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本身在绘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019-04-27 01:42刘凯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植物

刘凯丽

摘 要:由于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形态各异,人们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植物作为一种题材,出现在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在艺术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植物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20世纪以后,部分艺术家将植物本身与艺术作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文章以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为例,探讨植物本身在绘画作品中展现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植物;绘画题材;象征意义

植物本身是一种生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自身特点造成了植物不同的生命形态。人们以情感为依托,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和生长形态,赋予了植物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艺术家眼中,虽然植物生长是无意识的,但植物的生命力、植物的自身形态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自身想表达的艺术观念相契合。因此,许多艺术家将植物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植物的自身特质和象征意義,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情感。

植物作为绘画题材,在表现方式上多是以图形的方式出现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在特定的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将客观的植物形象转化成与自己绘画表现相符合的图形,这类图形既代表了植物,又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同时也是艺术家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

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发生着巨大变化,产生了许多具有抽象形式和抽象风味的艺术,也形成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一部分艺术家大胆地将植物本身用拼贴、叠置、悬挂或其他固定方式与绘画作品相结合,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植物自身属性的审美价值。

一、植物本身在绘画作品中展现的独特魅力

植物题材的绘画对于观者来说并不陌生,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理念,在中国画作品中,也不乏有许多以植物为题材的例子,比如五代画家徐熙的《玉堂富贵图》,将牡丹、玉兰和海棠配在一起,虽画花但意比花高,这幅画更具有吉祥、富贵、美好的寓意。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罗更是将植物的隐喻运用得淋漓尽致,她在作品《扎根》中,树枝穿过自己的身体蔓延出来,茂密的枝蔓象征着女人的生殖能力,她借用枝叶将自己的鲜血传送给大地,就像母亲哺育着干涸的大地,给大地新的生命。弗里达通过这些植物隐喻着生命,同时也诉说着她不能生育的心灵创伤。

在此类作品中,植物都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它充当了绘画题材或主题的角色,随着表现形式的丰富,综合性绘画开始出现,植物在绘画作品中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除了以图形的方式出现,植物更是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介入到艺术作品中。叶燮曾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之间皆是也。”材料之美,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沉淀在人们对材料的观念和想象之中,不同的材料在人们心中可以唤起相应的美的形象、美的思考、美的愉悦。植物作为一种材料,将自身特质与人们心中美的感受相结合,使材料的美感属性充分发挥,形成艺术作品内在表现力的基础。

植物作为材料参与到绘画作品中,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是艺术家随性而为的吗?当然不是。作品中的植物并不是直接运用,也不是毫无章法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植物的运用如同艺术作品中“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它是经过艺术家思考,有组织、有目的地运用到画面中,不同的植物或者组织形式,会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传达不同的创作理念,对于艺术接受者来说,也会形成对作品不一样的解读。同时,在艺术家情感的作用下,创作的作品中丰富的视觉效果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加之植物自身的表现力,会使观者被深深地吸引到画面中,并在内心引发强烈的反响与认同。强烈的视觉效果体现了植物本身的独特魅力,一枝一叶皆为世界,这种表现形式,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艺术家对生命的反思。

以下将从具体的作品中解读植物的独特魅力。来自德国的画家安塞姆·基弗,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通过哀悼式和纪念碑式的绘画、雕塑、图书和大型装置作品,探讨了我们时代性的问题,并将植物本身运用到绘画作品中。作品《你的时代,我的时代,世界的时代》,作品采取仰望的视角,浅色的画面充满着沧桑漂浮的感觉,硕大的向日葵出现在白色背景的画面上,黑色的葵花籽,以重叠的形式散落粘贴在画布上,像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从上方落下来。面对作品,仿佛观者身躺在地面上,被漫天如星星般的向日葵所包围,贴近天地感受世界的沉静与孤独。基弗选取了色彩单纯、近乎平面的画面背景,通过葵花籽的这种重叠,仿佛黑色固体消散在透明的白色空气中,给画面注入世代和千年历史的感觉。

植物本身与绘画相结合,首先,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增加了作品整体的生动性。植物本身的厚度改变了绘画以颜料为主的单一结构,使画面的肌理感更强,如重叠散落的葵花籽,葵花籽叠压在颜料和乳胶之上,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降低了作品表面的光滑度,使画面粗糙无光,给观者生动、稳重和悠远的感受。

