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底层 “小”处聚焦 细笔见美

2019-04-22 07:46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腌菜摊贩勾勒

时文引路

“想要获取好素材应该去采访什么人?”“怎样从常人中发现美、表达美,从而打动人?”这些问题经常给中学生写作带来困惑。《劳动的双手》叙写了一名大学生与菜场摊贩之间发生的故事,作者以真实朴素的文字为我们释疑解惑,给人启示。

劳动的双手

◎明前茶

要是韦平没有起念做“菜场驻守者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调查,这些起三更睡半夜的菜场摊贩,谁也不太会注意到自己日夜劳作的手,变成了什么模样吧?

这些卖蔬菜的人,卖菌菇的人,卖调料腌菜的人,卖杂粮坚果的人,卖海鲜干货的人,还有卖水果的人,卖鲜花干花的人,老老少少,形貌不一。可当韦平试图说服他们摊开双手,与自己所售货品合个影时,他们眼中一下盛满锐利的警惕:这位瘦削的小伙子想干什么?这是什么新骗术?

韦平拿出学生证,试图说服他们:他是城市规划学院学生,他想做一个有关菜市场的摄影展,布置在菜市场熙熙攘攘生气勃勃的入口处。这样,到这里买菜闲逛的人,进来都能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熨帖人心的烟火气,感受到劳作与美的紧密关联。

小贩们操着天南海北的腔调说:我们凭啥相信你?拍这样的照片,对我们的生意有何好处?

韦平到底是学生仔,害羞又不知所措地说:我也不知道对你们的生意有没有好处。这样吧,到时我多冲洗出一张照片来,你们可以把它和你们的营业执照挂在一起,看看自己的手,能不能多招揽一些生意。

韦平没有想到,正是这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上至七十岁下至二十岁的摊贩。

卖杂粮的摊贩摊开手,指缝里有米屑,大拇指上有砸核桃剥核桃留下的伤疤。

卖腌菜的摊贩摊开手,腌菜汁深深地浸润每条掌纹,好像隔着镜头都能闻到那股咸鲜之气。

賣海鲜的摊贩摊开手,海鲜不是在水中游弋,就是在碎冰上陈列,他的手怎能不苍白肿胀。

卖蔬菜的摊贩摊开手,她是全菜场公认最劳碌的人,每天都要运菜、理菜、码菜,还要把毛豆和青豌豆剥出来,山芋藤与芦蒿撕去筋掐成段,黄豆芽一根根掐去根,这都是为那些来去匆忙的白领准备的净菜。而摊贩的手,也在这一日日码放、整理过程中变得沧桑起来。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菜汁,关节粗大膨出,整双手却洋溢着慈祥平和之气。

与所售货品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贩卖鲜花小贩的手。菜场里的花摊与专门花店不同,没有那么多高大上包装,也没有多少名贵品种,都是些应时而生的大路货。玫瑰、桔梗花、向日葵、大丽菊、勿忘我,还有一把把多头康乃馨。这都是主妇们买完菜回家捎带一把的便宜货,却也更新鲜泼辣。玫瑰的刺如此扎手,向日葵的毛秆上全是痒人的芒刺,商贩也不避不让,直接将成把鲜花握在手中,嚓嚓嚓几下就剪去过于繁密的枝叶。她的手伸出来全是伤痕,关节僵硬,握剪刀的地方长出粗硬的老茧,可她的花是如此鲜媚娇憨。这一对比,不知为什么,让人心中猛地蹿上来一股热流。

那是勤劳沧桑的旧世界与柔软明艳的新世界和平共生的场景吧。

韦平的摄影展在半夜布置好了。开展第一天,清晨五点半,菜市场卷帘门刚拉开,卖西红柿的商贩就发现了自己的手,张开在小山般活泼圆润的西红柿上。那仿佛是世间最饱含倾诉欲的手,充满疲惫又有着坚定的信念。

一整天,除了忙生意,商贩们都在摄影展上找自己的手。他们仿佛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自己的手,一双双手中蕴藏着那么多酸甜苦辣,又蕴藏着难以言表的美。

(选自《人民日报》)

技法借鉴

一、沉入底层勘探“富矿”。也许行走有点磕碰,也许人声有点嘈杂,也许气味有点异样……这就是被人们熟视无睹的普通菜场。生活中处处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美,韦平选择沉入底层,走近弥散着“熨帖人心的烟火气”的“小人物”,虽然被怀疑,被责问,“害羞又不知所措”,但一句朴实话“能不能多招揽一些生意”使双方的心贴近,于是“摄影展”走红菜场,原来深埋的“富矿”亮出耀眼光彩。这就启示我们:只要你放下身段,关注底层,周围的小吃摊贩、外卖摩托、快递小哥、小区保洁……都能成为含金量高的“富矿”,经过勘探挖掘后汇聚到你的笔下,演化为动人心弦的文字。

