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019-04-27 00:16蔡秋云
新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比萨垃圾桶鸡蛋

蔡秋云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问题意识,是创新的伟大开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学生创新意识的。

一、发现问题,用心“看”

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智商,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墙上,写了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由此可见,学会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首要条件。

学生每天做值日,去倒垃圾时都会碰到垃圾“飞出来”的问题。于是上课前笔者先布置学生观察平时做值日时倒垃圾的情境。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垃圾“飞出来”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点:1. 垃圾桶开口大;2. 操场上有风;3. 有的同学边走边跑。因为有观察,所以有发现,再接着有了思考。此时解决问题就成了学生迫切的需要。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学生从摩托车帽想到了给垃圾桶做一个挡风盖;从篮球筐联想到给垃圾桶做一个网状的筐;从伸缩的背包想到给垃圾桶做一个可以伸缩的盖,要倒垃圾时拉紧,平时用时松开;从折叠式桌罩想到做一个可折叠的垃圾桶盖等。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合,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改造班级垃圾桶”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

拓宽学生思维,不限制条条框框,不墨守成规,让他们到生活中寻找实践活动的资源,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生活的乐趣,学会创造思考,这是笔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二、发现问题,善用“疑”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疑问是创意的起点,是创意想象的启动力,也是爆发力和想象力的来源和基础,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探寻生活中的小窍门”的实践活动中,笔者前期进行激趣导入,与学生比赛剥枇杷,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总是剥得比我快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奥秘?有了疑问他们才有了探究的欲望。中期探究“如何巧除小标签”,笔者先抛出一个问题:用手直接撕能把小标签撕下来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后来通过动手实践、细致观察,发现用手直接撕,是没办法干净地把小标签撕下来的。这时,笔者再引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如何巧除小标签”积极思考,提出大胆的、独特的设想。他们提出的方法有:用风油精擦、用电风吹吹、用铁丝球刮、用酒精擦、用刀片割……最后笔者让学生反复动手实验,验证猜测的可行性,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猜测,并最终找到可行的办法。

又如笔者在组织“有趣的鸡蛋”主题活动时,学生对“鸡蛋泡在白醋里会怎么样?”这一问题十分感兴趣,于是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行展开研究,并写活动心得。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鸡蛋泡在白醋里到底会怎样,我很好奇。一回家我马上把鸡蛋泡在白醋里,并按活动方案的要求每三小时进行一次观察,做好记录。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发现鸡蛋上出现了一些裂缝,蛋壳好像有一点儿变软。鸡蛋里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好想知道,于是我就拿来一根筷子,把鸡蛋搅破,结果我闻到了一股臭味。此时,我更加好奇了,心中还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泡的醋蛋会臭,而别人却说醋蛋不但能美容、能吃还具有许多的功效呢?”这位学生的发现建立在疑问的基础上,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善用“疑”,学会“疑”,还学生思考的自由。

三、发现问题,敢于“问”

学问学问,要有学问先学问。教师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独立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在开展实践活动“本土洋快餐探秘”时,学生对“多纳多”比萨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好奇。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到安海本土比萨制作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指导他们带着疑问采访制作比萨的师傅,仔细观察比萨制作过程,除了用眼看,用耳听,还要动手做。做之前学生们轮流采访了指导他们制作比萨的师傅,在笔者引导下他们运用学到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向师傅提问:“你们做的比萨和必胜客做的在口感上有什么不同吗?”“比萨的面底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在比萨上面撒上奶酪?”“制作比萨的步骤是怎么样的?最关键的是哪个步骤?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同口味的比萨是怎样做的?”……一个接一个问题被抛出,学生们的思维也被打开了。思考是智慧的象征,发问是引导思考的技巧。孩子们的思想是不受限制的,虽然没有成人的视野,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是思维又一次提升的呈现,是意识又一次创新的结果。

四、发现问题,学会“想”

在“鸡蛋撞地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纠结于“鸡蛋易碎,怎样设计鸡蛋保护器才能使鸡蛋从高空坠地时不破”这个问题。如何获得众多创造性的设想,怎样挖掘每个人头脑里的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让学生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法”让“鸡蛋保护器”的设计更加有创意。

在学生熟知这种方法前提下,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交流设计“鸡蛋保护器”的方案,于是各种奇思妙想跃然纸上:有的用各种材料做了个外包,把鸡蛋放在中间;有的给鸡蛋做了一顶降落伞;有的用筷子做了个多边的立体图形保护鸡蛋;有的用纸杯把鸡蛋固定在中心……这些大胆的、有创意的想法,使得学生不断地整合所学的学科知识,综合地运用具备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大大提升了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在不断地寻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挖掘,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課程的开发与实施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常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会看、善疑、敢问、会想,为学生的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让动手成为快乐的活动,提升学生原有的操作能力;让求新变成发明的举动,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善问敏思,成为拥有问题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摇?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摇?摇?摇?摇黄晓夏)

猜你喜欢
比萨垃圾桶鸡蛋
比萨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请你吃比萨
比萨,比萨
好吃的比萨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