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19-04-29 03:53董薇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

董薇

摘要:在明确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基础上,将其作为大学生的代表,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希望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启发。

關键词:医学生;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在医学院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的专业课知识,学校还会设置大量的人文社科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

医学院学生是大学生的组成部分之一,将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代表来分析现代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因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课程较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医学生在就业之后还要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根据大量的调查与实践发现,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一点就是人际交往,其次是情绪管理,再次为压力应对和自信建立。其中学生比较关注的学习问题与恋爱问题不是学生主要的心理需求。当学生出现以上需求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寻求朋友的帮助,接着会进行自我调整,在以上两种方式无果的基础上就会向家人求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选择心理健康咨询。而且与其他的大学生相比,医学生本身综合素质及临床处理问题能力较强,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也能够更好的应用自我调适或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更倾向于理论讲授之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视频赏析、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相对较多的心理健康教学方式。

二、基于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一)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因为医学生的专业上存在差异,则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差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有所侧重,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同时也要求学校的相关领导能够认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紧密结合医学生在人文社科中的地位,认识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课程种类、学时分配等多方面的调整,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这样就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内容在悄无声息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时,必须要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特点不同来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设计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学。

(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只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学生都是被动、机械的接受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采取该种教学方式,不仅课堂教学质量较差,还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暴露出来。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对心理健康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可以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来向学生分享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案例、视频、语音等资料,也可以在专业的论坛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能及时的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赏析视频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学生能够及时的分享自己观点,在该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渐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交流的能力,通过该方式也可以及较好的提升医学生的信心,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传统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与缓解大学生呈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只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后干预的效果,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同类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因此,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能紧密结合在教学实际中所暴露出的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由问题导向逐渐向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转变。尤其医学院的学生在本身面临的学科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在就业之后还会面临较大的临床压力,如果学生不能较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应对压力、环境适应等多种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来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较好的感受到其他学生的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但是有部分学生就会觉得表达情绪比较困难,也不能领会他人所表达的情绪。学生能否合理的表达自身的情绪,能否较好的感受他人情绪是学生与他人交流交往的前提。但是学生要想较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用积极、健康的情绪来看待问题,日积月累就很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基于此,在大学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多方面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最终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培养独立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对医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以医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并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进行持续的研究,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丽玲,张斌.从医学生的心理需求现状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8.

[2]余皖婉.基于学生评价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J].人才资源开发,2017(4):208-209.

[3]王娟,王晓娟,陈端颖,et al.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2):129-131.

[4]袁力,周鑫,张敬军.我国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5):29-30.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