二、“小”处聚焦展现境界。以小见大,是文艺创作的常用手法。一张张笑脸,漾起人们幸福的涟漪;一个个背影,唤起人们沉淀的记忆。韦平选取的聚焦之物更小更特殊——一双手。本文聚焦于手,自有其巧妙构思。首先,文章展示的是很少有人触及的“群手图”,不是单个形象描写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其次,每个人的手不是孤立呈现,而是配以用手经营的商品,以唤起欣赏者的美学联想;再次,照片展示的手形态各异,作者叙写时毫不回避这些“手”的难看甚至“病态”。因为正是在这样真实的文字描述里,“蕴藏着难以言表的美”,展示出“小人物”“勤劳沧桑的旧世界与柔软明艳的新世界和平共生”的大境界。

三、细笔见美打动人心。因人而异,凸显个性,描摹精细,传情见美,是文章打动人心的又一特色。同是写关节病,有时用“粗大膨出”,那是因为卖蔬菜的摊贩长年累月“运”“理”“码”“剥”“撕”“掐”落下的“职业伤”;贩卖鲜花小贩天天用剪刀对付玫瑰和向日葵毛秆上扎手的刺,致使关节“僵硬”“粗硬”。卖海鲜的手“苍白肿胀”,卖腌菜的手,竟然“腌菜汁深深地浸润每条掌纹”,真是见人所未曾见,写人所未曾写,多么真实细致!读着“那仿佛是世间最饱含倾诉欲的手”“整双手却洋溢着慈祥平和之气”“让人心中猛地蹿上来一股热流”等语句,看到“商贩们都在摄影展上找自己的手”,读者无不会在这些细节处感受到美好,心生敬意。

我仿我秀

明媚的角落

◎仇沁怡

东关街隐于闹市之中,街里街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街外喧嚣而现代,街内质朴而古老。就是在这样古朴的街道一角,静静闪耀着明媚的光芒。

她着一身浅粉色的麻布裙,坐在一张木椅上。想来是一时半会儿还没有生意,她翻看着手机。

那是家设计肖像漫画的铺子,她为人现场设计作画。铺边的宣传板上贴着她的作品,张张都特点鲜明:有的大眼睛,浓眉毛;有的鹅蛋脸,中分发。线条的勾勒都十分细腻,毫不粗疏毛糙。

即便东关街上的人走路节奏都很缓慢,仍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小小的一隅,许是沉醉在了那青砖黛瓦之中的老扬州风情吧。我也是在返回途中才注意到安安静静的她。我轻轻地坐到她对面的椅子上,生怕打扰了这角落的宁静。

她见有客人来,立马放下手机,冲我一笑。她的眼睛不算大,此时弯成了月牙形状,黑亮亮的瞳孔仿佛闪着光。只那一笑,角落中的世界便瞬间明媚了起来。

她支起画板,用铅笔勾勒线条。我瞧不见她手上的动作,但线描筆在纸上摩擦的声响,却仿佛显露出她不俗的功底。

“唰”地一声,一根线条便一步到位,它流畅而不拖泥带水,此时应已在纸面上浸染开来。又有勾勒线条的声响传来,此次却不间断,可以想见她的笔尖行云流水般游走于纸面,勾勒着人形,勾勒着艺术,勾勒着她心中的热爱与信仰。

上色时更是如此。她侧躺着笔,大面积上色,摩擦的声音更显沙哑。她时而急促地来回移动笔尖,时而放缓速度,立起笔尖,传出更有厚度的声响。她不时地抬头,嘴角的梨涡若隐若现。她丝毫不被游客的喧闹声所影响,这角落依然沐浴着安静而明媚的阳光。

将画装裱好后,她又一次笑了。递给我时,她依旧闪着明亮的眸子,挂着浅浅的梨涡。即便少有人关注她的生意,她也依旧不放弃地执着追寻心中的艺术与信仰,依旧乐观地做着自己爱做的事。仅此一点,她便足以成为这角落中的太阳,照得角落明媚夺目。

我们总在追寻那些众人簇拥的地带,殊不知,有些不起眼的角落也可以光彩夺目,明媚照人。

点评

这篇仿作在选材时避开了喧嚣闹市,而将目光投向古朴街道中“不起眼”的角落,终于发现了内外俱美的“她”。作文聚焦“她”手中的画笔,细致叙写肖像漫画“勾勒——上色——装裱”的过程,四次描摹落笔的声响,多次渲染“梨涡”般的微笑,首尾照应、虚实结合写“阳光”,于是,“我”渐渐走进“她”的内心,怀着真情让“少有人关注”的“小铺子”蕴含的大美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为名利左右,“执着追寻心中的艺术与信仰”,你就会拥有一个“光彩夺目,明媚照人”的“太阳”。

【本版供稿/曹津源】

猜你喜欢
腌菜摊贩勾勒
夏天的形状
吃腌菜会致癌?未必
最想吃妈妈的烂腌菜
会“走”的腌菜烧肉
春天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家乡的味道
整顿摊贩,岂能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