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和康复进展的影响

2019-04-26 06:44万云英黎凤珍曹燕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巴氏股骨髋关节

万云英,黎凤珍,曹燕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广东 广州 511447)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股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多因摔伤所致[1],伤侧下肢短缩、不能活动、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髋关节置换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且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自身愈合能力差,易出现各种并发症[2]。术后疼痛导致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因此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十分关键。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干预手段[3],将循证文化引入床边管理,干预重症患者,患者中,分析患者康复情况,旨在为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依据,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56±7.25)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3.57±7.19)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股骨骨折诊断标准[4];(2)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3)术前筛查无下肢静脉血栓;。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者;(3)精神异常,不具有沟通能力者。均亲属我院伦理委员会出具的手术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1)处理疼痛:通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并针对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处理,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并鼓励患者自控止痛。(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给予患者信心,提高依从性。(3)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并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保护患者隐私。(4)体位护理:让患者掌握“三点式抬臀法”:健侧肢体、肩背部、双肘部三点用力向上抬高,避免褥疮。并固定引流管,防止打折、脱出、受压。(5)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锻炼计划,分别从患肢股四头肌、腓肠肌进行收缩运动,并给予向心性肌肉按摩,避免向患侧侧卧、坐矮凳子、盘腿、下蹲、跷二郎腿、侧身弯腰。

1.4 观察指标

(1)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包括: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关节畸形、关节疼痛,各维度评分分别为47分、4分、5分、44分,得分越高,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采用ADL巴氏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满分105分,极严重日常活动能力缺陷0~20分,严重日常活动能力缺陷记25~45分,中度缺陷记50~70分,轻度缺陷记75~95分,正常则≥96分。采用NRS疼痛评分标准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0~10数字表述疼痛程度,无疼痛记为0分,轻度疼痛但不影响睡眠记1~3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记4~6分,剧痛无法入睡记10分。(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社会信仰,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ADL巴氏评分均显著升高,NR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ADL巴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关节畸形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能力 关节疼痛 NRS疼痛评分 ADL巴氏评分观察组(n=50) 干预前 3.54±0.28 10.37±1.25 2.34±0.36 27.64±2.59 3.47±1.55 66.59±7.26干预后 4.26±0.34#* 28.79±2.46#* 3.47±0.25#* 41.26±1.27#* 1.25±1.26*# 95.64±9.55*#对照组(n=50) 干预前 3.57±0.29 10.34±1.39 2.38±0.33 27.58±2.47 3.49±1.24 66.48±7.47干预后 3.74±0.18* 16.54±1.27* 3.04±0.36* 36.54±3.11* 1.97±1.26* 82.64±8.56*

2.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独立能力 社会关系 周围环境 社会信仰观察组(n=50) 61.26±2.74 59.47±5.44 63.28±6.47 69.04±6.45 84.61±2.33 65.47±6.22对照组(n=50) 45.64±3.17 46.59±2.58 50.31±5.29 52.47±5.18 67.84±6.59 45.69±4.52 t 26.360 15.127 10.974 14.163 16.965 18.191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美国卫生保健质量改进在2011年提出集束化护理新理念,是为了干预重症患者,促进恢复,随着临床护理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围生期护理、管理慢性疾病、医院感染管控[5]。集束化护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循证依据的干预措施,可操作性强,临床护理效果显著[6]。

股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常出现疼痛症状,组织损伤引起的不快感,且老年人术后持续性疼痛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肢体活动受限,牵拉易加重疼痛感,而集束化护理中通过选择舒适体位、药物止痛、物理止痛来干预疼痛,可有效减轻创面疼痛,利于康复[7]。较多患者在术后生活难以自理,对恢复时间及金钱的担心会让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集束化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可给予患者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8]。患者在术后恢复期急需大量营养物质,但考虑到患者可能会出现肠胃功能失常的情况,集束化护理中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不仅可维持机体营养所需,还可保证消化[9]。股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褥疮,而体位护理一方面可促进患者恢复,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功能锻炼在术后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不同部位的锻炼,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恢复。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ADL巴氏评分均显著升高,NR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ADL巴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股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提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巴氏股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