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

2019-04-25 08:03张俊杰王中尉李建军
城乡建设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压阀门管网

■ 张俊杰 王中尉 李建军

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是供水行业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用户投诉最多的问题,这其中有资金因素、技术因素,还有内部管理因素。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便高效、科学地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

一、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原因

众所周知,引起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原因很多,绝不仅仅是管网泄漏那么简单。其中,既有管网泄漏的原因,又有管网堵塞、管网老化、阀门启闭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

(一)管网泄漏

管网泄漏是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单一因素。小区的管网结构很复杂,供水方式多样。既有自然压,又有调节池、直抽的二次加压。加上一些老旧小区管网图纸、资料缺失严重,缺门少阀、管网走向不明,小区边界、范围不清,甚至很多管网埋设在楼宇下面;一旦发生泄漏,检漏的难度很大。当然,对于比较规范、图纸清楚的小区,检漏还相对简单。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是直供、还是二供;是进水管、还是出水管泄漏。通常来讲,进水管泄漏进口水压力小,来水不足,且容易跳闸;而泵房出水管漏,水池容易抽空,且泵站电耗高。检漏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经验快速分析和判断泄漏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明确方向,检漏工作才能高效、快速,才不会走弯路。

(二)管网堵塞

管网结垢、堵塞是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原因之一。众多周知,由于施工冲洗不到位、不彻底,残留的杂质、垃圾很多,随着压力的波动,不断冲积在管网折点、拐点、上返、下扎以及管网变径、缩径的位置,导致管网淤积、堵塞,流量减小,影响了正常供水。另外,小区的管网腐蚀老化、水质不好导致管网结垢严重,也会影响正常供水。总之,管网、结垢堵塞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管网布局设计不合理

管网布局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因素之一。由于管网设计不合理,管理混乱、私拉乱接现象严重,主管网上分支、接口太多,导致主管压力下降,末端小区用户长期水压不足。而且,由于城市发展过快,用户增速很多,原有的管网与实际用水不匹配,设计口径偏小,输水能力不足,在高峰用水时段导致小区水流小,甚至无水。例如北方某城市,小区规模1000多户,铺设管网口径只有DN100mm的管径,当高峰用水时,管网输水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正常用水。另外,管网施工、维修时,不按照规范标准施工、变径和缩径,为管网堵塞埋下了隐患。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小区楼顶加建,超出了正常供水压力服务的范畴。例如,正常压力可以供到6层楼,可用户私自改建、搭建了屋顶的楼阁,导致水压难以满足楼顶的需求。

(四)阀门启闭

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是管网硬件设施不满足实际用水需求。阀门未开或未完全开启就是典型的人为因素所致。像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每当小区水压不足、水压小或无水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先检漏。结果发现,40%以上的问题都是因为阀门未开启或未完全开启的原因所致。究其原因,就是管网改造、抢修或临时阀门调节、启闭,当项目完工后,施工或调度人员未及时开启阀门或阀门开启度不够所导致。这是典型的管理问题导致的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信息不畅通、管理不规范、流程混乱导致检漏无用功增多。除此以外,小区的机泵、电机老化,效率低下,导致了供水能力下降,也影响高层用户的用水。

阀门启闭对水压、吃水的影响

(五)无负压引起的水压不足

随着无负压供水广泛使用,对管网压力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峰供水时段对压力影响更为明显。看似节省了泵站、省点电费,却反而导致了水厂电耗上涨。特别是当某小区的无负压设施发生泄漏后,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管网压力下降,导致多个小区的水压不足,影响正常供水。之前,在四川某城市就遇上了类似的情况,某小区无负压供水管网发生了泄漏,导致半个城区的管网压力下降。检漏人员花费几天对主管网进行地毯式普查都未发现问题,最后才发现是某小区的无负压管网发生泄漏引起的。

(六)施工冲洗或新建用户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扩建,新建的楼盘、公寓、酒店、工业园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用水量迅猛上涨。由于原有铺设的管网口径偏小、输水能力不够,当新用户,特别是大用户增多后,影响了管网输水能力。另外,就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未经调度中心许可,私自接管道冲洗,导致管网压力下降、小区水压不足。

二、对策研究

小区水压不足的原因很多,需要政府、水务、居民齐心协力、统筹规划才能彻底解决。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对策和思路,才能一一甄别、判断,综合分析才能查清问题和原因,解决小区水压不足问题。

