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2019-04-23 08:32惠丽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惠丽群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曲靖 655000)

肝衰竭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症状,目前主要是采取人工肝代替治疗,利用体外机械清除肝衰竭引起的各种有害物质并补充肝脏合成的必须物质,从而改善患者体内环境[1]。人工肝应用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而股静脉是首选部位。但是由于股静脉置管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活动量减少,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降低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文章2018年8—12月为研究时段,主要针对不同护理模式在行股静脉置管的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医院收治的行股静脉置管的肝衰竭患者,随机将入选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4例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42.6±3.5)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2例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43.8±4.2)岁。入选标准:均行人工肝治疗且采取股静脉置管的肝衰竭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以及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预防感染:保持置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每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水肿、充血的症状,定期更换敷料。(2)正确封管:使用15 mL生理盐水封好后再加2 mL肝素,2~3 d维护一次,封管之后使用开关夹闭,预防静脉血回流。若出现静脉阻塞,不能强力注射药物;若发现管壁出现微血栓,需要清除微血栓之后再次输液。(3)运动锻炼:为了改善下肢血流状况,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锻炼。具体操作为:患者保持仰卧位,双腿外展,小腿进行屈伸运动;或是平卧并外展双腿,膝关节伸直进行上下抬腿运动,大腿与创面夹角不能超过30°[3]。需要注意的是穿刺部位的髋关节活动度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在运动时需要加强套管针的固定,避免置留针滑动。首先由护理人员辅助进行被动运动,之后逐渐过渡到患者的主动运动。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腹部深呼吸,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状况,每次深呼吸8~10次,每天进行3~4组[4]。(4)穿抗血栓袜:抗血栓袜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能够刺激下肢血流,有助于预防将买扩张,同时能够提高血管内皮纤溶系统的活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抗血栓长袜,能够改善下肢血流循环状况。(5)合理使用抗凝剂:抗凝药物的应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每天注射0.2~0.4 mL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但是考虑到抗凝药物的应用可能造成局部出血风险增大,因此需要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瘀斑和牙龈出血等症状。(6)加强病情观察组:需要加强股静脉置管侧肢的观察,通过测量关节和髌骨上下10 cm处周径变化[5];若发现置管侧肢红肿,需要立即拔除静脉置管并调高患肢,同时告知主治医生,协助患者开展各种检查。在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之后需要进行会诊,同时给予相应的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同时加强患者用药后的凝血指标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以及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同时询问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3 讨论

股静脉置管的肝衰竭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静脉损伤:由于静脉置管穿刺会造成静脉壁的损伤,会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从而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6];(2)感染:穿刺时没有做好无菌操作容易引起血液感染[7];(3)血流速度缓慢:患者由于置管的影响,活动量减少,加上肝衰竭患者本身存在乏力的症状,运动量较少,因此导致血流速度下降[8]。此外,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肝衰竭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症状,目前主要是采取人工肝代替治疗,利用体外机械清除肝衰竭引起的各种有害物质并补充肝脏合成的必须物质,从而改善患者体内环境[1]。人工肝应用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而股静脉是首选部位。但是由于股静脉置管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活动量减少,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2]。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的各种风险因素根据循证医学理念,通过临床各种结论和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该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护理期间,通过加强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护理,避免细菌滋生;加强对封管的管理,减少由于封管不当引起的感染;针对患者运动量减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患者的被动和主动运动,来改善下肢循环状况;抗血栓袜是临床用于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工具,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预防效果;抗凝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加强临床观察。对于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并与血管科医生进行会诊,探讨合理的溶栓方案。该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股静脉置管的肝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