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背景下的社区公共空间
——对北京三类社区的比较研究

2019-04-25 08:02彭文洁
城乡建设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活馆居民空间

■ 贾 濛 彭文洁 周 晔

为解决“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政府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截至2016年末,城六区常住人口为1247.5万人,比上年减少35.3万人,下降2.8%。2017年底,城六区常住人口呈更大降幅,减少37.9万人,同比下降3%。

随着老城区人口疏解,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居民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政府通过政策管理手段,对流动商贩、违章建筑、脏乱差商贸餐饮或批发市场以及租住地下人防工程等现象进行了全面治理。可以看到,基层社区的功能和地位愈发重要,社区发展也愈发受到关注。

国内目前对于城市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对于此类研究往往停留在案例介绍上面,吸收更多的是物质空间层面的内容,如功能分区、景观设计等,对于公共空间尤其是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如作为行动战略的内涵、规划运行的制度环境、促进社区参与和多方合作的方法的借鉴成效都并不明显,缺乏对空间背后系统的专门研究。基于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进行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研究。达,已初步建成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商业服务区。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情况不断出现,尤其是儿童健康成长环境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社区人员密集、成员复杂。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新街口街道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尤其是胡同地区,由于租金价格相对较低,形成了外来人口大量增长,且这部分人群成员构成复杂、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生活环境较差,形成的流动儿童较多。

二是儿童公共活动场所少,全面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项目调研发现: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没有提供适合儿童开展课后活动的公共空间;无论是本地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的课后时间要么是在老人的陪伴下度过,要么是在家长工作的市场游逛;儿童业余时间缺少高质量的陪伴和指导,优质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缺乏自我认同和自信心,缺少社区认同和社会归属感,缺少回报社区的机会。

一、北京三类社区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

(一)西四历史文化街区

三是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社区是最基本的单位,搭建社区多元化交流平台,增进邻里间的互动,促进社区整体文化氛围的改善,使年轻的社区居民能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充分调动儿童、家长的能动性,逐渐建立起由儿童、家长、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社区儿童生活馆,积极引导社区儿童、家庭回馈社区,营造一个睦邻友好、邻里互助、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这是广大社区居民的共同愿望。

四是缺乏整合性的社会支持机制。调研发现,目前社会对城市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仍相对有限,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缺乏资源获取路径,资源整合能力较差。虽然从事公益服务的组织并不少见,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缺少持续、稳定的支持存在,而儿童却是较为长期地生活在所在

1.调研地点选择

新街口街道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西四北一条至八条为传统四合院保护区,还有历代帝王庙、妙应寺白塔、广济寺等古迹及鲁迅博物馆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这里的商业氛围亦非常浓郁,日用百货、服装等商业较为发社区。

2.典型腾退公共空间情况——聚焦人群(儿童)

西四居委会在本轮疏解提升背景下,将西四北三条胡同中紧邻小学和幼儿园的一个理发店空间腾退,由政府出资改造为“在城长”生活馆,交由社会组织运营。目前已经稳定运营三年。生活馆通过设计及围绕其的各项社区公益活动,增强了社区教育的功能,弥补了社区儿童群体服务的空缺。“在城长”社区儿童生活馆空间被北京晚报、BTV、腾讯公益、新浪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腾退后的社区公共空间中有一定的活动影响力。

本次评估共对14名社区家长、19名社区儿童、6名生活馆工作人员、4名项目合作伙伴代表以及街道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课题组于2018年1~2月向生活馆儿童派发问卷,共回收90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中,每周到访生活馆2~3次的儿童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0.00%;总计76.67%的儿童每周至少到访生活馆一次,88.89%的儿童每个月至少到访生活馆一次。

除了到馆频率较高,社区儿童接触生活馆的时长也较长。最高比例(18.89%)的儿童自生活馆建立至今持续到馆;其次,8.89%的儿童接触生活馆13个月,7.78%的儿童接触生活馆25个月,同时也有7.78%的儿童刚接触生活馆1个月。即使排除自生活馆建立至今持续到馆的数据,社区儿童平均接触生活馆也达到了13.85个月(标准差8.31),超过一年。

