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2019-04-27 01:30杜怀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东至县油菜

杜怀成

摘 要:该文介绍了东至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内容及其要点,并且进行了效益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种植;东至县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7-0074-02

油菜是东至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18年播种面积在14666hm2左右,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由于长期以来油菜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率低,加之近年来油菜籽价格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出效益的提高,东至县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下滑趋势。近几年来,随着农机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带动,进一步扩大了油菜种植、收获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油菜的综合生产能力,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油菜种植面积,拉动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技术内容

1.1 关键技术

1.1.1 机械种植技术 (1)机直播技术:实行机械施肥旋耕条播联合作业,一次完成旋耕灭茬、施肥、碎土、播种、盖籽、镇压等多道工序;(2)免耕撒播机开沟覆盖技术:在前茬收获后,按农艺要求将一定量的油菜种子、肥料直接撒播(施)于土壤墒情适宜的板茬地上,然后按一定沟距用开沟机开沟,将沟土均匀抛洒覆盖在畦面上。

1.1.2 机械收获技术 (1)机械联合收获技术:采用改进的适宜油菜机收特点的稻、麦、油兼用型联合收割机,在油菜适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輸送、脱粒、清选等工序作业。(2)分段收获技术:采用人工将油菜割倒、铺放,利用作物后熟原理、晾晒3~5d后,再由机械或人工拣拾将油菜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脱粒、清选。

1.2 技术路线

1.2.1 免耕人工撒播 稻板田→秸秆处理→免耕人工撒播→施肥→机开沟覆土封闭除草→间苗(1~2叶期后)→补苗(3~4叶期)→田间管理(除草、追肥提苗、病虫防治、清沟沥水、防冻防旺)防治菌核病→补追角粒肥(叶面喷施)→机械收获(秸秆还田)。

1.2.2 机械直播 技术路线如下:

1.3 技术模式 通过项目对比试验,结合东至县油菜生产实际和机具性能,东至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有以下2种,即:“人工免耕直播、机开沟+机械联合收获”和“机直播、机开沟+机械联合收获”。目前,农户多采用第1种模式;部分棉油套种田块,则采用“人工移栽+机械分段收获”模式。

2 技术要点

2.1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病、抗裂角、抗倒伏、株型紧凑、偏早熟、花期集中、便于机械收获的品种。对于直播油菜,尽可能选择耐迟播,春天早发能力强的品种,如沣油737。

2.2 适期播种 播期一般为9月20日至10月15日,用种量0.01~0.016kg/hm2,播期宜早不宜迟。采用机械播种方式:(1)免耕人工撒播机开沟:前茬水稻收获后,将秸秆处理,油菜种子与肥料(45%复合肥2.66kg/hm2+硼肥0.066kg/hm2)拌匀,直接均匀撒播在板茬田块上,撒播要求到边到角,无漏播。播后用15~18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1KL-18开沟机开沟,沟土均匀抛洒覆盖在畦面上。(2)机直播: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并均匀抛洒于田面上,用80~90马力大拖配套2BFG-12/10/230型旋耕施肥播种机,反转旋耕、灭茬、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将油菜种子播于大田土层中,施45%复合肥600kg/hm2、硼肥15kg/hm2,其中硼肥作种肥,与种子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放入种箱,复合肥放入肥料箱施入作底肥,播后用15~18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1KL-18开沟机开沟,沟土均匀抛洒覆盖在畦面上。

2.3 田间管理 (1)间、定苗。人工撒播于10月中下旬进行间、定苗,留苗22.5万~45万株/hm2,对部分缺苗地方进行移密补稀。机直播一般不需间补苗。(2)化学除草。播后用6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加水750kg/hm2喷撒畦面,封闭除草。10月下旬用烯草酮进行1次苗期除草,2月中旬对部分除草效果差的田块用高效盖草能补除草1次。(3)增施肥料。10月下旬利用降雨追1次苗肥,尿素0.66kg/hm2;1月中旬进行1次冬浇施腊肥尿素0.33kg/hm2;2月中旬进行1次春浇,施薹肥尿素0.5kg/hm2。(4)科学管水。机直播田在施封闭除草剂1~2d后,及时灌平沟水,使畦中土壤沉实,避免因秸秆腐烂后使根系土壤落空而造成油菜死苗。10月下旬,冬春两季共进行3次清理沟系,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5)病虫害防治。芽虫、菜青虫、菌核病是危害东至县油菜的主要病虫害,根据县植保站的测报及时用药防治。10月中旬用蚜虱净+阿维菌素防治1次芽虫、菜青虫;次年3月中、下旬结合喷硼和生长调节剂用80%多菌灵防治茵核病2次。

