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2019-04-30 11:11李莹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思政教育高校

李莹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随着社会与教育体制的高速发展,在社会上变得越来越普及,并且受到社会各方面人群和高效的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大多数高校之中,由于对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会被学习忽略,所以导致思政教育模式在高校中没有太大的改进,依然对其只有理念和形式上的认识。本篇文章就如何通过思政教育模式让各大高校在学生管理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生管理;高校

从外延到内涵是当前学校开展管理工作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老师和学生们被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植入了某一些不适用于现代化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正因如此,必须让一系列可以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们可以获得更深层东西的有效措施在高校中施行。教育研究领域最重要以及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学生。而且,当今教育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让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1】。

一、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水平全方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同时培养学生思想健康理念。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同一所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固然学生本身的资质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影响,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程度不够【2】。所以,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学校的管理策略与教学方法可以被更好地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以及教学效果。

二、当今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现状分析

现阶段,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束缚着大多数的高校,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方面的综合提升,在传统模式中,学生的成绩也相比较于其他方面被关注地更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告诉发展,综合素质水平不够的学生,即便读书成绩再优秀,也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的,这一不良现状迫切需要高校来改变。所以,搞清楚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着手点,然后再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较为滞后的管理理念

研究显示,管理工作仍然在大多数高校和学生们心中没有被足够的重视,都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去管理以及被管理,所以所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无法在他们心中被充分的了解,这样的水平对于解决平时高校进行学生管理会遇到的问题显然不够。甚至于高校不需要进行管理工作这样的观点也被某些学生所认可,不需要管理这已经算是严重偏离了高校正常运行轨迹了。还有部分高校开展管理工作时,只顾着一昧照搬国外或者其他高校的管模式,而并未结合自己本身的发展情况,缺乏符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管理理念,使得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善高校管理水平工作的发展被严重阻碍【3】。而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学生内心对于管理工作实质上并不是持积极态度的,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很容易使学生產生消极情绪,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不科学的管理方式

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于之前的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学习管理方面不如之前那样严格,自由化程度较高。其最主要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依赖于学生辅导员来完成,原则上,学校或者学院本身并不对学生开展任何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如果辅导员不能够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质有着充分的认识,最终很可能导致管理工作只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形式,而内涵缺乏。并且,只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很容易出现于学生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无法满足他们的理想需求,从而让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学生眼中变得多余,可能会出现负面心理,对辅导员开展的管理工作以不配合的态度应对,增加了管理工作进行的难度【4】。

(三)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辅导员是最主要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人员,他们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由于不断扩大的学校规模,招收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上升,所以对于学生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学生虽然多了,管理人员的数量却没上升多少,而且其中还有部分管理者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手段。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是因为除了学生的管理工作内容之外,还承担着其他一系列的工作,例如社团或者其他党委部门等,无法将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职责认识,从而导致无法提升整体的学校管理质量。

三、通过思政教育模式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目标

高校应当以自己学校本身的具体情况为主,并加以分析,合理地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在此之后,对于往后开展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作出一个预先的判断总结,例如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等。教育的实质并不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一昧地向学生进行灌输,而是通过人与人沟通的形式进行的,是对人进行教育,而不是其他动物或者机器,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人”才是开展管理工作所围绕的核心,而在高校的管理中,这个“人”指的就是高校中的学生【5】。从学生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经历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其心中很自然的就会认为老师是比学生高一等的,学生就应该挺老师的话和按照老师说的做,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参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而通过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实现这个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注重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

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不是老师在单方面的对他们进行管理,而是要让学生们做到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老师的管理只是作为辅助以及引导。这样的管理理念应当是被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所认可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管理过程中感受到自由感,同时实现自我管理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对学生的全方面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密切相关的,可以对于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四、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学校管理人员进行长期努力的工作,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进行加强。通过思政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思政素质水平,让学生彻底接受管理、实现自我管理,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宁涛.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探讨[J].山西青年,2018,(16):195.

[2]蔺致远.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8,(54):147.

[3]罗昊.探析以思政教育模式为基础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丝路视野,2017,(33):42.

[4]曹玉艳.浅析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108.

[5]王元元.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7,(73):175.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思政教育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