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弹性管理模式探索

2019-04-25 08:02祁作峰陈希成
城乡建设 2019年8期
关键词:弹性街道智慧

■ 祁作峰 陈希成

安全城市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栖身载体,科学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安全、健康运行的平衡器。在大数据兴生,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新时代,摒弃刚性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索灵活、高效、科学、包容的城市弹性管理模式,是营造文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

一、中国现阶段城市管理现状

(一)执法及时性差,盲区多

城市本身就是街巷串并的复杂巨系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面积载体在原有城区的基础上规划性的增加,导致城市的执法管理半径在不断地拉大,城市执法及时性自然就有所延缓,得不到有效保证。加上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交通沿线优先建设效应的影响,很多城市在华丽的摩天大楼、商务区背后,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棚户区,造成城市管理的不可视、不好管盲区较多。

(二)刚性管理突出,柔性手法缺失

城市管理应该综合考虑城市文化、城市职能、城市布局、城市需求等多重因素。在多因子影响下,城市管理的可视、协调、区化、教管、执法等一系列系统性程序的构思和搭建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可恰恰当下大多数城市的管理缺失柔性的管理思维,导致城市管理过程中城市与居民、居民与政府的利益矛盾问题时有发生,使得城市管理理所当然成了自上而下的传统刚性管理模式。

二、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困境

(一)信息技术水平应用落后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城管巡城等较为机械化的人力管理模式来开展,信息技术水平落后,虽然在当下的城市管理中采用了些许数字电子设备,如数字城管设备等,但大多数城市对智慧化的时代技术应用不具前瞻性,导致城市管理压力不断增大。

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智慧时代,智慧城市已经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标准范本,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及时性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传统城市管理信息化,培养技术素质过硬的协同性专业城市管理人才队伍,组建精、快、柔性的城市管理系统,形成隐式城市管理,是升级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打破当下城市管理困境的有效手段。

(二)协调应急体系配合性差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衍生物,由于城市是各个子系统的有机组合,因此城市管理部门也是交叉配合、协调运作的综合性部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信息反馈迟误、协调调度不到位、应急反应缓慢、配合默契度低等问题对智慧城市的创建发展形成了障碍和瓶颈。

因此,对现有城市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单元化管理的作用,加强城市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组建城市信息可视,反应协调及时,社区、街巷管理融入,思想教管与执法并举的城市弹性管理模式,是摆脱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升级。

三、新时代城市弹性管理模式的探索

构建城市弹性管理体系,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又一次城市进化,城市管理的弹性模式就应是多系统配合运作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线协调、执法的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城市弹性管理模式是集信息监测系统、指挥调度协调系统、社区生活保障系统、思想教管服务系统、城市执法督查系统于一体的智慧系统。具体如下:

图1 城市弹性管理模式构思图

(一)搭建城市管理之眼——信息监测反馈系统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不能再是简单的听声识物式管理了,必须借助大数据平台给城市管理装上千里眼。依托城市大数据,搭建城市管理的信息监测反馈系统,让城市灾害、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乱停车、城市乱摆摊、城市环境等问题无处遁形,形成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城市形象可视化,为城市问题的及时处理提供预警,为城市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前期的参考信息。

图2 信息监测反馈系统构思图

(二)组建城市管理之脑——指挥调度协调系统

城市管理是一种多部门协调作战的综合性工作,在现有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基础上,组建及时、高效的城市指挥调度系统——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使其成为城市管理的顶层协调机构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大脑中枢。

在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构建过程中,引进全面、权威的城市管理专家智囊团队,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问题处理方案的中坚力量。在大部制改革的潮流中,将指挥调度协调系统的建设融入其中,是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三)整合城市管理之家——社区生活保障系统

城市管理不是盲目的大规模化管理,而是应该发挥社区和街道单元制的管理优势,将城市管理工作做蛋糕式的切割,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发挥城市基层管理机构的能动作用,让社区或街道管理成为城市综合管理的有力子系统,既可以自上而下处理本区域的城市问题,又具有自下而上地反馈本区域城市管理现状情况的义务。

在社区和街道整治中,规划打造社区或街道制下的商业生活之家,将现状下的地摊、夜市、菜市场等零散城市生活商业活动规范化,形成连续、固定区域的社区或街道商业点带体系,减轻城市管理的压力,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塑造文明、整洁的城市面貌形象。

(四)重视城市管理之本——思想教管服务系统

城市管理工作要想开展得井然有序,就必须从城市问题发生的本质治起,绝大部分的城市问题和城市居民的意识、素质有关。打破传统一刀切的单方面城管强制执法,对一些未触犯法律的城市问题制造居民,由专业人员采用教管式教育批评,了解问题制造者的动机和难处,帮助解决困难,让其从思想上明白作为城市居民的责任和义务。

在依法治国、依法治城的大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思想教化的软措施,是城市弹性管理模式建立的必要举措,也是对现有城市管理体系的创新性补充。

(五)精化城市管理之盾——城市执法督查系统

城市执法督查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后屏障,是城市管理的坚实盾牌。组建社区或街道型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督查执法机构,结合社区、街道居民思想教管系统,形成社区、街道管理委员会与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双重领导下的社区、街道管理执法所,将社区交警、公安、城管、生态环境专员、心理辅导教员等纳入体系,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研究性的专业城市社区执法队伍。

在城市执法督查过程中,采取专项问题专项执法,对暴露的城市社区管理问题进行自下而上的区政府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层面的双重反馈,从而引导城市其他社区、街道在相同领域进行系统的地毯式督查,防止类似问题多发、频发,保证执法的文明性、可控性、灵活性,共同创建智慧系统串织下的安全、和谐城市。

总之,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现状和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将大数据、智慧化、弹性思维融入到日后的城市管理环节中,打造集执法、教管专业人才、电子数字设备、智慧数据设备于一体的新时代城市弹性综合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弹性街道智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热闹的街道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