(一)规范作业流程,信息对接

从以往经验看,很多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根本不是管网泄漏问题,而是阀门启闭不到位或阀门未开所导致。有些是调度部门阀门调节,有些是施工停水,还有些是欠费停水,当项目完工后未能及时把阀门复位,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百姓投诉。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共享,检漏人员走了很多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因此,要想提高效率,快速解决用水难问题,要优先从规范作业流程入手,减少程序上漏洞和缺陷,保障信息的畅通。

由此可见,减少和杜绝检漏走弯路、做无用功,就需要先健全和完善管理流程,打通与调度中心、管网、维修等部门信息对接的通道,建立通报机制、追溯机制以及阀门启闭的管理台账,才能避免走弯路。

(二)定期清洗

临时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靠检漏、抢修、排查堵塞是有效的,但要长久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还要从建立定期管网清洗制度和机制来入手,把定期清洗作为管网维护的重要举措来实施。不管是要解决管网疏通能力,减少堵塞;还是要确保饮水安全,保障水质,定期管网清洗工作都必不可少。

另外,要定期对管网末端进行排污清理,避免压力波动引起杂质和淤积物的游离,造成管网其他区域的堵塞。

(三)小区管网改造

对长期用水难,泄漏频繁、管网老化严重的老旧小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最佳途径就是对小区管网彻底改造,从根源上解决用水难问题。由于小区管网改造投资大、周期长,改造时一定要结合小区检修记录、投诉记录综合分析和判断,优化改造管网,避免整体改造、盲目改造。这样既能节省资金,又能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当然,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并不容易,一定要积极争取政府、社区的配套资金支持,妥善解决好应急供水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小区管网改造。

(四)错峰供水

对主管网布局和设计不合理,管网输水能力不足,短期内无法进行管网改造的,可通过错峰供水、错峰补水、压力流量调节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比如,对有蓄水池、调节池的增压站和小区泵房,可通过错峰补水调节,以满足整个供水区域用户的正常用水。另外,可结合管网压力情况,区域的用户、用量情况,调节压力、流量,以解决个别小区用水难的问题。

(五)政府资金支持

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是政府、社区、物业、居民、水务众家之事,单凭水务公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难问题。只能修修补补,临时应急处置。因此,要想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政府需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扶持,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政府的规划,逐步投入资金改造和更新老旧小区的管网。像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老旧小区用水难和小区水质问题,拿出了15亿元资金分3年对老旧小区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

(六)案例分析

以某小区为例。某小区总用户6000多户,楼宇75幢,由于小区管网老化严重,泄漏频繁,机泵老化,超电量运行,高层用户长期存在用水难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水务集团制定了临时应急和长期解决方案。

检漏人员根据小区频繁跳闸、泵站进水管的压力低于正常压力的现象,制定了地毯式小区管网检漏方案。检漏人员经过一番检漏,终于在进水管DN300mm上查出暗漏1处,漏点修复后进口压力从0.16MPa回升到2.7MPa,解决了小区泵房跳闸的问题。但小区仍有个别楼宇水压不足的问题,检漏人员继续在小区内进行管网检漏,修复了3处暗漏后,小区用水问题基本上解决。

为了彻底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水务公司结合历史检漏记录和小区居民投诉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决定投入资金对14栋楼900余户的供水管网改造。管网改造完毕后,日均供水量从改造前4785m3/d下降至改造后3566m3/d,日均供水量下降了1219m3/d;耗电量从改造前日均1299度下降至改造后日均973度,下降了326度;小区二次供水管网压力从0.39MPa上升到0.42Mpa。再无用户投诉,小区用水难问题至此彻底得到了解决。

另外,夜间最小流量由改造前的平均180m3/h吨下降至改造后的120m3/h吨,小时流量下降60m3/h,折合为日下降量为1440m3/d,与实际降低水量基本相符。

总之,导致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的原因众多。管理部门既要着眼于应急、短期的解决方案,又要着眼于长远解决方案;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把小区用水难问题解决好。因此,要想解决小区水压不足、用水难问题,就得先规范作业程序、理顺管理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从管网检漏、定期清洗、管网改造、机泵更换等多个层面入手,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区用水难问题。

猜你喜欢
水压阀门管网
美嘉诺阀门(大连)有限公司
水压的杰作
装配式玻璃钢阀门井的研发及应用
重力坝裂纹内水压分布对开裂初期的影响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