综合上述两项指标,76.67%的社区流动儿童每周至少到访生活馆一次,平均而言他们持续到馆超过一年。研究认为,接触到生活馆的社区儿童普遍而言都成为了生活馆的粘性用户。

通过访谈也可以看出,生活馆的场馆面积与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对生活馆的满意度。生活馆设施相对完备,但是场馆面积较小、活动空间不足是社区儿童主要关注的方面,对于生活馆自身发展而言,也为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障碍。

3.空间使用评价

(1)社区儿童对改造后的儿童公共空间认识及满意程度良好。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社区儿童生活馆较好地达成了公共空间改造的预定目标,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稳步提升。社区儿童使用公共空间频率高,接触时间长,儿童与空间的粘性强。

(2)社区儿童的社会支持、抗逆性和主观幸福感提升。儿童心理评估组对此社区儿童会支持、抗逆力、主观幸福感测量进行对比,近似估计社区儿童心理变量的变化。根据时隔接近1年的两次问卷测量对比,社区儿童的年龄对主观社会支持、抗逆力的变化有所影响。主观社会支持变化的趋势显示,生活馆对于社区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产生了正向影响,即这个年龄层的社区儿童来到生活馆之后感受到了更多的尊重、支持与理解。

(3)亲子关系有所改善,家庭参与社区的程度加深。在社区参与方面,社区儿童家长通过其子女在生活馆的参与及变化,感受到了生活馆为其子女、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自己能回馈生活馆、回馈社区,促进了社区儿童家长的社区参与。

(4)社区公共空间有效动员了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居民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志愿者或活动参加者形式参与到生活馆当中。一方面加深了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社区居民内部的关系更为融洽,这些都是生活馆有效动员社区社会资源的表现。

(二)安贞地瓜社区

1.调研地点的选择

与花家地北里的改造项目相比,地瓜社区不再强调空间环境的改造,不再局限于地下地上之间的矛盾解决,而是将更大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在了新邻里关系的建立以及地下社区公共空间等涉及范围更大的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上。

2.典型腾退公共空间情况——聚焦人群(年轻人,低收入人群)

地瓜社区地下室改造项目则是在亚运村的实践中,将关注点从地下室的居住群体扩展到了整个社区的居住人群,尝试将地下室发展成为社区居民的新公共空间,为地上与地下居民之间新邻里关系的建立及群体社会资本的积累提供场所和途径,实现社区整体的和谐。

设计师周子书表示北京现在的人口压力导致城市资源紧张,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口疏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平衡。地瓜社区是公共空间而非居住空间,目的是希望能在这个过渡时期,帮助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搬出地下室。

3.空间使用评价

(1)与商业形式的结合。在安苑北里的地下室改造项目中,除了地瓜社区设置的公共区域外,其余的功能分区都是以商业的形式在运作,一般地瓜社区通过对入驻人或企业收取空间租金以及利润分成的方式来获取少量收益,不同功能分区根据各自的内容为居民提供有偿服务,实现自运营自盈利,从而保证服务长期的进行。

(2)对地下空间的更新活化。地瓜社区的两次改造项目均选择了建成时间较长的老社区,其地下室空间的老旧、破败的空间环境,强化了地上居民对地下室的厌恶情绪,阻碍了地上与地下的沟通交流。在两次的项目改造中,地瓜团队均对地下室的墙面进行了明亮色彩的粉刷,并配以艺术感强烈的几何形状,从而营造出干净明亮活泼的地下室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团队将地下空间处理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做法,吸引了地下人群的进入,打破了地上与地下的间隔,实现了地下空间更大程度的活化,也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地下室的空间可利用价值,为未来更多地下室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模式与经验。