2.4 机械收获 收获时间:5月16—26日。(1)联合机械联合机收获作业流程:机组准备→田块准备→试割→正常作业→机组保养→机车入库。技术要求:油菜籽的成熟度达到85-90%避开中午高温进行机械收获;收获时应收割干净、不漏割,割茬高度符合当地农艺要求,收割茎秆应打碎后均匀撒在田中。(2)油菜机械分段收获作业流程:割倒(人工收割)→铺放→自然晾晒→捡拾→脱粒→清选→菜籽收集。技术要求是:油菜籽的成熟度达到80%左右进行人工收割,放置田间露晒5d左右,油菜籽的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捡拾脱粒(或人工拾喂+收割机脱粒),茎秆打碎后均匀撒在田中。

3 综合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3.1.1 节本增效 对比试验表明,人工生产油菜成本为10845元/hm2,收入为2941.5kg/hm2×4.6元/kg=13530.9元/hm2,纯收益为2685.9元/hm2。免耕人工撒播+机械联合收获成本为6855元/hm2,加上田管间补苗多出的人工费,共计需成本7650元/hm2,比人工生产节省成本3195元/hm2左右;收入为3144kg/hm2×4.6元/kg=14462.4元/hm2,纯收益为6812.4元/hm2,比人工生产增加纯收益4126.5元/hm2。机直播+机械联合收获成本为6855元/hm2,收入为181.5kg/hm2

×4.6元/kg=14634.9元/hm2,纯收益为7779.9元/hm2。由此可见,机播+联合收获成本最低,纯收益最高,是人工的2~3倍。

3.1.2 节约工时 与人工种植相比,機开沟免耕直播均节约工时22.5个/hm2,机直播平均节约工时15个/hm2,机械化联合收获平均节约工时30个/hm2,即:免耕人工撒播+机械联合收获,节省工时52.5个/hm2,省工省时效益明显。

3.1.3 提高产量 由于机开沟免耕直播可以大幅提高有效株数,因此能提高油菜产量,加上机收比人工降低损失率,据测算可提高油菜籽产量150kg/hm2以上。由于种植油菜能培肥地力,还可提高下茬作物水稻产量。

3.2 社会效益 油菜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使广大农民跳出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的种植模式,使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解脱出来转入二、三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3 生态效益 油菜机械化生产能秸秆还田,减少了农民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油菜生产能培肥地力,通过秸秆还田,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地肥力,提高下茬作物水稻的产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问题 (1)油菜播种机械一般都是由小麦播种机械过渡而来,适用性、可靠性等性能不稳定,少播漏播难以发现,突破机直播技术环节将是今后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重点。(2)老旧水稻收割机不配备秸秆切碎装置,秸秆排出后呈条状堆积,不能均匀撒开,严重影响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效果。(3)由于反转灭茬机作业阻力较大,因而须配套的拖拉机动力相应较大。而9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价格比正常旋耕机配套的70马力拖拉机的价格高1万多元,影响农民购买积极性。(4)农机农艺不相适用。就油菜品种而言,现有品种茎秆粗壮、植株高且分枝交叉、易炸裂、籽荚成熟度不一致等性状影响了机械收获;就种植方式而言,有人工移栽、人工直播、机直播等方式,油菜生长性状相差很大,特别是人工移栽油菜对机收影响更大。

4.2 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油菜生产机具的技术研发力度,继续对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实行重点补贴;二是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油菜机播、机收、秸秆还田作业按面积进行补贴,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推广经费,使农机推广机构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东至县油菜
妈妈,我爱您!
安徽省东至县柴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安徽东至县大西峰尖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马小跳的“火星计划”
“察颜观色”巧辨别油菜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