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9-04-30 11:13侯建多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合作师生关系

侯建多

【摘 要】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善于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康的心理;师生关系;情感体验;合作;作文教学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善于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以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活跃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独立性以及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的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才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自强不息,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以及对同学的友谊等,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羚羊木雕》一课,表现了朋友的珍贵,友谊的重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人物中学习,并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从而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遇到争议问题自己寻找相关的证据驳倒对方,很少出现蛮不讲理的现象。长此以往,这些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作文教学

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動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启发,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相继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作文、日记等作业的批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作文、日记清晰地显露了学生心理活动情形的轨迹,特别是日记,是学生敞开心扉的窗口。在批改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分析,对其思想上的偏激、看问题的片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五、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教师采取的方法得当,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作出判断和抉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使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秀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珠江教育论坛,2013(02)

[2]朱继霞.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3)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合作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