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分析

2019-04-23 08:55王红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天数糖尿病足糖化

王红燕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滩卫生院,山东潍坊 261112)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的血糖升高极易引发患者其他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造成心肾功能障碍、白内障、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多是由于血管、神经病变而致的下肢缺血、溃疡等,会导致骨炎、骨髓炎及脓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足肢端坏疽,需要进行截肢处理[1-2]。目前,糖尿病足以成为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天2 880人糖尿病足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截肢率达到30%左右,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3]。针对性护理是基于患者不同症状所进行的精细化护理方法之一,近年来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普遍应用。为深入了解针对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理方面的积极效果,该文以该院2014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足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4.15±16.28)岁,软组织缺损约38~84 cm2,平均软组织缺损(67.85±14.52)cm2。 对照组中:男 35例,女 15 例,年龄 41~81 岁,平均年龄(55.97±17.05)岁,软组织缺损约42~86 cm2,平均软组织缺损(68.37±13.62)cm2,两组性别、年龄及软组织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对照组住院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具体为根据医生医嘱进行针对性护理,创面换药、健康教育等,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 虽然不同患者患病的原因存在相似性,但对于不同的糖尿病足患者,其治疗和护理的要求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患者入院初期,会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

1.2.2 基础护理 叮嘱患者使用热水浸泡趾甲,在修剪趾甲时避免修剪过短造成皮肤损伤。同时,在生活过程中,慎用电热毯等易造成皮肤烫伤的生活物品。

1.2.3 皮肤水疱护理 皮肤水疱处理的前提是保持足部的清洁干净,避免水疱破裂造成的感染。对于出现大面积水疱的情况,可以借助注射器将渗出的脓液进行清除,消除感染性因素;对于小范围内的水疱,则宜采用纱布进行包扎。同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水疱结痂后,要避免人为性的剥落,发生瘙痒时忌抓挠,可以适当使用5%碘伏进行冲洗。

1.2.4 健康教育 (1)成立专门的健康知识教育小组,由医生、护士、营养师进行不同的责任分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糖尿病足知识教育;(2)印发糖尿病足知识宣传手册,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防范此类疾病有清晰的认知[4]。

1.2.5 引导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糖尿病足的防范是一项常态化的内容,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护理方法可以提升平时生活中此类疾病防范和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及治疗信息,会引导家属参与到一些护理工作之中,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掌握护理的技巧,从而提升群众日常生活中防范糖尿病足疾病的技能[5]。

1.3 评价方法

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和住院天数;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创面愈合标准

(1)创面无水肿;(2)创面清洁、干燥、无渗液;(3)创面新生肉芽,呈粉红色。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和住院天数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和住院天数存在差异,研究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住院天数出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和住院天数[(±s),d]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和住院天数[(±s),d]

组别创面愈合天数 住院天数研究组(n=5 0)对照组(n=5 0)t值 P值1 2.5 2±4.3 8 1 2.6 1±4.5 5 5.2 8 9<0.0 5 1 6.3 8±5.2 8 1 9.2 8±6.1 3 6.9 3 5<0.0 5

2.2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mmol/L]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mmol/L]

组别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 0)对照组(n=5 0)t值 P值8.3 7±1.6 9 8.4 1±1.7 1 0.3 6 9>0.0 5 6.0 5±1.2 4 7.4 2±1.3 8 8.5 8 2<0.0 5 8.2 5±1.3 4 8.3 0±1.4 5 0.4 1 2>0.0 5 7.0 5±1.0 5 7.5 4±1.2 6 5.8 5 4<0.0 5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糖尿病足部患者创面愈合天数、住院天数出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糖尿病足患者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更好的调整血糖水平。

在针对性护理中,首先创面清理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意义重大,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清创过程中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通过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来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3]。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现,以往护理中单纯将碘伏纱条进行填塞,虽然起到抑菌作用,但是碘伏浓度过高会对正常的上皮组织造成破坏,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在开展针对性护理过程中,要通过选取藻酸盐敷料等方式,创造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的环境,促进创面的愈合[6-7]。

此外,积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性地安排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学习、掌握和运用护理技巧,提升群众疾病防范、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与技能[8]。同时,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改善治疗效果。并且,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培养患者正确的态度,改善人们的健康行为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保证长期治疗并获得满意疗效[9]。

综上所述,该文认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糖尿病足患者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同时改善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天数糖尿病足糖化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抑郁筛查小测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生日谜题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