(3)新的邻里关系的建立。邻里关系和邻里网络是社区这一地域生活共同体最基础的关系和网络。在西方语境里的“社区”更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邻里守望”的互帮互助。而在中国,社区往往只是“居民小区”的另一种叫法,邻里之间的交往很少,情感联系也很淡漠,遇到困难,人们更多的还是通过熟人网络或单位、政府部门等正式组织来解决。地瓜社区所做的努力,便是尝试在公共空间缺乏的城市社区,利用地下室重建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联系、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以此来打破地上与地下的隔阂,消除两者之间的社会分层,克服异质性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粗暴,这是地瓜团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三)潭柘寺保障房项目

1.调研地点的选择

2015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到,要根据《潭柘寺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布局,按照“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向镇中心区的有序转移。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典型案例。

2.典型公共空间情况——聚焦使用人群(村民)

随着搬迁农民的逐步回迁,农民搬迁上楼后,对新环境、新生活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在社区公共绿地里种菜,占用在楼道里堆放物品,随意乱丢乱扔废物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农民搬迁后,原有的社会组织被打乱,固有的生活圈子消失,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很难适应新的生活。

设计师根据原住民的生活环境,提取了原有村落的空间元素,包括纵横阡陌的小巷,院落门口的大树,村口的广场,围合的院落空间,绿意盎然的林荫小路等等,同时加入历史元素,从而保留门头沟的历史记忆,使当地的本土文化与公共空间设计相结合。

3.调研方法及分析

深入访谈北京市近十年来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10多位开发商及设计师,关于居民的需求,设计师表示,设计保障房应像设计商品房一样,对客户群进行细分,从各类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出发进行设计。还有的设计师表示,和商品房不太一样的是,由于保障房户内空间比较小,老百姓户内活动受到局限,需要通过公共空间解决。设计师在社区中安排了日间老人活动中心、少年之家,方便老人和青少年的活动。另外,在保障房社区中,应该更重视社区共享空间的创造,商品房社区中这种空间往往由于公摊的问题,难以安排,但在高密度小户型的保障房社区中,这样的空间恰恰是必要的补充。

4.空间使用评价

在项目评审的过程中,专家提出保障房的公共空间设计重点在于提供市民精神关怀的物质空间。潭柘寺项目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人文关怀的:

(1)满足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住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原则突出以居民为服务主体,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和环境保障。

(2)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以人为本是对住区全体居民的关怀,对其中的特殊群体(老人、儿童及残疾人等)尤其应该进行特别的考虑。因此,住区的外部环境应提供适宜残疾人活动的方便、安全、可靠的设施。

(3)广泛的居民参与。有效的公众参与不是简单的个人层次上的参与,而是通过社区组织居民的参与,扩大参与居民的范围和实际影响,使开发商和主管部门重视公众参与。对于设计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发展一种留有余地的弹性设计方法,强调使用者的参与和建设自我居住环境。

二、社区公共空间腾退更新治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一)三类典型社区公共空间——类型与策略

基于文献研究,设计师总结了社区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多项问题,在调研访谈时让社区老人、学前期、学龄期儿童主观评判,统计出调研社区中普遍认可的4个问题:一是可使用的公共空间较少;二是休憩、健身设施数量不足;三是绿色植被较少、种类单一;四是儿童娱乐设施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师选取北京疏解提升背景下更新改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类典型公共空间,对其更新类型和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右表所示。

(二)疏解提升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多方面比较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项目,其成功与否受到政府政策、社会大环境、内部改造设计团队以及后期运营维护模式等多方面综合影响而成。

1.政府决策的支持

政府在政策支持、场地提供、舆论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政府的监督指导,能充分保障项目建设的公平性、公益性、合法性。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主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项目的运营管理交由第三方机构,这样分工更加明确,项目实施更加专业高效。

地瓜社区在安苑北里的改造从一开始便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展开的,政府的主动参与为地瓜社区的实践提供了保障。在2016年,政府部门帮助地瓜社区选取新的改造点,完成5个地下空间的改造,前提条件是空间只能用作商业开发。

