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搭上互联网“快车”

2019-04-24 01:34刘志勇甘贝贝摄影
中国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妇幼快车母婴

文/本刊特约记者 刘志勇 甘贝贝 摄影/本刊特约记者 陈 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为高质高效提供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力工具,也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3月8日,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杂志社举办“两会精英汇”,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针对这一话题展开思想碰撞。

持续推进母婴设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王培安

当前,育龄女性对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的需求明显增多。但很多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母婴设施配置仍然存在缺位和空白。持续推进母婴设施建设,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体现。

2016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满足群众对母婴设施建设的需求,支持母乳喂养,保障母婴权益,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力争到2020年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进母婴设施建设,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2019年~2020年面向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其他综合医院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免费捐赠500间移动母婴小屋,为母婴人群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共享服务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健康日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 方来英

提升妇幼健康公共服务质量,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各方切切实实地去调查了解妇女、儿童需要怎样的公共服务,关注公共场所母婴室的配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西部边远地区部分城市的公共场所,母婴设施的配置甚至比一线城市还要丰富、便捷,说明妇幼公共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并非经济发展水平,而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

此外,建议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创建属于自己的“健康日历”,打通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详细记录孩子看病就医、接种疫苗等具体情况,并能够及时向家长反馈,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开展妇幼健康公共服务工作的效率。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调查研究妇幼健康领域最急需的服务内容,并针对当前妇幼健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吃螃蟹” 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易露茜

自2015年起,湖南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在全省推动“互联网+妇幼健康”改革创新,实现了妇幼健康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健康评价指标屡创历史新低。

妇幼保健机构推出“掌上妇幼”,就医对象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预约、挂号、支付和查询检验结果。我们破除信息壁垒,用一套软件实现了全省所有妇幼卫生信息的实时上报、汇总、查询、分析、监管,简化工作流程。通过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湖南省实现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儿童死亡个案实时上报、实时监管、实时整改和实时通报。我们开展以出生人口为基础的监测,构建了“逢怀孕必检查、逢分娩必诊断、逢缺陷必报送、逢风险必干预”的湖南模式,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连续4年下降。我们还开展了“互联网+预防接种”信息化改革,让孩子们用上了安全疫苗、进行了安全接种。

健康科普要用好新手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高福

“互联网+妇幼健康”的落脚点是做好公共服务,把互联网和妇幼健康连接起来。做好健康促进和健康宣传是一个重要发力点。比如,都知道小胖墩不好,到底有哪些不好?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针对类似问题,应发动卫生健康行业的专业人士,利用多种形式的互联网传播手段,让这些科学道理和知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

在妇女儿童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儿童免疫规划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重要工作。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围绕加强和巩固免疫规划做更多事情。此外,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缩短这种差距、改善这种不平衡,也应更加重视开发、挖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让智慧医疗尽快惠及基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吴浩

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构建“社区—家庭”双向互动的健康管理平台,“互联网+”让科普不限时间、地点。如果将科普知识录制成短视频,并且有针对性地推送,公众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知识。例如,预防接种管理,家长可通过App 及时了解并预约疫苗接种,接种全程信息可查询、可溯源,居民对接种安全的信任度和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得到提升,社区医生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建议开放居民健康档案,把服务延伸到家庭。让居民可以使用互联网查询自身健康信息,发挥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动性。同时,建议建立智能化慢病管理平台,将慢性病规范管理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作为知识库嵌入系统,通过系统监测、定期评价、预警提醒、科学评估,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使慢病管理服务规范化。

“互联网+”服务期待科学定价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 葛明华

目前,“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主要依靠卫生健康行业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推进。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为此,建议卫生健康行业主动加强与物价、医疗保障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力争尽快在该领域建立明确的服务定价和医保报销机制,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包括妇幼健康公共服务在内的众多疾病预防服务项目,并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从国民健康的长远利益来讲,疾病预防具有比疾病治疗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医保基金逐步加强对疾病预防项目的报销更有价值,这也是卫生健康行业应该积极促成的一项工作。

建设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玮

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做好医疗保障服务、提升监管水平的基础。由于我国医保体系在建立之初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各省市医疗保险政策及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中央层面也没有标准化支持。而各县市自行设计制度、开发系统导致信息系统碎片化,严重制约我国医保体系进一步发展。

医保部门肩负着基金管理的职能,对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以此轮医保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医保信息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互通。信息化建设耗资大、周期长,必须超前谋划、加快进程,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互联网+医保”建设需求,统一、规范业务流程,特别是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要尽快理顺。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数据库的整理,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网络家庭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 米荣

作为儿科专业医生,我对0 ~3 岁婴幼儿的健康支持非常关注,建议家庭、社会、医疗机构形成合力,保障儿童健康。当前,儿童营养问题需要特别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肥胖发生率升高,导致成人期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升高;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存在营养缺乏带来的健康问题。因此,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儿童营养工作,包括传播科学营养喂养知识、提供婴幼儿照护指导等。

在婴幼儿安全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养成等方面,需要家庭承担更多责任,父母及育婴者对这方面知识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采取“互联网+妇幼健康”策略,通过网络建立家庭学校,指导家庭成员,促进婴幼儿健康。

猜你喜欢
妇幼快车母婴
甜甜圈快车
浅析妇幼健康教育的档案管理
三道关口搭建妇幼健康新屏障——黄陂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巡礼
我国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潮流快车
潮流快车
当好妇女儿童健康的守护神——《海峡姐妹》妇幼专辑出版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