其次,除了视觉效果的改变,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装饰性,基弗的作品《东西方厅室》,除了油彩、乳剂、丙烯、虫胶、黏土、炭笔、粉笔和铅等,还加入了织物、头发、荆棘、树脂蕨、干枯植物,如干枯郁金香、石膏包裹的向日葵和棕榈叶与木头,外加金属和玻璃边框。整个作品由54幅独立的作品组成,每幅作品又由不同的植物构成,由于植物本身的外在形象和质感的差异,整组画看上去富有一定的趣味性。除去人文思想层面的意义,在作品视觉感受上,植物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相对于作品中的植物图形,植物本身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强,而植物本身的形态和质感差异,又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装饰性。但由于其形态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所选取的植物必须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植物本身具有怎样的代表性呢?下面,我们将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植物本身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二、植物本身在绘画作品中的

象征意义

植物本身就具备相关性和指涉性,人们会根据植物的特性在脑中形成基本的认知,画家通过作品中植物的运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对生活的理解。比如基弗作品中枯死的树枝和被烧焦的向日葵,引发人们对于战争年代不安与混乱的记忆。同时植物通过其材质、肌理、形态的特点,唤醒人们生活和情感的记忆,例如看到花朵,会让人有开心愉悦的心情,看到带刺的藤蔓,会让人联想到刺痛的感觉。植物自身与绘画相结合,更有利于传达艺术家内心的思想情感。

基弗的作品《圣殇图》,描绘了自己赤身裸体躺在阴森的荆棘林中,人物不扮演任何角色,而是与天地自然融合在一起,画面整体为阴暗的色调,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在这幅画中,荆棘覆盖在人体之上,这种植物在圣经中也多次出现,它象征神的诅咒,是对人们所犯罪恶的惩罚。基弗作品中的荆棘林,荆棘暗示着耶稣的荆冠,象征着救赎与自我救赎。这些荆棘林同时也象征着保护,在农村,人们经常用荆棘做的篱笆保护植物,基弗躺在荆棘丛中,仿佛自己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受到荆棘的保护,真正回归原始。荆棘浑身是刺,让观者从身体和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作者通过植物的象征意义,对植物等材料进行精神升华。

《灰烬之花》(图1)是基弗的另一幅作品,一株干枯的向日葵悬挂于巨大的院落中央,仿佛从开裂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画面背景的建筑并不清晰,像笼罩在浓浓的烟雾里。画面混合了生长和腐烂的主题,一方面,向日葵从废墟中生长出来,看似充满希望。另一方面,仔细看向日葵却是倒着放在画面中,仿佛刚从土里拉出来,像尸体一样悬挂着。向日葵本身也像所有的植物一样,离开土地,原本追随阳光的头颅变得黯然无色,失去生命的光彩,同时,自身也随着水分的蒸发,变得脆弱易折。基弗用这样的方式,将诗人保罗·策兰所创作的“灰烬之花”中,被虐杀同胞的黑暗象征具体化。但是向日葵的种子朝向地面,也暗藏着生机。艺术家也通过向日葵,將光明与生命和无常与死亡的主题结合起来。

艺术家对于植物材料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主题,并且使作品内容更有触感。艺术家们总是乐于研究和表现植物自身的纹理和形态,通过对其摆放、拼贴,赋予作品艺术生命力。正如乔阿诺所说:“木材本身就有生命的、冲突的、喧扰的意味,加上艺术家的创造就更具表现力。”艺术家将自身的观念与材料相结合,将人类普遍的情感表达出来,使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通过作品沟通,达到与观者情感上的共鸣。

植物作为创作材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绘画的局限,使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多元。综合性绘画出现,植物更是受到艺术家青睐,作为创作材料的一部分,它与金属或其它属性的材料不同,植物更具有生命的意味,这也是植物自身的独特之处。一草一木皆为世界,这种表现形式,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艺术家对文化、历史的反思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毕罗.费顿·焦点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陆序彦.综合绘画·造型基础与材质构成表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植物
谁是最好的植物?
为什么植物也要睡觉
长得最快的植物
各种有趣的植物
植物也会感到痛苦
会喝水的植物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