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高中寄宿生教育现状分析及管理策略

2019-04-26 12:31王宗宇王宗智
教育界·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寄宿生管理策略

王宗宇 王宗智

【摘要】农村薄弱高中教学质量差,生源比较分散,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对寄宿生的管理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每一位教育者耐心细致地做大量的工作,在培养农村寄宿生核心素养理念上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农村寄宿生管理与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农村薄弱高中;寄宿生;管理策略

农村薄弱高中建校时间短,没有什么文化沉淀,生源素质差,教学质量差,招生对象是其他高中录取后剩下的学生,来到这样的学校上学是学生、家长无奈的选择。这些学校的存在,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减轻了其他高中教学的压力。但是由于生源比较分散,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家庭经济困难,尤其是单亲、孤儿、残疾学生较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对寄宿生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一、农村薄弱高中寄宿生存在的问题

第一,寄宿学生大部分家居偏远,为了上学,从小远离父母,开始住校生活,经过三年初中的住校学习,有的甚至更长,开始独立生活,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加上自身的原因,这些学生逐渐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缺乏信心,逆反心理极强,经常出现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

第二,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水平,学习主动性不强,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对批评教育习以为常,常规的教育措施很难取得效果。

第三,为了改变生存状态,许多家长选择外出打工,孩子一般交给亲戚朋友照顾,或者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缺少家庭教育,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巩固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农村薄弱高中寄宿生管理策略

(一)多一点关爱,少一点管理,以情育人

寄宿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形成了某种定向认识,他们在初中甚至在小学,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者行为习惯不好的原因,成为老师漠视、打击的对象,他们对老师保持敌视的态度,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针对这些情况,学校要采取具体措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如家一样温暖。将生活指导教师宿舍安排在学生住宿区,这样学生可以在休息时间和教师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宿舍内的动态。这一安排不仅方便了学校对住宿生的管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学校与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过去的一味追求升学率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把学生当作“批量生产的产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教育的激励作用,调动住宿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行动中。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具有勤俭节约、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生活指导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有的同学被子叠放整齐,有的同学主动清扫垃圾,有的同学主动陪护生病同学,有的同学热心帮助他人,有的同学拾金不昧,等等。这些淳朴优秀的品质在寄宿生管理中随处可见,生活指导教师要处处留心,善于捕捉,对住宿生的优秀事迹要及时表彰奖励,同时大力宣传,号召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从内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因势利导,培养寄宿生的自主能力

农村薄弱高中住宿生学习为什么差?主要是自我约束能力差,长期形成了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行为自律,身心自强,感觉自己是社会的弃儿;家长也对他们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任其发展。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1.教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寄宿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余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这时的学习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教师要积极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减少管理上的矛盾,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学习效率更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日益增强。

2.养成行为自律。有些寄宿生由于种种原因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学校可以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如“宿舍文化建设”“为宿舍命名”“文明宿舍评比”“住宿生大会”“家长体验住校生活”等,让寄宿生逐步认识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意义。一系列活动逐渐培养住宿生行为自律,学会关心他人,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负责,在行为上能够做到适度自制,学会容忍,学会宽容,学会大度。

3.培养身心自强,让跑步和读书成为每一名住宿生的生活习惯。艺体组的教师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排了大课间的课程计划与活动内容,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安排球类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促使校园迅速形成了浓郁的锻炼氛围,吸引着每一名学生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重视寝室文化建设,环境育人

寝室文化建设要以寄宿生为主体,以寝室为课堂,以教师为辅导,以寝室生活为载体,以快乐活动为主线,以德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素质为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重心。利用活动引领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如在宿舍楼内外的墙上写些引领性、激励性的标语,或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另外,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寝室起名,用美丽和志趣来装扮自己的寝室,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学校每学年开展寝室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以提高寄宿生寝室文化建设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住宿生活的文化品位。

(四)建章立制,增强安全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住宿生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住宿生管理的前提。住宿生管理规章制度要有针对性和引领性,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一般要在征得学生的意见后制订和完善,这样更容易为寄宿生所接受,更好地实践学校的素质教育,如《住宿生管理制度》《住宿生一日常规》《寄宿生违纪处理办法》《宿舍安全与卫生管理方案》等。这些制度一旦形成,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寄宿生中经常开展学习、讨论,让每一名住宿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成为寄宿生的行为准绳,时刻约束他们,使其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薄弱高中寄宿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寄宿生许多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需要每一位教育者耐心细致地做大量的工作,从培养核心素养理念上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农村寄宿生管理与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宗宇,王宗智,姚祺鹏.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浅谈农村高中住宿生管理[J].都市家教,2016(05):98.

[2]朱金飛.农村高中住宿生就寝管理及实践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9):233-234.

猜你喜欢
寄宿生管理策略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指导中学寄宿生正确开展人际交往的有效策略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农村中学寄宿生课外时间管理初探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