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教材之奇,助写作之力

2019-04-27 00:16赖育红
新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写镜头白点接力赛

赖育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在教材中的某一或某些“奇特”的写作角度,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上,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聚焦奇异的观察视角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训练中,不管是“写具体”,还是“写吸引人”;不管是“写出特点”,还是“写感受、体会”,都要写出“奇特”之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奇特”之处,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

1. 领悟方法,简单呈现。《桂林山水》一文,按常理只要写桂林山水,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和泰山、香山呢?细读之后就会发现,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体现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有不一样的“奇特”之美;桂林的山虽然既不像红叶似火的香山,也不像峰峦雄伟的泰山,但同样有一种“奇特”之美。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拿漓江的水与大海、西湖比,拿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比,通过对比,就能突出桂林山水的“奇特”之处。

2. 拓展延伸,举三反一。《桂林山水》一文,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桂林山水的“奇特”,但此时,学生对“奇特”的观察方法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可以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式训练,进一步拓展学习《鸟的天堂》《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让学生继续在比较中发现,从水到山、从树到洞,都可以采取这样的观察视角,经历从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实现从“个”的聚焦到“类”的拓展。

3. 迁移运用,举一反三。从《桂林山水》一文中,让学生掌握描写山、水可以运用“对比+特点”的写作方法;从《鸟的天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让学生知道描写树、洞也可以运用“对比+特点”的方法。同样,描写人物、事物也可以采用“对比+特点”的写作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对比+特点”的观察视角,用心观察生活、自然、人物等,学会观察“奇特”之处。

二、揣摩奇特的表达顺序

有些课文并不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表达,而是通过“特写镜头”,把最精彩的部分巧妙地安排在文章开头,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

1. 不同顺序,表达不同效果。《少年闰土》一文,如按平常写法,应该先写初识闰土,再写熟识闰土,接着再写看瓜刺猹和海滩拾贝,最后写深情离别。但作者却把看瓜刺猹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安排在开头,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题目和个人的写作特点,选择最好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奇特”的表达效果。

2. 不同主题,表达不同内涵。《少年闰土》一文,把看瓜刺猹作为“特写镜头”呈现在开头是为了更完整地展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如果把題目改成《学识丰富的少年闰土》,我们就可以把海滩拾贝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安排在开头。总之,我们在选择精彩的“特写镜头”作为文章的开头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选择。

3. 模仿范例,学习“特写”写法。《少年闰土》一文,有什么“奇特”的表达顺序值得借鉴呢?先是通过环境描写,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再是通过动作描写,一个可爱、勇敢的少年闰土的形象就饱满起来了。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少年闰土》开头的写法,让学生学写“特写镜头”,如“雪地智捕小鸟”“海滩捡拾贝壳”“厨房初见闰土”等。

三、探索奇妙的情节设置

文章的情节一般由人物、事件和场景构成,但很多作者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巧妙设置,使整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这篇课文。

1. 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创设悬念。《刷子李》一文,开头为我们创设了两个悬念:一是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二是刷子李立下的规矩。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创设悬念”的写法,这样来写《难忘的接力赛》的开头:去年接力赛,我们输给了对手,今年能否翻盘?今年我们采取了新的战术,是否能赢?

2. 情节是怎样发展的——逐步释疑。《刷子李》一文,创设悬念后,故事情节层层深入,不仅写出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也让读者相信刷子李的刷墙奇功。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逐步释疑”的写法,这样来写《难忘的接力赛》的情节发展:周围观众的表情和议论,以及运动员跑步时的姿势、动作、声响等,凸显运动员的优势。还可以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采取多种战术后的奇效。故事的情节沿着人们预料的方向发展,周围的观众开始由紧张变为轻松,也开始相信战术的奇效。

3. 情节是怎样高潮的——触手可及。《刷子李》一文通过设置悬念,步步推进情节,直至推向高潮。刷子李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就在他身上仔细搜索白点,可什么也没发现。面对事实,曹小三对刷子李无比佩服。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胜利在望”的写法,这样来写《难忘的接力赛》的情节高潮:此时,接力赛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运动员身上。处于领先的班级同学的情绪高涨,呐喊声四起,胜利在望。

4. 情节是怎样曲折的——险象环生。《刷子李》一文本应该在欢呼声中落幕,可故事却出现了转折: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了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令人大失所望,故事情节变得险象环生。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险象环生”的写法,这样来写《难忘的接力赛》的情节曲折:突然,接力赛出现了意外,如运动员突然摔倒、接力棒没接好等。这时,可以描写周围观众情绪的变化,以及赛场上出现的状况。整个比赛险象环生,深深吸引读者的眼球。

5. 情节是怎样反转的——柳暗花明。《刷子李》一文最后由刷子李道破事情真相:白点是他抽烟时不小心留下的。故事在险象中峰回路转,让人虚惊一场。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柳暗花明”的写法,这样来写《难忘的接力赛》的情节反转:当运动员摔倒或接力棒落地等意外情况发生后,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反败为胜,最终有惊无险地获得了冠军。

总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模仿范例的“形”,更要让学生感悟范例的“神”,让教材文本中的范例发挥最大的功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特写镜头白点接力赛
医 学 指甲上有小白点是缺钙吗?
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力赛
让我成长的一场接力赛
粉刷匠的孩子,真让我羡慕
消除大型锻件内白点缺陷的工艺方法浅析
刷子李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难以忘怀的接力赛
夹乒乓球接力赛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