在这一过程中,地瓜社区付出的“代价”是初衷的改变,即从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需求到建构现代社区文化的转变。

2.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无论是面向什么类型人群的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将拥有合适的资源与群体的社会需求进行恰当的结合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里的“资源”,既包含有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也可指群体或个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

这种资源与群体需求的结合,是项目成立的基础和根本。通过对服务特定人群的各类资源精细化的挖掘与寻找,寻求恰当、合理的方式将其与群体的需求进行联结整合,在实现社区本土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实现疏解提升后社区腾退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的目的。

三类典型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比较分析表

图1 空间资源与社区需求关系图

空间资源与社会需求充分结合,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活动需要,带动社区活力。

3.跨学科团队的建设

事实上,跨学科团队的建设也是上面几个项目共同点之一,两个项目的团队均包含有设计学、人类学、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师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主要是因为腾退后社区公共空间历史遗留问题和未来服务人群,其社会需求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仅靠某一领域的知识不能完美解决或完全满足。

跨学科团队的参与在面对同一社会需求时,可以打破学科局限,实现不同学科的领域交叉、方法论交叉等,最终完成更加全面、综合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跨学科团队中,设计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的、领导性的作用。

4.运营模式的选择/公共空间的运营管理

对于腾退后的社区公共空间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与困难是如何选择和确定适合的运营模式。

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需提前考虑到符合自身特质的运营模式,通过承载内容与运营方式的相互配合,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吸引活跃用户,具备良好的运营发展前景,最终实现项目的可持续运转,为更多居民提供服务,重新建构优秀的社区文化。

通过三个案例的比较,可以看出,公共空间的后期运营,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解决社会需求是片面的,单纯从政府的角度解决也会失去活力。对于社会需求的持续解决,可以有很多切入点。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社区,社区的社会需求通常不能从商业创新的手段入手,如何重建社区的凝聚力、人民的自发驱动力、对未来的希望是关键点。

5.腾退后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模式

腾退后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绝不是大拆大建或者私搭乱建,而是挖掘社区中利用率较低的公共空间,如闲置的公共建筑、地下空间、消极的广场绿地等,在合乎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针灸”的方式,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改造,塑造富有生活味道、娱乐趣味、社交意义的共享空间,激发社区的活力。

微更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政策而逐渐兴起,强调针对城市中衰败、活力不足的小尺度空间,以创新的理念和渐进的艺术化方式进行空间修补,居民参与,共建共享,修复空间及人文生态,以微小的切入点激活全面。对于产权复杂、改造难度大、不适宜大拆大建的地区而言,具有独特优势。微更新对象不仅仅限于城市老旧地区,还可以扩展到所有空间品质低下、活力不足的城市建设区域。

图2 腾退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模式图

这类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活动,整合政、企、社联动的多方面力量服务社区。最关键的是,从前期到后期都要将项目运营管理作为长效机制保障,广泛动员社区社会志愿服务资源,构筑个体、群体和社区支持网络,才能让公共空间持续焕发活力。

图3 公共空间更新政、企、社联动模式图

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践证明,基于北京疏解提升的大背景,社区腾退更新的大量公共空间,要在政府支持、居民参与、社会组织介入、存量空间微更新的基础上打造城市生活共享平台,以空间要素、资源要素及活动要素的共享带动社区的精神共造,为城市有机更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为未来腾退后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治理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为当地社会需求服务,创造新的价值。二是商业运作模式的引用能够帮助项目及受众实现持续、长期的运营和发展。三是“文化内部持有者”身份使得项目实践者拥有更为强烈的参与感,更易融于本土生活和环境,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采取更为适宜的创新方式。四是跨学科团队的组建和项目的运营管理同样也是社会创新实践成功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生活馆居民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福州MOOLIS生活馆
创享空间
君山美学生活馆
勾股定理逆定理生活馆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