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的历史传承及意境研究

2019-04-27 01:42李晶宝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意境

李晶宝

摘 要:文章研究了工笔花鸟画的定义、历史发展及笔墨传承,论述了意境的精神内涵及其在工笔花鸟画中的体现。工笔画是中国画的分支,风格虽然工整、细致、写实,但精神实质仍然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同样追求意境表现。最后分析了现代工笔花鸟画意境的开拓途径及创新表现。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历史传承;意境

一、工笔花鸟画的历史传承

(一)工笔花鸟画的定义

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使用国画颜料、毛笔在熟宣纸、矾绢上,利用精湛高超的技法严谨细腻地对花鸟画进行创作。工笔花鸟画历史久远,是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中绚丽夺目的明珠。其最大的特色是“精染细画、艳而不俗、色泽典雅、求精于物象且意蕴横生”。

(二)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

在历史上,花鸟造型表现最初见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漆器、陶瓷、青铜、玉石、画像砖等物件上,都能看到花鸟形象,这些图案只是作为装饰用途而没有形成审美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出现了许多画家却没有专门的工笔花鸟画理论来指导艺术创作。

到了唐朝,出现张璪、毕宏这样的书画家,他们在创造作品的同时提出绘画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工笔花鸟画和整个国画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时期的工笔花鸟画逐渐对主体进行深化,同时追求物象的“写生”,开始融入烟云缭绕、雾气朦胧的大自然奇观,并对花鸟的神韵境界进行探究。

到了唐朝末期五代之始,绘画理论不断完善,工笔花鸟逐步开始从装饰演变为“写实”,画家们在关注大自然的时候也开始关注生活,重视个性化发展,“细笔勾形”“点画”“染墨”“赋彩”等技法让工笔花鸟画的意境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两宋时期可谓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巅峰,这时候已经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法并取得极高造诣,出现许多著名画家比如崔白、黄荃等,他们的作品对于选题、构图、线条、赋色都是一丝不苟精细至极。宋代花鸟画更多地融入自然奇景与画家的生活情怀,文人墨客们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意义。画中展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法,也有文人的傲骨、神韵与意境。

元朝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多是对宋朝的沿袭,在创作理念上没有更多的突破,但宣纸的出现促进了白描、墨色晕染这一画风形成,也让人们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感到新意。清朝花鸟画将历史上的绘画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材料的制作和工艺也十分完善,在技法上出现了“撞水”“撞粉”等方式,工笔画家恽寿平首创“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粉笔足之”的方法,艺术家们百家争鸣,标新立异,促进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形式、意境的发展。

二、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开拓

工笔花鸟画中加入自身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怎样的植物与花鸟虫鱼,都会被赋予人性和情怀,借由笔墨展现作者的心态,传达作者的情感。观看古人的工笔花鸟画,你可在其中深深体会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构思、色彩、意境、格局甚至神韵。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中泛化出无尽的变化,借景思物,借物传情,笔墨要求精到微妙,把握时代的脉搏。

(一)意境的定义和内涵

意境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以心境映射万物,受到传统哲学、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可直接反映出艺术家们的审美高度、思想境界和修养水平。在精神内涵方面,意境源于道,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指出“道法自然”“大道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的思想与灵魂归于自然的表现,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任凭意识行云流水,是超越一切束缚的最为本真的精神内涵。

(二)工笔花鸟画意境的体现

1.计黑当白,虚实交融

工笔花鸟画除了恰当取景、精细用线、细致染色之外,还应在画面里表达艺术家道德情感与超越世俗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通以白当黑的方式给人们遐想的空间,如图1是吴炳的传世名作《出水芙蓉》,背景简单,画家以一朵莲花的视角渲染出整个池塘的神韵,一朵花组合两片叶子,带有浑然天成、流畅简约的神韵。莲花周围留白,花叶交错,曲线的丰富变化贯穿画面上方,主体物与画面边缘形成上整下破的格局,一花一世界是一种永恒的生命状态,融入了作者悠远广阔的生命顿悟。

