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教育思想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启示

2019-04-29 03:52胡楠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孟子

胡楠

摘要: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提出过许多重要的思想,两千年来不断给人以启迪。孟子提出“性善”“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特殊教育教师在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特殊教育教师

一、孟子的教育理念

(一)推崇关于道德的教育

孟子首次提出“性善论”,即一切道德善念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善念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强调了人天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为后来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可教育与可塑造的良好品德,为之后接受教育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与此同时,孟子用人的四肢作为比喻,充分展现了仁义礼智四种善念的真正内涵即:“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四端”像人的四肢。这些善良的举止是人人皆而有之,要通过道德教育发展这些美好的品行,不让这些善良的、美好的德行消失。让道德教育这些本性纯良的人成为儒家推崇的真正的君子。可见,道德教育是极其的重要,通过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保持本心的纯善、保持平常心、锻炼意志等,成为更优秀的人。

(二)主张渊博知识的教育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是说学习要更有深度和广度而后详细地阐述,以便更轻松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孟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才有资格教书育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要秉承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追求其相关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融会贯通的全方位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通过反思教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课堂。层层递进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力求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做到尽善尽美。用渊博的知识教育去感染学生,去培育学生,去提高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知识深厚的教师。

(三)利用周围环境的教育

《孟子:告子上》:“有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之可以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用水流动的方向做比喻,表达了水流会因为地势的高低而改变其流动的方向。借此表达了人也会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性相近,习相远”就是最好的阐释。一个先天条件非常优越的人不经过后天的良好教育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先天的才能,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一个先天条件不是很充分的人通过后天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加之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也会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孟子所说的外界及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二、孟子的教学原则

(一)坚持以身垂范的教学原则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及《孟子:离娄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认为国家的治理和教师的教学有其相似之处,对于治理国家如果统治者做到仁、义、正,那么百姓就会品行良好,国家就会安定富强;对于教师教学如果教师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那么学生也会虚心向老师求教,品行善良,努力学习。所以,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做到身体力行的为学生做出好榜样,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诚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 之所以教也。”孟子表达了五种教育方式即:需要像雨滋润慢慢教育的人;需要培养诚信道德的人;需要发展才能成为有用之人;需要回答疑问的人和私自学习者。孟子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各种各样的学生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尊重了学生之间所固有的差异性,又对其进行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既表现了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又尊重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教师促进学生的个性及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三)践行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君子教导别人,就如射箭手教人射箭一样只是做出动作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用射箭为喻,暗示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模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辅助角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地对学生开发、启迪,促进学生积极地、独立地、大胆地思考和想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三、孟子教育思想对特教教师的启示

(一)秉承道德教育做到以身垂范

每个特殊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教师应该确信特殊学生也都是可以教育的,亦可以成人、成才。特教教师要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以德为先,从而实现“明人伦”的教育教学目的。特教教师面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能够做到躬亲示范。所有特殊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做到以身垂范。特教教师德行素养对特殊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更加倾向于向老师学习,更信任老师,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和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规范的言行举止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积极地、循序渐进地、循循善诱地、潜移默化地引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时时刻刻的、真正地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运用知识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知识技能,这不仅包括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加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实现更好的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更完善的教学和辅导。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具有差异性的,特殊学生也不例外。特教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的了解特殊学生,通过细心地观察、耐心地询问等方法搜集其信息,做出分析后发现特殊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潜能,对其进行引导和开发,有针对性地对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原则,把握好量与度,尊重特殊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要有具体针对性,特教教师针对每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性格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差异、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相应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与学习兴趣,达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环境教育实现启发诱导

情景教学法为特殊教育教师借助环境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特教教师要明晰周围环境对教育特殊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及自身发展具有很强的重要性。要创新的形式利用好环境对特殊儿童加以引导和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情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发展特殊学生,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除此之外,要在对特殊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特教教师要善于把握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让特殊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教学效果。运用民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启发诱导的过程中发现特殊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满足其对知识诉求。

参考文献:

[1]楊传召,赵敏俐.孟子武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18(06):18-23.

[2]胡玥.《孟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邱举标.融合教育视角下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8(10):31-35.

[4]陈洁.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8(23):117-118.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孟子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