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题常见错误原因及有效防范

2019-04-26 10:06徐春萍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计算题小学数学对策

徐春萍

【摘要】计算题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导致结果不正确。文章主要对计算题中错误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预防学生解题错误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原因;对策;计算题

一、引言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必备的能力,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影响解题的正确率,会对其学习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解决对策,提升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小学数学计算题中错误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粗心导致的计算错误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粗心包括两个方面:审题粗心与解题过程粗心。在审题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小学生急于求成,为了追求解题速度,字迹比较潦草,容易出现错误。如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将66错认为60,从而导致结果错误。

(二)不重视错题整理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重视错题整理,没有对错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反思,导致在以后的计算中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理解性错误也是小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错误,游泳池瓷砖面积铺设是常见的理解性错误题型。现有一游泳池,游泳池长10米,宽5米,高2米,瓷砖铺设的面积为多少?这道题目的本质是求解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略有不同,这是由于游泳池是没有顶面的,这就需要在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时扣除一个底面积。很多小学生直接采用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这种错误比较常见,但是小学生并没有对错题进行整理,错题出现后只是在课堂中理解知识点,课下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回顾。学生的记忆力是有时间限制的,因而容易在以后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知识点掌握不充分

最后导致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还在于知识掌握不够充分,数学知识学习中对知识点不能融会贯通。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运用不够熟练,小数点对齐不到位,如在计算“6.4-4”时,很多小学生的计算结果为6,这是由于在对齐时将减数4放到了小数点以后进行计算,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不充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方面,小学生年龄小,生性爱玩,在学习中投入的精力比较少。外部原因方面,数学学习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小学生做好笔记工作,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的衡量指标为学习成绩,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学习较差的学生无法获得公平的对待,从而影响到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预防学生解题错误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导致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小学生错误出现的原因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在预防学生计算错误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错误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因而需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应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效果性原则

预防小学生计算题解题错误时还需要遵循效果性原则。效果性原则要求定期总结学生的错题情况,了解学生错误的类型,如果学生错误明显减少,则说明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反之则说明预防工作开展中存在一些不足,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行效果分析时,需要采用多种指标,保证效果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四、防范小学生计算题错误的对策

(一)开展结果检验

预防粗心错误需要小学生多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确保结果正确。在进行计算时,小学生需要认真审题,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只有在理解题目含义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才能减少计算量,提升计算准确率。解题中,小学生需要保证计算过程中的清晰,规范自身的书写。在解题的过程中做到笔记清晰可辨,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错误,也有利于验算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错题整理工作

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错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小学生需要做好错题整理工作,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进行错题整理时需要进行分类,可以将不同的题型整理在一块,这样有助于自身的回顾反思。小学生在进行错题整理时相当于重温了一遍知识点,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教师要对学生的错题整理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对错题集进行检查,了解学生错题整理情况,约束小学生的行为。教师也需要做好题型总结工作,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并进行重点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加强知识点掌握

知识点掌握不充分,解题中不明确题目考查的重点也会导致错误的出现。因此,为了避免小学生计算题解题中出现错误,需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小学生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业余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时,教师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时,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如准备一些随堂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数学教师可以对测试中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

小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粗心、不重视错题整理以及知识点掌握不充分。因此,小学生需要在解题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核查,重视错题整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解题的正确率,避免错误的出现。在预防小学生解题错误时,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与效果性原则,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建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7(13):128-129.

[2]黎萍.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的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9):74-75.

[3]汪条君.小学高段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4(09):58-61.

猜你喜欢
计算题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力学计算题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