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9-04-23 08:32白虎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针对性下肢血栓

白虎荣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病患者做完手术后多发的症状之一,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会直接影响患者后期的恢复,所以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手术后采取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该文就围绕针对性护理措施展开讨论,通过具体的试验,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预防骨病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一共采集104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骨病患者都是在2017年入院接受治疗的。对照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7±8.56)岁。试验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7±8.74)岁。通过分析证实,两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最终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1]。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1)术前:在患者接受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一次系统的常规指标监测工作,要全面地了解患者手术前各项生命体征的数值,并针对数值统计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突发情况时,医护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除此以外,还要重点排查患者心脏、腹部等部位是否存在血栓;(2)心理:消极的情绪不光会影响整个手术的质量,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所以,在患者接受手术前,心理疏导是骨病患者在手术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以及交流,促使患者紧张的情绪能够得到舒缓;(3)抗凝治疗:在实际手术以及手术完成后48 h之内,要密切关注患者下肢血液流动的相关参数。当患者下肢血液流动相关的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皮下注射,或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酰搭配复方丹参进行静脉注滴。尤其是对于有过既往血栓病史的患者,要对其下肢血液流动的情况进行24 h的监控;(4)按摩护理:术后48 h,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的时段,除了要对患者相关的参数进行严密的监控之外,还要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按摩护理,从而促进其下肢血液循环的效率。在实际按摩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患者的下肢进行10~15 min的热敷,然后再使用相应的按摩仪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5)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符合健康饮食规律的食谱,并监督患者严格按照食谱就餐;(6)环境护理:环境护理工作也是整个针对性护理模式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首先,要一周对病房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工作。其次,要一个月使用紫外线杀菌设备,对病房进行一次系统的杀菌作业。最后,还要使用一些小饰品装点病房,提升病房环境的氛围;(7)VIPCO程序:主要负责维持患者在实际接受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正常,确保患者呼吸通道顺畅,保持其心脏的输出量,为患者提供24 h的氧气供应。针对中老年患者,还要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维持其血压以及血脂的正常;对开放型创伤的患者而言,要对其进行输血,使其不会出现贫血休克症状;对下肢创伤面积较大的患者而言,为了维持其体液以及体内酸碱度的平衡,要及时对其进行体液补充,主要以注射葡萄糖为主。总而言之,VIPCO程序主要是通过采取系统化的辅助手段,提升整个急救措施体系的效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术后4 h内,开展系统的生命指标监测工作。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通过比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最终的治疗有效率,判定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是否能够提升整个治疗工作的效果。其中,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记录为“效果显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了相应的并发症,但是整体恢复效果良好,记录为“基本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下肢创伤没有完全痊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记录为“无效”。

(2)患者满意度: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所有研究对象对急救措施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其中,患者打分在9分以上的记录为“满意”,患者打分在6~9分的记录为“基本满意”,患者打分在6分以下的记录为“不满意”,由此判定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体系的临床价值。

(3)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登记,记录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所采集到的数据都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对,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所有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个小组所有骨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如上表所示。对照组中,共计52例距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的病例数为24例,“基本有效”的患者共16例,而“治疗无效”的病例数为12例,整个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6.92%%。试验组中,共计52例距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的病例数为32例,“基本有效”的患者12例,而“治疗无效”的病例数为8例,整个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4.62%。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统计表

2.2 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52例患者满意度的统计结果显示,表示“满意”的患者共41例,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11例,而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数为0例,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中,表示“满意”的患者共28例,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共16例,而表示“不满意”的病患数为8例,总满意度为84.62%,见表2。

表2 满意度统计表

2.3 危险因素对比

通过对两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由于感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明显高于试验组。而由于肿瘤、手术麻醉,以及频繁采血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基本持平。此对比结果显示,常规化护理工作缺乏完善性,对病房的清洁工作不到位,才会导致患者由于感染病菌而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见表3。

表3 危险因素统计表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会影响患者后期的恢复,还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此次研究工作,将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所以说,针对性护理措施体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实际护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通过制度的完善,并且规范相关护理仪器的使用。除此以外,还要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入手,要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活动,使医护人员通过培训活动,能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而切实提高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质量。

猜你喜欢
针对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