通过品读这一系列动词了解作者观察的细致、刻画的精准。

二、布置观察任务,积累习作素材

观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根据本单元习作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积累习作素材。不管是在课前还是课后,教师布置观察任务时必须提醒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也可以观察事物的多个方面。以《金色的草地》为例,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作者的观察发现完成观察记录表。

有个学生观察并记录了含羞草的变化过程。在单元习作中,他就选取含羞草为习作对象。其中一段他是这样描写的:“含羞草是十分有趣的植物。它的叶子细细的,窄窄的,一片大叶子分裂成好多对称的小叶子,像一片片羽毛。我好奇地去摸摸它的叶子,当我的手一碰上它的叶子,它就像吓坏的孩子一样收拢了叶子,那些‘小羽毛都闭得紧紧的,不一会儿,连它的茎都耷拉下来了,垂头丧气的。”小作者的描写借助了记录单,有了细致的观察才有了习作的素材,没东西可写和不知从何下笔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三、抓住例文教学,发挥范文作用

习作例文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其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师无须在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上多花时间。教学中,教师不用在字词方面做过多的讲解,也要避免把习作例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要结合习作目标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借助课后题了解作者的观察所得。如学习《我家的小狗》时,围绕小狗的淘气可爱交流作者的观察所得,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通过填写课后的表格,梳理作者的观察方式,在阅读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

许多教师习惯在教学习作例文之后再集中指导习作,这样容易让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习作指导应与习作例文教学同步穿插。习作例文既可以是习作的范文,也可以是评改的范例,不仅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范本,还是学习表达的“扶手”。比如描写杨梅的大小,作者采用了作比较的方式,让人备感真实。在描写味道时,作者是这样说的:“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样的描述进行细致观察,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展开合理的联想,习作就会变得十分生动。

四、整合学科知识,巧设习作训练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学生正在学习科学的“植物”“动物”单元。科学课上,教师会教学生观察水生植物,了解植物的变化,寻访小动物,认识蜗牛、蚂蚁、金鱼,这些内容正好与本单元主题切合。学科教师之间应共同备课,互相协助。学生在科学课上所做的观察记录也可成为习作课中所需的素材。比如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等。在多角度观察和多种感官的参与体会下,学生写起作文来驾轻就熟。如有的学生是这样描写蜗牛外形特点的:“下过一场小雨,我在学校的花坛里发现了一只蜗牛。我弯下腰仔细一看,它的壳是枯黄的,有一圈圈螺旋纹,壳上还有许多小小的斑点。蜗牛有两对触角,一对长在头顶上,就像接收信号的天线,另一对长在嘴巴边上,很像它的小胡须。我用手轻轻一碰它的触角,它就敏捷地把脑袋缩进壳里去了,老半天也不探出头来。”有的学生是这样描写蜗牛的爬行特点的:“中午,我把蜗牛放出来散步。它慢慢悠悠地沿着桌角挪动,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它是在‘走呢!忽然,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竟然留下了白色的黏液,摸上去黏糊糊的,有点儿像鼻涕,怪恶心的。这是蜗牛的口水还是大便呢?我问了科学老师才知道,原来这是由蜗牛的腹足分泌出来的液体,是为了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哦,原来这恶心的黏液竟然是蜗牛腹足的保护液呀,这真是太有趣了!”

对于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习作任务不能太空泛、太抽象。教师要在学生生活中寻求素材,在学科整合中提炼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目的。

(浙江省常山县城东小学 324200)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习作单元学科整合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