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要点,按一定顺序表达

2019-04-23 01:04熊美玲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探路蝙蝠绳子

熊美玲

课文回顾:《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中,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雷达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获得灵感而发明的,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灵感发明雷达的?让我们一起跟随熊老师,发现课文中隐藏的小秘密吧!

熊老师:课文《蝙蝠与雷达》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原来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发。你能从文中找到科学家从蝙蝠身上获得灵感的句子吗?

可钶: 我找到的是:“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科学家对蝙蝠的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蝙蝠飞行本领强。

孟麒: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证实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试验。

熊老师:找得很准确。提出问题,做实验验证问题。课文用了哪几次实验来分析問题?

涵娴:第一次是“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这次试验证明了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亦可: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两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建烨: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熊老师:大家说得非常棒!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叙述,为我们呈现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获得探路秘密的过程,从而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我们在写说明文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写作方法来叙述。

练一练

1.火眼金睛。

荧(yíng yín)光屏 铃(lín líng)铛

蝙(biǎn biān)蝠 敏(mǐn mǐng)锐

障(zàng zhàng)碍物 捕(pǔ bǔ)捉

2.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猜你喜欢
探路蝙蝠绳子
绳子够长吗
中小城市改革探路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探路内蒙古医改
取绳子
终结因病致贫甘肃探路
蝙蝠女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
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