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高龄下肢骨折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2019-04-23 08:52贾风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疼痛感高龄精细化

贾风珍

(阳信县翟王镇卫生院,山东滨州 251800)

在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老年人多会因为骨质疏松以及反应迟钝等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骨折,进而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1-2]。基于此,该文则是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9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应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59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先入院的80例患者作为精细组,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范围在 65~83 周岁,平均年龄为(72.5±3.5)周岁;将其余后入院的79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中男25例,女54例,年龄范围在67~80 周岁间,平均年龄(73.4±2.8)周岁,有上肢骨折的患者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例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生活指导以及常规疼痛干预等内容。精细组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内容如下所示。

1.2.1 镇痛泵镇痛 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其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会让激肽、组胺等致痛物质过多的释放,进而使得游离神经末梢受到严重的刺激,进而引发疼痛感,而患者则会运维惧怕疼,进而不愿意展开功能锻炼。基于此,应该在患者手术后便应用镇痛泵镇痛,而其使用则是应该以患者自身的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后的30 min使用小剂量的止痛药,并且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每日评估。

1.2.2 体位疼痛护理干预措施 在患者术后需要让患者平卧,并借助软枕垫高下肢大约30 cm左右,让患者的髋膝关节屈曲,从而让其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引发下肢水肿的症状,达到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效用。另外应该对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温度等,并实施对症护理。另外,因为患者的下肢骨折疼痛剧烈,尽量让患者的躯干、臀部以及患肢三点在同一轴线,避免出现骨折移位的情况,若是有必要则应该使用止痛药镇痛。

1.2.3 早期功能锻炼 对于功能锻炼而言,主要的康复训练有:扩胸运动、抬臀以及股四头肌收缩等内容,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逐渐将训练时间延长,并逐渐增加其训练的强度。然而不少患者会由于疼痛而拒绝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为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展开相应健康宣教,并且通过治疗较好患者的现身说法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并让其认识到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其不但能够不帮助骨折愈合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还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其疼痛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在锻炼中全程陪伴指导,即在口头与示范指导的前提下,将锻炼的视频拷贝给患者,帮助其锻炼学习,以进一步缓解其疼痛感。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精细化护理在高龄下肢骨折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同时其符合正态统计,并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则利用t来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用χ2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在精细组80例患者中,总护理满意度为93.75%;常规组79例患者中,总护理满意度为81.01%。与常规组对比可知:精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呈现临床不均衡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168、P=0.0000)。

2.2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1 h 干预后6 h 干预后7 2 h精细组(n=8 0)常规组(n=7 9)t值P值7.3 3±0.9 5 7.2 9±0.9 2 1.0 5 4 5 0.9 9 1 7 5.7 7±0.3 7 6.2 8±0.7 1 5.1 5 8 8 0.0 0 5 2 3.5 2±0.1 8 4.9 1±0.5 1 6.1 8 7 5 0.0 0 0 3 2.4 1±0.1 8 2.9 4±0.4 2 4.1 1 8 8 0.0 0 6 3

2.3 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表2 患者的 SAS、SDS 评分对比[(±s),分]

表2 患者的 SAS、SD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S A S评分干预护理前 干预护理后S D S评分干预护理前 干预护理后精细组(n=8 0)常规组(n=7 9)t值P值5 2.9±6.1 5 2.1±2.7 0.5 8 8 8 0.8 1 3 5 2 5.9±6.1 3 8.4±3.9 4.1 6 8 8 0.0 0 7 4 5 8.1±4.6 0 5 5.8±5.0 5 0.9 1 2 5 0.6 1 2 4 2 8.9±0.3 5 4 2.3±5.2 2 9.1 1 7 4 0.0 0 0 6

3 讨论

所谓的精细化护理重点在与以人为本,即从细节处和患者的需求处着手,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制定护理方案,以提升提护理质量,使护理服务更加个性化[3]。当老年人出现骨折后,对其行动和心理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高龄患者则会因为缺少途径去宣泄,进而加重此种情绪的发酵,进而影响其护理质量;而精细化护理则是对高龄骨折患者提供了更加全方位的照顾,不但有技术指导,以及体能恢复等内容,还有具体针对的护理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以实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5]。

综上所述,同常规组比较,精细化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疼痛感高龄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