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的“全国示范”
——中建一局集团治理安徽宿州黑臭水体纪实

2019-04-25 08:03
城乡建设 2019年8期
关键词:宿州中建清淤

■ 品 萱

2018年5月28日,一位50多岁的人,来到安徽宿州汇源大沟河边,仔细察看河水及河岸边新种植的绿草和树木,用手机把看到的都拍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安徽省省长李国英。

谁也想不到,中国一个下辖县全部是贫困县的地级市——安徽宿州获得了全国地级市黑臭水体治理20强第4名,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18年11月7日,江苏省启东市政府领导也来到了宿州到沱河实地考察,想为治理启东黑臭水体取经。2018年6月21日,宿州黑臭水体治理初步成效评审会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生态环境厅联合复核组给予高度评价:任务最重、难度最大、速度最快、成效最明显。

安徽宿州老沱河截污、清淤疏浚、岸带修复、生态修复、两岸绿化后的新貌

治理宿州黑臭水体的主力军是荣获国家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的中建一局。两年时间,中建一局对宿州4条河道的黑臭水进行截污控源、清淤疏浚、岸带修复、生态修复、景观园林绿化等全面治理,包括沱河9300米、老沱河4800米、铁路运河9300米和汇源大沟1800米。从2017年8月开工到现在,汇源大沟截污控源、清淤疏浚、岸带修复、生态修复工程均按计划全面完工;老沱河截污控源、清淤疏浚、岸带修复工程全面完工,生态修复工程即将完工;沱河河道清淤即将全面完工,后续将展开岸带修复;铁路运河清淤全部完成,即将开始生态修复、景观绿化。野草严重淤塞。

PPP模式治理黑臭水体的探索

十年顽瘴,河水变黑臭

宿州,从春秋时期的宿国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宿州有4条河道:水域开阔的沱河,穿越历代宿州城区,是城市百姓重要备用水源;汇源大沟,作为宿州主要河流对城市生态防护和景观美化起着重要作用;老沱河,连接着沱河与铁路运河,是宿州引水调蓄、景观绿化的重要河道;铁路运河是宿州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河道,是宿州防洪治涝、引水调蓄的重要河道。

近十年间,化肥厂、发电厂、酒精厂、化纤厂等众多工业和化工企业入驻老沱河流域,致使老沱河水日渐臭气熏天、垃圾漂浮、蚊蝇肆虐。处于城市中心的汇源大沟,河面上违建的楼房和城中村的百姓将各种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道,十余年间堆积在桥面涵管暗河里的垃圾,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而沱河和铁路运河的河道也被淤泥和岸边

作为中国投资建设先锋、环境治理的担当者、商业模式创新的示范者,中建一局与宿州市政府、深圳水务集团深入调研、共同谋划,共同摸索出治理黑臭水体的一条成功路径。

由宿州城投公司、深圳水务集团、中建一局三方共同投资,成立了宿州市水环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宿州4条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公司。其中,深圳水务集团负责项目融资和河道后期运营,中建一局负责宿州4条河道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施工,宿州城投公司负责项目治理期间的全程监督管理。三方确定了治理宿州黑臭水体共赢模式——2+13 PPP河道运营模式。中建一局华南公司宿州黑臭水体项目公司负责人刘波说:“项目以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方式全面展开,2年项目施工建设期和13年的项目运营期”。2017年7月21日,宿州市主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项目一标段PPP协议正式签订。

安徽宿州汇源大沟河截污、清淤疏浚、岸带修复、生态修复、两岸绿化后的新貌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经理刘凤宇说,这种合作模式让中建一局、宿州城投公司、深圳市水务集团三方共赢。对代表宿州政府的宿州城投公司而言,破解了治理黑臭水体的资金难题。在13年的运营期里,宿州城投公司以绩效考核达标付费的模式,将在每个季度,对河道水体、防洪、排涝、百姓满意度进行考核,分值达到90分以上,宿州政府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100%付费给服务河道的运营企业。

“中西医结合”治疗黑臭水体

开好药方子,才能治好病河。国内知名水务专家、河道修复专家、生态恢复专家齐聚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治理项目,经过多次集体会商,一个“中西医结合”综合施策治理黑臭水体的系列措施出炉。

西医的治理方略是,截断并有效控制4条河道的污水源头,分段治理河道。而中医的治理方略是,不仅治理河道臭水,而且治理河道黑臭的根源,这就是项目所讲的恢复生态、修复岸带。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先用西医的方法治理河道的表面“病体”,先后对汇源大沟、沱河、老沱河、铁路运河的河道分段截流、分段筑坝围堰,再对每个河段抽取黑臭水,治理河底泥污,再清淤泥疏通河道,深入治理城市水体的“黑血管”。

之后又用中医方略全面清除河道“病根”。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治理项目自建了大型淤泥脱水厂,把河道的黑水处理后变清,让淤泥变宝;再恢复河道生态,在河底植入植物;再调入活清水补充河道;同时采取人工增氧办法增加水体氧量;最后对岸带进行修复和景观绿化。

安徽宿州沱河清淤疏浚施工后的新貌

智慧水务显神通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项目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将雨污水有效分离?如何不靠人力就能24小时巡查监控河道、下河探查水质?

电影《地道战》给了项目组灵感。电影里说:“水是宝贵的,应该把它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地道的上下两个翻口实现了烟和水的有效分离,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项目借鉴了《地道战》的方法,成功研发了智慧水务管理系统APP,解决了上述的难题。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项目质量部部长张斌斌说,这个智慧水务APP可实现24小时巡查监控和雨污水的有效分离。比如,将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探测设备放在闸门井的雨污水合流口处,当设备检测到污水时,雨污合流口处的污水管阀门会自动打开,引导污水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反之,设备检测到雨水,则雨水管阀门自动启动,雨水经雨水管道流入河道。

“神器清淤”,治污不制污

治理黑臭水体和淤泥的传统方法是放净河水,挖出又稠又厚的淤泥。但沱河水量大,工期紧迫,传统方法行不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排净河水还能快捷挖出淤泥?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项目总监王强说,在疏浚绞吸船的船头安装一个直径1.5米的绞刀头,一天能轻松打散3000立方米的沱河淤泥。绞刀头挖松黑臭水体的淤泥层,被打散的淤泥会被船上的泥浆泵机从水下吸上来,经过泥浆泵和水面相连的一根粗大的浮管,流入淤泥脱水厂的第一个沉淀池,淤泥泵把淤泥输送到脱水设备里脱干淤泥,剩下的水流入过滤池被处理成清水,清水经检测达标后重新排入河道,整个淤泥处理过程保证“治污不制污”。

中建一局宿州黑臭水体项目自建的淤泥脱水厂,每台机械每小时可生产脱水泥40立方米。截至目前,淤泥脱水厂已生产了27万立方米脱水泥,经多道工序处理后的一袋袋脱水泥,变成了花肥和苗圃用肥。

如今,治理后的宿州沱河两岸,有诸多新建城市小区,成为百姓乐居之所。中建一局治理宿州黑臭水体的成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宿州中建清淤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新年感怀
我觉得我很勇敢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宿州诗群小记
居· 文化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
中建三局一公司:技术革新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