2.儒道精神的表达

儒家的“仁义、德行”都建立在“中庸”的平和上,工笔花鸟画用笔严谨细致,画家内心平和而稳定,所画之物带有自然之性,随世间万物之变而变,也随人心所异而改。古人借工笔画得其自叹,皆因绘世俗之事表其心怀。儒道精神表达了自然合一、浑然融合的秩序感,营造了天人一色、水天相接、了无分别的浑然自在之境。

(三)工笔花鸟画意境的开拓方式

1.题材的选择营造意境

自然植物、风花雪月、花鸟虫鱼等都可以成为工笔花鸟画题材。选择一个好的题材,采用夸张、想象、比拟、写实、寓意等手法可以表达出书画家的思想情感从而营造意境。在艺术世界化的格局下,现代工笔花鸟画家不再受到传统工笔画中常见题材的束缚,而是更加注重创新与自身情怀的传达,艺术家会静下心来思考人类共同的精神特质与情感。当代艺术家刘新华曾经说过:“艺术题材决定了绘画高度,一定要寻找生动而具有当代特色的题材。”

2.空间、用线及色彩展现意境

工笔花鸟画讲求构图与空间安排。构图讲求缓急、疏密、主次安排得当,计黑当白,留白处皆成意境。“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是表达意境的常用形式,取画面一角,其余部分留白,或是晕染一抹云彩、一片烟雾,让观画者展开无限遐想。传统工笔画用线细腻清晰,当代工笔花鸟画逐渐弱化了线条形式感,融合西方水彩晕染艺术,虚化边线,而在色彩上,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颜色倾向于固有色,在明暗、色调、光影的表达上较弱,当代工笔花鸟画,结合了西方色彩的科學规律,打破传统标新立异。

(四)寓情于画,反映时代现状

某一时期艺术的兴旺与衰退,都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经济态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宋朝为例,南宋的文化、文学与艺术,都飘荡着忧愁和感怀的情绪,工笔花鸟画更是浸透着这样一种愁绪。

北宋时期高川巨壑样式的山水画风格,到了南宋时期几乎就不复存在了。南宋山水画的代表是马远和夏圭,他们的画,有着共同且明显的特征,不再将自然风景的全面绘入画中,而是仅仅将其中一个局部作为画面构图的主体,将局部花鸟、虫鱼作为构图要素,用工笔画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来。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变化,可以感受到与南宋王朝的亡国之恨、失地之痛是有关系的,国家形势的变化、心理情景的差异,潜移默化地转化到了画作的表达之中。从更深层次的理解来审视作者心理环境的转变,这一时代的画家,已经失去北宋时那对广大山水无限畅游向往的情怀兴致,现实的环境与内心的伤痛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从山高水远、云雾深处缩放到咫尺的、局部的、举目可见的细腻工笔花鸟画范围中来,那些远大的风景、抱负、使命,似乎让他们感觉到有些无力。这便是寓情于画,将时代现状反映到画作中的意境体现。

三、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新意境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创新路上不断向前。除了在创作技法中添加时代气息,还总结出不少新的技法,比如做旧法、蜡染法、渗透法等。渗透法会使用两张折叠宣纸,颜料在宣纸上自然渗透造就特殊纹理,其画面自然随意,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绘画技法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方式。如图2是当代艺术家高茜的作品《想飞的鱼》,既运用了工笔画技法,又弱化线条的束缚,还增加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让幻想中的一条鱼飞上天,生机盎然灵活多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当代工笔花鸟画所描绘的图景与艺术家的思想融为一体,意中有情,情中有意,这灵动之境构成了工笔花鸟画的新意境。时代发展,传统意境结合现代思潮,中西融合,画家们的思想发生转变,工笔花鸟画技法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与突破,在继承传统文化与中国美学思想的同时,加入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呈现崭新的格局。

四、结语

意境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灵魂,“计黑当白,以心映物,以物寄情”都可以體现出工笔画的自然之道和作者心中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画家吸收继承了传统审美理念,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融入西方美学思潮,开拓了新时代的工笔花鸟画意境。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曹玉宇.工笔画意境的表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作者单位: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意境
春色满园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浅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